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宏病重驾崩,遗言赐死冯皇后(1 / 1)

11 三月十四日,北魏主元宏病重,北还,走到谷塘原,对司徒元勰说:“后宫久违妇道,我死之后,可以赐她自尽,以皇后之礼下葬,免得给冯家丢丑。”又说:“我病势转重,大概是好不了了。虽然摧破陈显达,但天下未平,嗣子幼弱,社稷所倚,唯在于你!霍光、诸葛亮以异姓受托孤之任,何况你是自家亲人,又有贤能,能不勉励吗?”元勰哭泣说:“布衣之士,尚且为知己毕命,何况臣是先帝的儿子、陛下的弟弟?但臣以至亲身份,久参机要,陛下对我的宠爱,辉煌显赫,海内无人能及,之所以敢接受而不推辞,正是仗恃着陛下有日月之明,能宽恕臣不知进退的过失。如果在陛下万岁之后,臣还担任宰辅,总握机政,则位高震主之声,必然会给自己取罪。当年周公是大圣人,周成王是至明之主,犹不免于猜疑,何况臣呢?如果这样,则陛下爱臣,恐怕反而没有善始善终之美。”皇帝默然良久,说:“我详加思考你的话,确实有道理。”于是下手诏给太子说:“你的叔父元勰,清廉自律,品德纯洁若白云;不贪恋荣华富贵、权势官位,更是以松竹为心。我少年时代就和他一起玩耍,不忍分别。我百年之后,你应该允许他辞去官职,满足他恬淡谦让的心愿。”

元宏任命侍中、护军将军、北海王元详为司空,镇南将军王肃为尚书令,镇南大将军、广阳王元嘉为左仆射,尚书宋弁为吏部尚书,与侍中、太尉元禧,尚书右仆射元澄等六人辅政。

夏,四月一日,北魏主元宏崩殂于谷塘原(得年三十三岁)。

【华杉讲透】

元宏重病,却坚持要毫无必要的御驾亲征,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临终遗言,慨叹“天下未平”。这就是他的彻底汉化,他虽然是鲜卑人,但是从心底里已经承担起儒家正统的责任,如果天下还未统一,就是自己的责任还没完成!这就是中国历史的文化原型、核心价值观,能统一天下,才是真命天子。

北魏高祖元宏对弟弟们非常友爱,始终没有改变。曾经从容地对咸阳王元禧等人说:“我死之后,万一出现不肖子孙,你们观望一下,可以辅佐,就辅佐他,不能辅佐,你们就自己取代他,不要被他姓夺去政权。”

元宏亲任贤能,从善如流,精勤政务,朝夕不倦。常说:“做皇帝,就怕不能处心公平,推诚于物。能做到这两条,则胡、越之人,都可如兄弟般相处。”

元宏用法虽严,对大臣们也不特别宽待,但是,如果别人偶尔有小过,却常常宽容。曾经在饭食中吃到虫,又有一次左右端汤时误伤皇帝的手,他都一笑而过,没有加罪。祭祀天地、五郊迎气、祭祀宗庙、春分祭日、秋分祭月,无不亲自主持祭礼。每次出巡或用兵,有司奏请修路,元宏就说:“粗修桥梁,能通过车马就行了,不必除草并铲平地面。”在淮南(南齐境内)行兵,就如同在自己境内,严禁士卒踩伤粟稻。有时需要砍伐民树以供军用,都留下绢布补偿。宫室非不得已不修,衣服脏了,洗干净再穿,马鞍、马勒只用铁制和木制。元宏从小就多力善射,能以指弹碎羊骨,射禽兽无不命中。到了十五岁,就不再打猎。常对史官说:“时事不可以不直书。人君威福都在自己,没有什么能管得了他,如果史策再不书写他的恶行,他还有什么可畏惧忌惮的呢?”

彭城王元勰与任城王元澄商议,认为陈显达还未走远,担心他回师突袭,于是秘不发丧,把遗体放在卧车上,唯有二王与左右数人知道。元勰出入神色无异,奉膳,进药,裁决外面奏报的政事,一如平日。数日后,抵达宛城,夜里将卧车拉到郡府,才将遗体入殓棺木,然后再将灵柩还载卧车内,外面都没人知道。派中书舍人张儒奉诏征召太子,秘密将凶讯告诉留守于烈。于烈处理公务,举止不变。太子元恪到了鲁阳,与灵柩相遇,这才发丧。

四月十二日,元恪即位(时年十七岁),大赦。

彭城王元勰向新君元恪跪拜,呈上数页纸的先帝遗诏。东宫官属多怀疑元勰有异志,秘密防备他,而元勰推诚尽礼,于是打消嫌隙。咸阳王元禧到了鲁阳,先留在城外以观察其变。过了很久,才入城,对元勰说:“你此行不仅辛劳,而且实在是危险。”元勰说:“哥哥年长识高,所以知道有危险。我就是手里握着蛇,骑在虎背上,也不觉得艰难。”元禧说:“你这是恨我来得太晚罢了。”

