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什翼犍向燕国请求联姻,燕王慕容皝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他为妻。

7 秋,七月,赵王石虎封太子石宣为大单于,建天子旌旗。

8 七月十八日,始兴文献公王导薨逝,葬礼规格参照汉博陆侯霍光及安平献王司马孚前例,参酌部分天子葬礼仪式。

王导一向朴素寡欲,善于因事就功,顺势而成,平时看不出他对国家有什么益处,但累积下来,他的贡献就显现出来,绰绰有余。辅佐三代皇帝,担任相职,自己家中粮仓没有储粮,穿衣不加帛。

当初,王导与庾亮一起向皇帝举荐丹杨尹何充,请任命他为自己副手,并且说:“臣死之日,愿引何充为内侍,则社稷无忧矣。”皇帝于是加授何充为吏部尚书。王导死后,征召庾亮为丞相、扬州刺史、录尚书事,庾亮坚决推辞。七月十九日,任命何充为护军将军,庾亮的弟弟、会稽内史庾冰为中书监、扬州刺史,参录尚书事。

庾冰既当重任,经纶时务,不舍昼夜,礼敬朝中贤达,擢升后进人才,于是朝野翕然称道,认为他是贤相。当初,王导辅政,什么事都一向宽大处理;庾冰则颇任威刑,丹杨尹殷融进谏。庾冰说:“王导如此贤德,仍然不能承受过度宽大的后果,更何况我呢!”范汪对庾冰说:“最近天象错乱,足下应该尽到消除奸邪,防御祸乱的责任。”庾冰说:“天象岂是我所能测度的,正当勤尽人事而已。”又查实隐瞒的户口,查出没有列在户籍上的一万多人,全部编入屯垦部队,开荒种田。庾冰喜欢纠察,不管多么繁杂细微的过错,他都要查清楚。后来,又矫枉过正,走向宽大放纵,要宽还是要严,都由他随心所欲地决定,律令都变得没用了。

【华杉讲透】

对王导的评价,“因事就功,虽无日用之益而岁计有余”。因事就功,不是主动的建功立业,而是顺着事态发展,施加影响和调整,把他导向成功。虽无日用之益而岁计有余,是平时看他和稀泥,不作为,但是时间长了,一看他处理得还真对!

这是很大的褒奖了,类似《孙子兵法》说的“善战者,无智名,无勇功”,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文治武功,但国家因他,得以维持。晋室南渡之后,没有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各方势力错杂,王导就宽大协调,来维持局面。

那么多骄兵悍将,又有北方将帅和本地土豪等势力盘根错节,王导如何能有威望和领导力呢?一是他的家族本身是最强望族,二就是他的廉洁,“简素寡欲,仓无储谷,衣不重帛”,廉洁就是他的软实力,每当权斗一起,不管他持什么立场,大家都觉得他没私心,因为他的地位本来就摆在那里——“王与马,共天下”,接近与皇帝平起平坐了,而其他的他什么也不要。

政治历来是宽猛相济,王导宽,庾冰就要严,这本来是理所应当。但是,严要有严的才干,而且要一以贯之,像庾冰这样,先严后宽,而且自己随心所欲,则法令如同虚设,全凭他说了算了。

9 八月初十,东晋取消丞相,恢复司徒。(去年撤销司徒,并入丞相府,今年取消丞相,是只有王导才有威望称丞相吧。)

10 南昌文成公郗鉴病重,将府事托付给长史刘遐,上疏请求退休,并且说:“臣所统帅的士兵,成分错杂,大多是北方人,或者是被逼迁徙,或是新近归附,百姓怀念故土,都有回归家乡之心。臣宣示国恩,树立善恶标准,拨给他们田地住宅,渐渐才稍微安定下来。听说臣病重,群情惊骇动摇,如果这时让他们北渡长江,必定会激发他们的为寇之心。(当时有人建议将太尉府移到江北。)太常蔡谟,平简贞正,一向是众望所归,我认为可以任命他为都督、徐州刺史。”

