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2017年2月的时候得过一次感冒,当时我暗下决心,以后要好好锻炼身体。
力气不够的话,是做不了针灸手法的!
行针,确实是耗气的——聚精会神耗气。
这次感冒的前一个月,我每天都扎针行手法,感觉自己很厉害。其实,这是在透支自己的精力。
得自己气养足了,才能分给别人一点!
八段锦、易筋经、少林内功,这都是大一时老师教的,后面我还自学了少林的内功一指禅,都是很锻炼筋骨的,大家可以自己去买一本大学的体育教材来学一学。
最近只上半天班,午觉后,精神尚可,给大家分享下食积的问题,很多人听到食积就会想到保和丸,还有揉腹,按中脘、天枢等。
我给大家推荐一个穴位——然谷。就是这个穴位有能让过饱的人马上饿下来的作用。
《中国针灸学》:在足内踝前下方,足舟骨粗隆下缘凹陷中。
《快速取穴彩色图解》:侧坐或仰卧位,先找到内踝前下方较明显之骨性标志——舟骨,舟骨粗隆前下方可触及一凹陷,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针灸大成》:《铜人》灸三壮,针三分,留五呼,不宜见血,令人立饥欲食。刺足下布络,中脉,血不出为肿。
然,然骨,今称舟骨;谷,山谷空洞,合起来的意思,就是舟骨下的凹陷吧!
但有朋友跟我讲,然谷然谷,燃烧五谷,可不就是有消食的作用?一开始,我觉得这样解释,有点牵强,但后面再看这个穴位——然谷穴,足少阴肾经上的第二个穴位,阴经的荥穴,五行属火。扎这里,命火出来了,生脾土,不就是加速了脾的运化了吗?
下面是张济民先生发表在《南方医话》里的文章,这么多年来,这篇文章在我脑海一直挥之不去。就是怕有一天晚上出去应酬,吃多了,翻来覆去睡不着时,没有办法了,能给自己扎上那么一针。
针然谷出血,人即感饥
张济民
20年前,余曾治痹证患者张某,年五十岁,因患双足内、外踝肿痛,行动困难,邀余往其家诊治。当时病者正在午饭,饭后约15分钟,针足部各穴,如解溪、昆仑、行间等,最后再针然谷穴,出针后针口渗血一滴。当晚检阅针灸医书,查阅然谷穴的作用。有记述针然谷穴出血,能使人立饥的记载。翌日复诊时,询患者昨日针后有何感觉?答曰:足痛减轻,奇怪的是你针前我刚吃过午饭,针后即觉饥饿异常,后需再煮面食充饥。此例给本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以后本人在闽南沼安任教针灸时,适逢立夏节,有医生张德坤邀请本人及亲友晚餐,进以佳肴,最后炒面,张医生因多食而过饱,一时腹部胀满难受。问何法可解?有言“即洗冷水浴”。因气候尚冷,未敢尝试。有说以手指探吐者。此时本人回忆曾治张姓痹证时针然谷自行出血,立即令人肚饥之例,姑试针之,张即应允,余即拔针刺其然谷穴(左右),以捻转刺激手法(泻法),并有意不让此穴出血,视其效果是否相同,针毕约20分钟顿觉腹饿难受,急欲进食,在座亲友均为之笑然。以后曾刺多例,屡试屡验,录之存查。
后来,我妻子有一晚吃多了,我想给她扎然谷穴,又一想,旁边就是公孙穴,络胃,可以降胃,不如试试公孙穴,针下一分钟,胃即感觉排空,胃胀就缓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