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下江南(1 / 1)

乾隆皇帝活了八十八岁,是清朝寿命最长的皇帝。他一生平定叛乱、编辑书库,对维护国家安定团结起了很大作用,人们把康熙到乾隆统治的时期称为“康乾盛世”。

但是这位乾隆皇帝是一个在皇宫待不住的人,他一生六次下江南,后人对此褒贬不一。

国之命脉

乾隆是一个很喜欢四处游山玩水的人,粗略统计,他一年之中有三分之一时间待在紫禁城,三分之一时间待在圆明园,剩下的三分之一时间是在出巡中。而他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江南,直到他七十四岁,还扛着年迈的身体到江南巡游了一次。

江南为什么对乾隆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呢?

江南主要指长江三角洲地区,特指江浙长江以南至钱塘江口,加上扬州一带和江浙两省的核心地区,有时也包含安徽东南部及江西东北部。清代前期与中期最繁华的地域是江宁府、苏州府和扬州府,还有杭州府。

江浙两省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其经济和人文在全国均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清朝两省上交的赋银赋粮分别达到全国赋银总数的20.8% 左右和赋粮总数的30% 左右,盐课银占全国盐课银总数的68% 左右,关税占全国税额总数的一半。

而且江浙人文茂盛,是中国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才子学者很多。顺治三年到乾隆六十年的一百五十年里,江浙两省出了五十一位状元,占全国状元总数的87%;出了三十八位榜眼,占榜眼总数的62%;出了四十七位探花,占探花总数的77%。

简单地说,江浙稳则国家稳,江南就是乾隆统治的命脉所在,他需要这个地方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支持,来实现自己的盛世梦想,这就是他几次三番下江南的原因。

利之一面

乾隆皇帝屡次到江南巡游,对江南来说是有一定好处的。

首先,乾隆会在巡游的过程中根据实际看到的情况对地方政府进行税银蠲免①。据统计,他六次南巡前后共免银一千万两以上。

这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无疑是卸下了肩头的重担,更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

其次,乾隆很重视河工海防,这是他南巡的主要任务之一。他到地方实际看过之后,会根据实际需要,为地方的防汛工程提供足够的支持。他自己曾经说过:“南巡之事,莫大于河工。”以河工兴修规模之大,投入财力物力人力之巨,兴修时间之长,乾隆可以称为古今唯一的帝王。以经费而言,每年河工固定的“岁修费”多达三百八十余万两,是每年朝廷财政支出的十分之一。这些工程对减少洪灾、保护百姓田园庐舍和生命的安全起了不能忽视的重大作用。

另外,乾隆南巡也是很多有才之人踏上青云路的好机会。像那些因为一点小错就被革职的官员,乾隆会借南巡的机会让他们官复原职。

另外,乾隆很注重培植士人,六次南巡增加江苏、浙江、安徽三省生员名额五千六百六十四名。他还亲自出题考试,凡是考得好的就能得到重用,很多饱学之士就是通过这样的考试踏上了青云之路。

①蠲免:蠲,juān。蠲免,免除租税、罚款、劳役等。

弊之一面

但是,乾隆出巡讲究排场,开支巨大,劳民伤财,这也是他六次南巡有弊的一面。他每次南巡都要四五个月的时间,随驾当差的军人三千名左右,约需用马六千匹和船四五百只,还有几千名民工。

而地方上也知道这位皇上的喜好,总是把排场搞得很大,用来迎接圣驾,有时候一次就要花掉二三十万两银子。乾隆坐船顺着大运河南下游江南的时候,地方官员安排人在河岸两旁搭满戏台和彩棚,一定要让乾隆皇帝感觉自己被万民敬仰。

像扬州这个乾隆最喜欢的地方,经济发达、商人云集。乾隆喜欢看自己治理下的地方经济发达、百姓安居乐业的场面,所以商人就迎合他的喜好,绞尽脑汁要让乾隆看到扬州的富裕。城里的大街小巷全都铺上锦毡,路旁挂着绸帐,看起来十分富丽堂皇。

有钱的盐商还自己出钱帮乾隆修行宫,里面的亭台楼阁、古董摆设都十分奢华,甚至连痰盂都镶上了银丝。乾隆见了这样的行宫非常高兴,赏给那些孝敬他的盐商们一人一顶官帽子,让他们也过一把做官的瘾。

有些大臣对乾隆南巡的奢侈表示不满,说乾隆每次南巡都给当地老百姓造成了极大的困扰,他走之后,老百姓的生活就变得十分艰难。但是乾隆根本不相信这些,还是坚持南巡,直到和祖父康熙一样去了六次之后才罢休。

相关链接:

南巡小故事

有一年,乾隆带着和珅、刘墉等人下江南。

一路上看着人来来往往,乾隆就想考考刘墉,因为刘墉有才,平时老让他吃瘪,他想找个机会治治刘墉。不过他不能做得太明显,就先问和珅:“和珅,你说我大清一年要生多少人、死多少人啊?”

当时可没有全国范围内的人口普查,和珅就算再能干也回答不上这样的问题。而且他明显感觉到这问题不是冲自己来的,乾隆的目的是要考刘墉,所以他连忙低头答道:“奴才才疏学浅,答不上来。”

刘墉在旁边笑了一笑,乾隆立刻问道:“刘爱卿,你这样笑的意思是你知道答案?”

刘墉不紧不慢地说道:“臣的确知道答案。”

乾隆大感有趣,没想到这种问题还有答案,就对刘墉说:“那你说说看?”

刘墉回答道:“禀告皇上,大清一年生一个人,死十二个人。”

乾隆不高兴了:“我堂堂大清,每天多少婴儿落地,多少人终老,怎么才这点人啊?”

“皇上,每年出生的都是同一个属相的人,那不就是一个人吗?每年死去的人总共也就十二个属相,那不就是十二个人吗?”

乾隆想想也有道理,就没什么话说了,想治治刘墉的想法也落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