皇帝下诏,任命蔡谟为太尉军司,加侍中。

辛酉日(八月无此日),郗鉴薨逝,即刻任命蔡谟为征北将军、都督徐、兖、青三州诸军事、徐州刺史,假节。

当时,左卫将军陈光请伐后赵,皇帝下诏,派陈光攻寿阳(即寿春,避简文帝太后郑阿春讳,改为寿阳)。蔡谟上疏说:“寿阳城小而固。自寿阳至琅邪,城池众多,站在城墙上相互都能望见,城被攻,众城必救。又,王师行军,路途需要五十余日,前锋还没到,敌寇早已接到消息,贼军之邮驿,一日千里,河北骑兵,有足够时间来会战。以白起、韩信、项籍之勇,还要破坏桥梁,焚毁舟船,背水一战,以示必死之心。如今我军却打算停船在江心小岛,再引兵攻城,前面面对着坚强的敌人,还回头看顾着归兵之路,这是兵法之大忌。如果攻城不能攻拔,而胡人骑兵突然杀到,恐怕就会发生荀林父不知所为,以致舟中士兵的断指都可以一把一把抓起来的局面了。如今陈光所率领的,都是殿中精兵,最好让他们有征伐之名,而无作战之实。而把他们屯于坚城之下,以国家爪牙之士,去攻击敌寇一个下等城邑,就算成功,利益微薄而不足以损害敌人,如果失败,则对我们的伤害严重,而足以让敌寇受益,这恐怕不是什么好计策。”于是停止伐后赵之事。

【华杉讲透】

又要学孙子兵法了,两次议论都显示出蔡谟是兵法大家!这一段郗鉴和蔡谟两段议论,都涉及孙子兵法的同一个课题——地势,地势不是地形,和地的形势有关,但不是形,是势。

《孙子兵法》之《九地篇》,讲九种地势:

“孙子曰: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轻地,有争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圮地,有围地,有死地。诸侯自战其地者,为散地;入人之地而不深者,为轻地;我得亦利,彼得亦利者,为争地;我可以往,彼可以来者,为交地;诸侯之地三属,先至而得天下之众者,为衢地;入人之地深,背城邑多者,为重地;行山林、险阻、沮泽,凡难行之道者,为圮地;所由入者隘,所从归者迂,彼寡可以击吾之众者,为围地;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者,为死地。是故散地则无战,轻地则无止,争地则无攻,交地则无绝,衢地则合交,重地则掠,圮地则行,围地则谋,死地则战。”

这里只讲“散地”和“死地”。其他的如果想了解,参见《华杉讲透〈孙子兵法〉》。

郗鉴说大营不能设在江北,因为他的部下很多都是北方人,他们本来刚刚在江南安顿下来,如果让他们回到北方,就相当于接近了他们的故乡,这时候再让他们作战,相当于就是在“散地”作战。“散地”,就是“诸侯自战其地”,在自己的国境内作战。在自己国境内作战怎么就“散”呢?是人心散,容易当逃兵,因为回家容易。所以“散地则无战”,在自己国境内不要作战。敌人打过来了,怎么能不作战呢?就是不能战,要坚壁清野,人进城,把野外粮食物资都搬进城,搬不走的都烧掉。这样敌人来了,攻城他攻不下,进村抢粮他抢不到,我们再派小部队劫他的粮道,截断他的交通线。他撑不住就撤退,撤退时再击其惰归。前面慕容皝击败石虎,就是这个标准战术。

那么,如果晋军把大营设在江北,而晋军士兵又是北方人,一出营就散了,这是郗鉴讲的道理。不懂兵法,就看不懂。

蔡谟讲的情况,是作战要创造“死地”,项羽破釜沉舟,就是创造“死地”,让士兵们认识到,不取胜就是死,因为回去的船已经烧掉了,煮饭的锅都砸了,一切都要从敌人那里去取!而陈光的计划,后面接应撤退的船只准备着,随时准备跑路,那等于给自己制造了一个“散地”,怎么会有战斗意志呢?不用打都知道败了。

