马钧是汉末曹魏时期的人,是中国古代科技史上最负盛名的机械发明家之一,称得上是“大国工匠”。马钧小时候家境贫寒,又有口吃的毛病,不擅言谈却精于巧思,后来在魏国担任给事中①的官职。他发明了指南车、木偶百戏,又改造了织绫机和用于农业灌溉的工具龙骨水车;此后,马钧还改制了诸葛连弩,对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①给事中:官名。秦汉为加官,晋以后为正官。明代给事中分吏、户、礼、兵、刑、工六科,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并监察六部,纠弹官吏。
制造龙骨水车
马钧当时在魏国做一个小官,住在京城洛阳。当时在洛阳城里,有一大块坡地非常适合种蔬菜,老百姓很想把这块土地开辟成菜园,可惜因无法引水浇地,一直空置着。马钧看到后,就下决心要解决灌溉上的困难。他在机械上动起了脑筋,经过反复研究、试验,他发明出一种翻车,可以把河里的水引上土坡,实现了老百姓多年的愿望。马钧发明的这种翻车轻巧便利,连小孩也能转动,比前人发明的水车可高明多了。它不但能提水,还能在雨涝的时候向外排水,可见进步之多、功效之高。这种翻车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工具之一,从那时起,龙骨水车一直被中国乡村所沿用,直至实现电动机械提水。
复制指南车
在黄帝时期,中国已经有了指南车;后来在东汉时期,张衡也曾制作过指南车;到了三国时期,指南车的制作技术却失传了。因此当时很多人都认为指南车只是一种传说中的东西,从来没有存在过。马钧对此愤愤不平,他说:“只是因为后人没有研究,所以认为指南车太过神秘,只要想做,指南车还是很容易做的。”当时两位朝廷官员还讥讽马钧异想天开。马钧觉得争论没什么意义,就打赌说自己能做出指南车来。
为了表示对这次赌约的看重,那两位官员甚至求见了当时的皇帝魏明帝,由魏明帝亲自下令让马钧制作指南车。
魏明帝对马钧说:“如果你造不出指南车,就等着受罚吧!”
马钧没有说话,只是胸有成竹地点点头,之后便埋首钻研指南车,在没有任何参考资料和模型的情况下,马钧很快就利用他的机械知识制作出了指南车,这无疑是一个奇迹。
当马钧制作的指南车出现在众人面前时,那些曾经不相信指南车存在过的人顿时哑口无言,旋即纷纷竖起大拇指夸赞马钧技艺高超。
“杀人机器”的发明
马钧一系列的有益发明让后世记住了他的名字,他还设计过两种“杀人机器”,却因得不到支持而胎死腹中。
当时魏国在和蜀国打仗的时候,因为受制于蜀国诸葛亮发明的诸葛弩,魏军死伤惨重。在看到诸葛弩之后,马钧说:“我可以让它射箭的效率提高五倍。”他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对诸葛弩进行改进设计,可惜没有受到魏国的重视,这个改进一直只能停留在图纸阶段。
三国时期,两军交战中一方攻城的时候,经常使用一种叫发石车的武器向对方城墙上抛掷大石头攻击。这种发石车虽然威力巨大,但速度太慢,而且只能单发。如果敌人在城楼上张起湿牛皮,发石车的威胁就会大大降低。马钧经过一番设计,做出了一种轮转式连续抛石车,可以连续发射石块攻击敌人,使对方来不及防御。为了试验设计的实用性,马钧做了一个小模型,用砖瓦来做试验,结果大获成功,砖瓦连续被抛出数百步远。马钧的这个设计同样没有受到重视,甚至被人说得一无是处。
文学家傅玄为马钧鸣不平,亲自向王侯推荐,并且说,只是费一点木材而已,为什么不能试一下?但是当时魏国主持军事的人就是连试一下都不肯,马钧的又一项发明就此胎死腹中。
相关链接:
古代民间杂耍——百戏
马均曾发明了会表演的百戏木偶。百戏究竟是什么呢?
百戏是古代民间表演艺术的泛称,“百戏”一词产生于汉代,秦汉时已有,汉代称“角抵戏”。包括找鼎、寻橦、吞刀、吐火等各种杂技幻术,装扮人物的乐舞,装扮动物的“鱼龙曼延”及带有简单故事的“东海黄公”等。百戏是对民间诸技的称呼,以杂技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