元勰等以高祖元宏遗诏,赐冯皇后死。北海王元详派长秋卿白整入宫把毒药交给皇后,皇后奔走呼号,不肯饮药,说:“皇帝岂会这样?是诸王辈要杀我罢了!”白整制服她,强灌下去,才饮药而死。丧车到了洛城南,咸阳王元禧等知道皇后已死,相视说:“假若没有遗诏,我们兄弟也当决策除掉她,岂可令失行妇人宰制天下,屠杀我们?”给皇后拟谥号为幽皇后。

12 五月癸亥日(本月无此日),南齐加授抚军大将军、始安王萧遥光开府仪同三司。

13 五月二十一日,北魏葬孝文帝元宏于长陵,庙号高祖。

北魏世宗元恪想要任命彭城王元勰为宰相,元勰屡次陈述先帝遗旨,请求满足自己的心愿,元恪对之悲恸。元勰则恳请不已,于是任命元勰为使持节,侍中,都督冀州、定州等七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定州刺史。元勰还是坚决推辞,皇帝不许,这才接受就任。

14 北魏任城王元澄认为王肃只是一个逃到北魏来的南方人,官位却在自己之上,心中十分不平。正巧一个南齐投降过来的人严叔懋,告发说王肃密谋逃还江南,元澄即刻采取紧急措施,逮捕王肃,上表称王肃谋叛。但是调查下来却完全没有证据。咸阳王元禧等上奏弹劾元澄擅自关押宰辅,元澄被免官还第,不久,外放为雍州刺史。

【华杉讲透】

人可以真诚,但不能天真

元宏告诉兄弟们说:“我的儿孙能辅佐,你们就辅佐;不能辅佐,就自己取而代之。”这话,我相信他是真心的,因为他一贯真诚。但是,真诚的人,往往天真,元宏就有天真的毛病。这话的问题就太大了。首先,信任兄弟超过了儿子,这次序已经不对了。兄弟亲,还是儿子亲,这是一目了然的事,说这样的话,就是对太子的不尊重,写在史书里,也可能给新君的统治添乱。

其次,一定要尊重自己的儿子,习惯性轻视自己的儿子,是很多人不知不觉的毛病,就是总有长辈看晚辈的眼光,像对小孩子一样。他都要当皇帝了,怎么能是小孩子呢?你就要把他当皇帝看,不能当孩子看。

最后,这话是对兄弟“们”说的,兄弟们各是各,哥哥一死,他们自己会怎么样都搞不清楚,你让他们可以对自己的儿子取而代之,谁来取而代之呢?这些都是幼稚的话。

元宏一死,帝国马上就进入一个微妙的危险期,历史上把这种情况叫作“主少国疑”,君主年少,大家都相互猜疑,国人民心不定,最容易出事。元勰说他是“握蛇骑虎”,靠着自己的推诚尽礼,总算没有出事,否则,元恪的左右如果怀疑他,先下手为强,也不一定。元禧呢,到了都不敢进城,在城外观望,看看没事,才蹑手蹑脚进来,所以他一听元勰讲“握蛇骑虎”,就听出话外之音:“你倒是把自己保护得很好!”

元澄的事也很蹊跷,胡三省认为是元恪策划的,他虽然表面包容,内心却非常忌惮元澄,所以借此案将他斥逐出京。我想元澄逮捕王肃一案,也不可能是别人策划的,还是因为他在元宏在世时,就表现100分,元宏一死,他也不太在乎元恪这个小侄儿,就想舒展舒展自己的意志。否则,一个新投降过来的南方人,怎么敢举报王肃?当然是元澄指使的。

人可以真诚,但是不能天真。然而真诚的人,往往会犯天真的毛病。你强大、压得住的时候,手下个个都乖得很,绝对一心一意。但是如果换了一个柔弱之君,他们恐怕就换了人格,有了想法了。

15 六月二十四日,北魏主元恪追尊生母高氏为文昭皇后(高氏暴卒之事,参见公元497年记载),配享高祖,增修旧冢,称为终宁陵。又追赐皇后的父亲高飏为勃海公,谥号为敬公,由他的嫡孙高猛继承爵位;封皇后的哥哥高肇为平原公,高肇的弟弟高显为澄城公,三人同日受封。元恪一向并不认识诸位舅舅,这时才赏赐衣服、头巾,引见他们,他们都惶惧失措;数日之间,富贵显赫。

16 秋,八月五日,北魏以高祖遗诏,元宏后宫三夫人以下皆遣送回家。(皇后之下,有左、右昭仪各一人,夫人三人,嫔九人,世妇二十七人,御女八十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