11 当初,陶侃镇守武昌,有人提议说江北有邾城,应该分兵驻防。陶侃总是不回答,而提议的人反复不已。陶侃于是带大家渡江打猎,对将佐们说:“我之所以能设险而御寇,正是凭借长江天险而已。邾城隔在江北,向内没有倚靠,对外接壤各蛮夷部落。蛮夷地区有利可图,晋人贪利,一定会欺负压迫夷人,夷人不堪压迫,一定会引羯虏入寇。所以,驻防邾城,实足以制造祸乱,而不足以抵御敌寇。况且东吴时戍卫此城,用了三万兵力,如今我们纵然有兵驻守,也无益于江南;如果羯虏有可乘之机,这邾城也帮不上什么忙。”

等到庾亮镇守武昌,立即派毛宝、樊峻驻防邾城。后赵王石虎听闻,非常厌恶,任命夔安为大都督,率领石鉴、石闵、李农、张貉、李菟等五位将军、部队五万人入寇荆州、扬州北部边境,骑兵两万人攻打邾城。毛宝求救于庾亮,庾亮认为城池坚固,没有立即派兵救援。

九月,石闵击败晋兵于沔阴,杀将军蔡怀。夔安、李农攻陷沔南;朱保击败晋兵于白石,杀郑豹等五位将军;张貉攻陷邾城,死者六千人,毛宝、樊峻突围出逃,渡江时溺死。夔安进据胡亭,寇掠江夏;义阳将军黄冲、义阳太守郑进投降后赵。夔安进军包围石城,竟陵太守李阳拒战,击破后赵军,斩首五千多人,夔安才退兵。后赵军掳掠汉水以东地区,裹挟七千多户人家,迁移到幽州、冀州。

当时,庾亮还在上疏,要迁移镇所到石城,听闻邾城陷落,才停止。上表谢罪,要求自贬三等,代理安西将军;皇帝下诏,官复原职。任命辅国将军庾怿为豫州刺史,监宣城、庐江、历阳、安丰四郡诸军事,假节,镇守芜湖。

【华杉讲透】

陶侃所论,就是博弈论,博弈思维。一个大博弈,可能套着若干小博弈,或者触发新博弈,你要了解分析各层博弈的各个参与方,他们会做出什么举动。一般人只看到敌我之间的博弈,陶侃则看到自己内部人和周边蛮夷之间的博弈。晋军驻防邾城,就触发了汉人和蛮夷之间的博弈。蛮夷在博弈中处于弱势,他们就会将小博弈扩大成大博弈,引入新的参与方——后赵。所以,驻防邾城,不仅无益,而且有害。

庾亮一如既往,坚持蛮干,还没等陶侃担心的事情发生,马上就失败了。可惜损失了毛宝这样的猛将!

12 后赵王石虎对贵戚豪恣不法,深恶痛绝,于是擢升殿中御史李巨为御史中丞,特别宠爱信任他,中外肃然。石虎说:“朕听说良臣如猛虎,高步旷野而豺狼避路,果然!”

石虎任命抚军将军李农为使持节、监辽西、北平诸军事、征东将军、营州牧,镇守令支。李农率众三万与征北大将军张举攻燕国凡城。燕王慕容皝任命榼卢城城主悦绾为御难将军,给他士兵一千人,派他镇守凡城。后赵兵到,将吏皆恐,欲弃城逃走。悦绾说:“受命御寇,死生以之。况且凭城坚守,一可敌百,有敢妄言惑众者斩!”然后众人安定下来。悦绾身先士卒,亲冒矢石。张举等攻了十几天,不能攻克,于是退兵。石虎因为辽西迫近燕境,数次遭到攻袭,于是将全部辽西百姓迁徙到冀州之南。

