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两朝宠臣,受到康熙和雍正两位皇帝的重视,也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家人也因为他的功劳升官发财。
但是他忘记了身为臣子应有的谨慎,成了雍正的眼中钉,最后惨死狱中,他就是被称为“年大将军”的年羹尧。
平步青云
年羹尧是清代康熙、雍正年间人,从小读书,很有才干。
二十一岁中进士,三十岁就当了四川巡抚,成为封疆大吏。康熙皇帝对他十分赏识,年羹尧也没有辜负康熙的厚望,在准噶尔部首领策妄阿拉布坦入侵西藏的战争中击败了他,显示出卓越才干,保障了清军的后勤供给。
到了雍正年间,年羹尧更加受到重视。雍正继位的第一年就发出这样的上谕:“若有调遣军兵、动用粮饷之处,着边防办饷大臣及川陕、云南督抚提镇等,具照年羹尧办理。”意思就是他把西部的所有事情都交给年羹尧处理,年羹尧成了雍正在西部的代理人,权势地位比抚远大将军还要高。
这一年,青海发生罗卜藏丹津叛乱。雍正命年羹尧接任抚远大将军,总督各军,驻西宁坐镇指挥平叛。年羹尧先到西宁,不过大军在后还没到,这事被罗卜藏丹津知道了,就趁机率军过来偷袭西宁。西宁没有大军压阵,若是和罗卜藏丹津硬拼是不可能打赢的,年羹尧就上演了一场空城计。他带领几十个亲信坐在城楼上,悠闲地聊天喝茶,等着罗卜藏丹津过来。
罗卜藏丹津到了之后,见到年羹尧悠闲自在的样子,心里就有点犹豫了,难道城里埋伏着大军,就等着把我一举拿下了?不然年羹尧怎么会这么自信?他肯定是想让我松懈下来,然后趁机攻击我,我不能上这个当。于是,罗卜藏丹津转身带着军队走了。
第二年,年羹尧就率领大军打败了罗卜藏丹津,成功平乱。
平定青海战事的成功,令雍正喜出望外,对年羹尧也更加重视和信任。年羹尧不仅在西部的一切问题上独揽大权,还能直接参与政事,哪个官员好不好,哪个政策好不好,他都有资格上奏。
雍正也喜欢拿国家大事和年羹尧商量,很多官员的任命都要问过年羹尧后才决定。
雍正还说年羹尧是对国家有功的人,不但自己要对他感激、重视嘉奖,他的后世子孙和天下臣民都要感激年羹尧。如果不这样做,就不是他的子孙,不是他的臣民。可见雍正对年羹尧的宠信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年羹尧之受宠,也是历史上十分少见的。
恃宠而骄
年羹尧仗着有雍正的宠信,变得越来越骄纵。他赐予下属官员东西,要求对方向着北方叩头谢恩,而发给平级官员的文书,他却用“令谕”的口吻命令对方。
就算对雍正,他也越发不恭敬。有一次,朝廷派了几个御前侍卫到年羹尧这里。御前侍卫是皇帝跟前的人,一般官员见了都恨不得当菩萨供起来,但是年羹尧却没有。他不但没有优待这些御前侍卫,反而让他们在出行的时候帮他拿马鞭,服侍他上下马。
还有一次,雍正的恩诏送到西宁,按照制度,年羹尧要三跪九叩行大礼,恭请圣安,然后再听宣圣旨。但是年羹尧根本不行礼,很傲慢地让宣召太监直接宣读圣旨。就算在雍正面前,他也渐渐失去了做臣子应该有的谨慎和礼仪。有一次雍正宣他进宫,一般臣子都会坐得很规矩,年羹尧却大马金刀地坐下,两腿张开,就像一个簸箕。雍正看在眼里,心里十分不舒服。
最让雍正生气的是公元1724 年,年羹尧进京觐见的时候,王公以下的官员都到郊外去跪着迎接他,他却安然坐在马上,看都不看一眼。王公大臣下马向他问候,他也只是点点头而已。
除了骄横之外,年羹尧还结党营私、贪污受贿。有一年,一个叫作赵之垣的直隶巡抚得罪了年羹尧,年羹尧就弹劾他“庸劣纨绔”“断不可令为巡抚”,然后想把自己的亲信安插进去。赵之垣丢官后,经人指点,先后给年羹尧送去价值二十万两的珠宝,年羹尧就在雍正面前多次举荐他,说他是一个难得的人才。
年羹尧贪赃受贿、侵蚀钱粮,累计达数百万两之多。又骄横又贪污,雍正对年羹尧越来越无法忍耐,最终决定要杀了年羹尧。
一朝获罪
公元1725 年,出现了“日月合璧,五星连珠”的所谓“祥瑞”,大臣们都纷纷上表祝贺,年羹尧也不例外。他上贺表称颂雍正起早贪黑处理国家大事十分辛苦,却把“朝乾夕惕”误写为“夕惕朝乾”。
他的本意是白天得到了皇上的恩宠褒奖,晚上我要好好反省自己,警惕自己的不足之处。原本是想表现自己的谦虚谨慎,结果写反之后,意思就变成了我要每夜先想好,有所警惕、有所防备,以便白天去见皇上,这就是对皇上处心积虑有所防备的意思了。
也许年羹尧真的是笔误,但是雍正等的就是这个机会。雍正立刻以年羹尧不敬为理由,解除年羹尧川陕总督之职,命他交出抚远大将军印,调任杭州将军。
然后又安排大臣们去搜罗总结年羹尧的罪名,为年羹尧开列九十二条大罪:大逆罪五条,欺罔罪九条,僭越罪十六条,狂悖罪十三条,专擅罪六条,忌刻罪六条,残忍罪四条,贪婪罪十八条,侵蚀罪十五条。
雍正说,这九十二条罪中应该判极刑和立斩的就有三十多条,不过他不想背诛杀功臣的罪名,所以法外开恩,让年羹尧在监牢中自裁。年羹尧的父兄儿子也分别获罪,或丢官、或丢命、或流放,一代年大将军就这样烟消云散了。
相关链接:
料事如神
年羹尧是一个十分聪明的人。他在征战青海的时候,有一天在军营里查看地图,发现再往前走就有淤泥深坑,不方便军队前行。于是他就下令:“明天前行的时候,每个人记得带一块木板和一把草。”大家都觉得这个命令很奇怪,难道用木板和草去杀敌人吗?
到了第二天,大家才明白年羹尧为什么下这样的命令。
因为在路上果然遇到了深沟泥泞,年羹尧让士兵把草扔到泥泞上,然后铺上木板,大军很顺利地通过了这个地方。
叛军原本以为这里很危险,一定能将清军阻挡住,哪知道清军轻轻松松就过来了,猝不及防之下很快就被消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