13 汉主李寿病重,罗恒、解思明又提议归降东晋;李寿不听。李演又上书劝谏;李寿怒,杀李演。

李寿时常向慕汉武帝刘彻、魏明帝曹叡的为人,耻于听闻父亲李骧(太傅)及堂兄李雄(武帝)的事迹,上书者不得谈论先世政教,自以为超过父兄。舍人杜袭作诗十篇,假托是应璩(曹魏时期的诗人)之作,以讽谏李寿。李寿回答说:“你送来的诗我读了,知道他什么意思。如果是今人所作,算是贤哲之话;如果古人所作,不过是死鬼的老生常谈罢了。”

【华杉讲透】

李寿就是我们很多人的镜子,自以为伟大到了前无古人的地步,却不知道自己连犯病都没犯出什么新花样,还是千百年来那几个老毛病。

李寿的病很常见,就是刚刚发达了,就瞧不起过去的自己,要和自己的过去切割。因为过去的自己太不上档次,现在要上档次。殊不知今天的家业,全是那些“不上档次”的做法建立的,而“上档次”,无非是走向败亡的出发台罢了。李寿要和父兄切割,就是对自己过去的自卑。而他向慕的汉武帝刘彻,是什么人呢?刘彻不是含着金钥匙出生,而是含着玉玺出生,而且是中国历史上最富足的时期,他的“档次”,千古第一,但是,他一生干了什么呢?在他死的时候,从朝廷到民间,全部破产,人囗减少一半,国家到了崩溃的边缘!以至于他那样骄横不可一世的人,也被逼下了《轮台罪己诏》,说自己“狂悖”,这就是他的丰功伟业。而《资治通鉴》对刘彻的盖棺论定,说他是有秦始皇的过错,只是没有亡国而已。

李寿学他什么呢?就是为所欲为吧,谁的话都不听,想打谁就打谁。

李寿不可能不知道刘彻的结局,他为什么还要向慕刘彻呢,又是一个老毛病,一点儿新意都没有,我称之为“两个不一样”:

这回不一样。

我和他们不一样。

实际上呢,每回都一样,每个人都一样。这回跟上回一样,我跟别人也一样。

认清“两个不一样”,认识到“两个一样”,我们就能看清好多事情,少犯好多错误。因为历史教训都在那里,而我们自己拒绝接受罢了。

病情一样,病理也一样,认为“这回不一样”,是一厢情愿,因为我们不希望它一样。认为“我跟他们不一样”,是过分高估自己,也没新意。

病情一样,病理一样,药方也应该一样吧?当然!就是一个老方子,而且不是什么偏方,都是家庭常备的常用药——以史为鉴,每日三省吾身,戒慎恐惧,日日改过。

这药,家家户户药箱里都有,只是我们不吃药,或者想起来的时候,勉强吃一粒,然后又停药了,停药就犯病。

药不能停,药不能换,药量不能减。记住这吃药三原则,算是医嘱。

14 燕王慕容皝认为自己这个“燕王”是自称的,不是朝廷钦命所封,心里有些缺憾,这年冬天,派长史刘翔、参军鞠运来献捷论功,并且说自己称燕王是权宜之计,并请朝廷约期大举,共同出兵平定中原。

慕容皝攻击高句丽,军队到了新城,高句丽王高钊乞请和解结盟,于是退兵。又派其子慕容恪、慕容霸攻击宇文部落的旁支。慕容霸年仅十三岁,勇冠三军。

15 张骏立辟雍(学校)、明堂(大会堂)以行礼。

十一月,任命世子张重华主掌凉州事务。

16 十二月初七,后赵太保桃豹去世。

17 十二月十六日,任命骠骑将军、琅邪王司马岳为侍中、司徒。

18 汉国李奕入寇巴东,守将劳杨战败阵亡。

咸康六年(公元340年)

1 春,正月初一,都亭文康侯庾亮薨逝。朝廷任命护军将军、录尚书何充为中书令。十一日,任命南郡太守庾翼为都督江州、荆州、司州、雍州、梁州、益州六州诸军事、安西将军、荆州刺史,假节,替代庾亮镇武昌。时人担心庾翼年轻(时年36岁),不能胜任其兄庾亮的位置。庾翼悉心为治,军政、民政严厉分明,数年之间,公私充实富足,人人都称赞他的才干。

2 正月十二日,任命左光禄大夫陆玩为侍中、司空。

3 宇文逸豆归猜忌流亡在宇文部落慕容翰的才名。慕容翰于是装疯,总是喝得大醉,随地大小便,或者披头散发,大喊大叫,又跪拜乞食。宇文部落举国都很轻贱他,不再将他列入看管名册,所以他能够自由行动,把山川地形,默记在心。

燕王慕容皝认为慕容翰当初并非叛国,而是因为兄弟之间的猜疑而出奔,虽在他国,时常秘密为燕国考虑,于是派商人王车到宇文部贸易,以观察慕容翰。慕容翰见到王车,不发一言,只是抚着胸口点头而已。慕容皝说:“慕容翰想回来了。”再派王车去迎接。慕容翰能拉开三石重的强弓,箭尤其长大,慕容皝为他制造趁手的强弓长箭,让王车把弓箭埋于道旁,秘密告诉慕容翰。二月,慕容翰偷得逸豆归名马,带着两个儿子,取了弓箭,逃归燕国。逸豆归派骁骑一百余人追捕。慕容翰对追兵说:“我客居贵国时间太久,想要回家,既然得以上马,没有再回去的理由。我之前装疯,是为了欺骗你们,我的武艺还在,你们不要逼我,自取死亡!”追兵轻视他,直突向前。慕容翰说:“我居住在贵国,心怀眷恋,不愿意杀你们。你们在离我一百步的地方,把刀插在地上,我弯弓射刀,如果一发而中,你们就回去,如果我射不中,你们再向前。”追兵解刀,插立在地上,慕容翰射出一箭,正中刀环,追骑惊散而走。

慕容皝听闻慕容翰到了,大喜,对他非常优厚。

4 二月十一日,太微星座旁出现孛星。

5 三月十九日,大赦。

6 汉军攻拔丹川,守将孟彦、刘齐、李秋战死。

7 代王什翼犍建都于云中郡盛乐宫。

8 后赵王石虎写信给汉主李寿,要和他联军入寇江南,约定平分江南土地。李寿大喜,派散骑常侍王嘏、中常侍王广出使后赵;龚壮进谏,李寿不听。李寿大修船舰,缮兵聚粮。秋,九月,任命尚书令马当为六军都督,征集士卒七万多人为舟师,大阅兵于成都,鼓噪盈江;李寿登城观兵,有吞噬江南之志。解思明进谏:“我国小兵弱,江东险远,图之不易。”李寿于是下令群臣大议,分析出兵的利害关系。龚壮说:“陛下能与胡人通使,为什么不与晋国通使?胡人,是豺狼,如果灭晋之后,我们不得不北面侍奉他;如果与他争天下,则强弱不敌,危亡之势是很明显的了,虞、虢之事(晋献公向虞国借道伐虢,灭虢之后,回来路上又灭了虞国),就是现成的警戒,希望陛下仔细考虑。”群臣都同意龚壮的意见,叩头泣谏,李寿于是停止。士卒都高呼万岁。

龚壮认为人之品行莫大于忠孝,既已报父、叔之仇,又想要劝李寿侍奉晋朝,李寿不听。于是龚壮诈称耳聋,双手发抖,拿不稳东西,辞官回乡,以读书自娱,终身不再到成都。

9 后赵尚书令夔安去世。

10 后赵王石虎下令司州、冀州、青州、徐州、幽州、并州、雍州七州百姓,家里有五个男丁的征兵三人,四个男丁的征兵二人,加上邺城旧兵,满员为五十万,又造船一万艘,从黄河入海,运谷一千一百万斛到乐安城。迁徙辽西、北平、渔阳一万余户于兖州、豫州、雍州、洛州四州之地。自幽州以东至白狼,大兴屯田。搜括民间全部马匹,有敢私藏马者腰斩,一共得四万余匹。大阅兵于宛阳,准备攻击燕国。

燕王慕容皝对诸将说:“石虎自以为在乐安城重重防守,就可保证北边安全,蓟城南北必不防备,我们如果从小路出其不意,可以全部攻破。”冬,十月,慕容皝率诸军入自蠮螉塞袭击后赵,沿途戍将全部生擒,直抵蓟城。后赵幽州刺史石光拥兵数万,闭城不敢出战。燕兵进军击破武遂津,进入高阳,大军所至,焚烧后赵积聚,掳掠三万多家离去。石光因临敌懦弱被问责,征召回朝。

11 后赵王石虎任命秦公石韬为太尉,与太子石宣隔天轮流裁决尚书奏事,二人专断赏刑,不再向石虎汇报。司徒申钟进谏:“赏赐和刑罚,是人君之大权,不可以授之于他人。这是为了防微杜渐,消灭逆乱于未然。太子的职责在于照顾父皇的饮食,不应当参政;庶人石邃,当初就是因为干政而导致失败,覆车之辙,并不遥远。况且二人分权,很少有不惹祸的。爱他们而方式方法不对,恰恰是反而成了害他们了。”石虎不听。

中谒者令申扁聪慧伶俐,有宠于石虎,石宣也跟他亲昵,让他参与机密。石虎既然不管事,而石宣、石韬都好酗酒、打猎;于是除了拜官罢官、生杀予夺,全部由申扁决定,自九卿以下,路上看见申扁座车扬起的尘土,都望尘而拜。

太子詹事孙珍有眼病,向侍中崔约求药方。崔约戏弄他说:“撒泡尿上去就好了。”孙珍说:“眼睛上怎么撒尿?”崔约说:“你的眼窝那么深,正好装一泡尿。”孙珍怀恨在心,向石宣报告。石宣在兄弟中胡人特征最典型,眼窝最深,怒,诛杀崔约父子。于是公卿以下畏惧孙珍,路上遇见都不敢正眼相看。

燕公石斌在边州为督将,也喜好打猎,经常把城门钥匙带在身上,随时出入。征北将军张贺度每每劝谏,石斌怒,侮辱张贺度。石虎听闻,派主书礼仪持节监督。石斌直接杀了礼仪,又要杀张贺度,张贺度戒严自卫,飞驰向石虎报告。石虎派尚书张离率骑兵追上石斌,打了他三百鞭,免官回家,诛杀其亲信十余人。

【华杉讲透】

权力、责任、待遇,在一个位置,正常来讲,这三样东西都是你的。石虎偷懒,只要待遇,享受生活,不想干活儿,不想承担责任,把权力交出去。石宣、石韬也一样偷懒,只要待遇,不要权力和责任,申扁就成了实际统治者。而申扁这样的统治者,他只要权力,不担责任。这样,整个国家就没人担责了。

作为一个领导者,授权是可以的,而且应该授权。但是,授权不等于放下责任。洛克菲勒认为:无论授权到何种程度,有一种东西你永远不能放下,就是责任!如果责任都放下了,就是退位。领导者常犯的错误是,以为授权了,就把责任也交出去了,而不知道自己要对部下的工作绩效负全部责任。

授权是为了成就他人,培养新的领导者,而不是自己当甩手掌柜。授权之后,领导者不仅要对最终结果负责,而且要承担教育培养被授权者的责任,并不比自己亲力亲为轻松。为了偷懒享受生活而授权,最后恐怕不仅不能享受生活,甚至都不能平安降落。

石虎授权,偷懒而已。所以,我们终其一生,都要和自己的懒惰做斗争。

12 张骏派别驾马诜到后赵朝贡,但是上表言辞倨傲。后赵王石虎怒,要斩马诜。侍中石璞进谏说:“如今国家所当先铲除的,是晋国残余势力。河西僻陋之地,不足为意。今天斩了马诜,就必定要讨伐张骏,那兵力就一分为二,建康又延长了数年寿命。”石虎于是停止。石璞,是石苞的曾孙(石苞是西晋开国功臣)。

13 当初,汉将李闳被晋国俘虏,后来逃奔后赵,汉主李寿写信给后赵王石虎,请他送还李闳,信上称呼石虎为“赵王石君”。石虎不悦,把信交给朝臣讨论。中书监王波说:“如今李闳以死自誓说:‘如果能归骨于蜀,当纠帅宗族,归顺大赵王道教化。’如果他守信用,则不动一兵一卒,坐定梁州、益州;如果他不守信,也不过失去一个亡命之人,对赵国没有任何损失!李寿既然僭称帝号,如果我们下诏书给他,他也一定给我们下一道诏书,不如还是以书信的形式给他回复。”正好挹娄国献上楛木为箭杆、砮石为箭头的箭给后赵,王波建议转赠给汉国,说:“让他们知道远方的国家都已经归服我赵国。”石虎听从,遣送李闳归国,送给他厚礼。李闳到了成都,李寿下诏说:“羯人使者来到王庭,进贡他们的楛矢砮石。”石虎听闻之,怒,黜免王波的爵位,以平民身份仍领原职。

咸康七年(公元341年)

1 春,正月,燕王慕容皝派唐国内史阳裕等筑城于柳城之北、龙山之西,立宗庙、宫阙,命名为龙城。

2 二月初一,日食。

3 慕容皝的使节刘翔到了建康,皇帝接见,问候慕容皝平安。刘翔回答说:“臣受遣出发之日,燕王身穿朝服,拜送奏章。”

刘翔要求封慕容皝为大将军、并颁发燕王章玺。大臣们朝议认为:“按历史惯例:大将军从不驻防边疆;自汉、魏以来,不封异姓为王。不能答应他的要求。”刘翔说:“自从刘渊、石勒作乱,长江以北,全部为戎狄所有,没听说中华公卿之胄有一人能攘臂挥戈、摧破凶逆的。唯独慕容将军父子竭力,心存本朝,以寡击众,屡殄强敌,使石虎畏惧,悉徙边陲之民散居三魏,主动退缩国境一千里,以蓟城为北部边境。功烈如此,而朝廷却爱惜大海以北的土地,不肯给慕容将军为封邑,这是为何!当初汉高祖不吝赐王爵于韩信、彭越,所以能成其帝业;项羽呢,印玺刻好,握在自己手里边都磨圆了,还不舍得交出去,所以败亡。我一片至诚之心,并不是非要办成这件事不可,只是痛惜圣朝疏远忠义之国,让四海之人没有榜样罢了。”

尚书诸葛恢,是刘翔的姐夫也,独自持有异议,认为:“夷狄相攻,中国之利。唯独名器,不可轻许。”于是对刘翔说:“假使慕容将军能除去石虎,无非是又一个石虎而已,朝廷有什么好处呢!”刘翔说:“寡妇犹知痛心国家之难。如今晋室危急,你的地位就如当年八元、八恺(舜举八元,用八恺,传说中古代十六位贤臣),就没有忧国之心吗?假使当初靡不能在鬲建立功绩,姬少康如何能让夏朝中兴!齐桓公、晋文公之战不能取胜,那我们今天都是夷狄子孙了。慕容将军枕戈待旦,志在殄灭凶逆,而你却以此邪惑之言,猜忌离间忠臣。四海之所以还未统一,就是因为有你这样的人罢了!”

刘翔在建康滞留了一年多,众议始终不决。

刘翔于是对中常侍彧弘说:“石虎拥有八州之地,甲兵百万,志在吞并江、汉,自索头部落(代国)、宇文部落等诸小国,无不臣服;唯独慕容将军翼戴天子,精贯白日,却不能获得朝廷的礼遇,我担心天下移心解体,没有人再心向南方了。当年公孙渊没有尺寸之益于吴,而吴主孙权还封他为燕王,加以九锡。如今慕容将军屡摧贼锋,威震秦、陇,石虎连连派出重使,说尽好话,赠以厚礼,要授他为曜威大将军、辽西王。慕容将军厌恶他不是正统,拒绝接受。如今朝廷反而矜惜虚名,沮丧压制忠顺之人,岂是社稷之长计!之后再后悔,恐怕也来不及了吧!”彧弘把他的话传给皇帝,皇帝也有意同意。正在这时,慕容皝上表称:“庾氏兄弟擅权召乱,宜加斥退,以安社稷。”又写信给庾冰,斥责他当国秉权,不能为国雪耻。庾冰很惧怕,而且慕容皝距离绝远,不能控制,于是与何充上奏,同意他的请求。

二月十六日,任命慕容皝为使持节、大将军、都督河北诸军事、幽州牧、大单于、燕王,各种仪仗器物及法令典章,都给予特殊礼遇。又任命慕容皝世子慕容俊为假节、安北将军、东夷校尉、左贤王;赐给军资器械以千万计。又封诸功臣一百余人。任命刘翔为代郡太守(虚职,此时代郡在后赵手里),封临泉乡侯,加员外散骑常侍。刘翔坚决推辞,不接受自己的封爵。

刘翔痛恨江南士大夫以骄奢酣饮为时尚,某次朝廷显贵宴集,对何充等人说:“四海动**,已经几十年了,宗社为废墟,黎民生灵涂炭,这正是庙堂焦虑之时,忠臣毕命之秋。而诸君宴安于江南,肆情纵欲,以奢侈靡费为荣,以傲慢怪诞为贤;听不到公正直率的言论,也不能建立征伐之功,你们何以尊主而济民呢!”何充等非常惭愧。

皇帝下诏,派兼大鸿胪郭悕持节,到棘城册命燕王,与刘翔等一起北上。公卿饯行于江上,刘翔对诸公说:“当年姬少康只有五百人,就灭了有穷氏,勾践凭借会稽一个郡,就消灭了强大的吴国。野草都应早日铲除,何况寇仇!如今石虎、李寿,志在相互吞噬,王师就算不能澄清北方,也当先收复巴、蜀。一旦石虎先入举事,吞并李寿,据地形之便,顺江而下,以临东南,虽有智者,也不能善后了。”中护军谢广说:“这正是我的心思!”

【华杉讲透】

一群无耻浑蛋,北方已丢失数十年,慕容皝主动来投,封他一个燕王,没有任何不同意的理由,他们居然坚决反对了一年之久!慕容皝要这个招牌来凝聚北方汉人,我们也正好支持他在石虎身后,如果石虎没有北顾之忧,他就要南下。有慕容皝在他身后,他就不敢轻举妄动。就算“远交近攻”之理,也该支持慕容皝。更何况北方汉人,比如慕容皝的使节刘翔,是真跟咱们一条心。

这个道理简单明显到了极点,简单到都不好意思分析,因为如果这样的事还需要动用智商,显得咱们智商闲着没正事干似的。这有什么好研究的呢?

但是,他们就是要研究,就是要讨论,还有理有据,什么国家名器不可轻易给人云云,这是孔子的话,你还不好反对!

他们这是为什么呢?这首先是个管理心理学问题,本质不在于他们的观点,而在于他们的心理。对任何别人的提议,如果我同意,我就没有价值。我思故我在,思考之后我强烈反对,那么我就是一种强势的、重要的存在,我不能让国家犯错误!这是一种心理——反对是一种强烈的自我存在感和满足感。

其次,就是我不能让你舒服,破坏他人的愉悦感,能给自己带来愉悦。

人最糟糕的品性,我称之为“找不同”,就像儿童玩的游戏,两张一模一样的图片,让你在其中找出不同之处,看谁找得多。不管别人提议什么,他不找其中的价值,却在其中找不同,直到找到自己的不同“观点”,然后指出来。一旦会议开成了“找不同”的会议,就需要一个“明白人”做老板,才能识别其中的陷阱。

皇帝司马衍并非不明白,但是他不够强势,大臣们反对,他也就决定不了。

最后的解决方式很可耻,慕容皝对庾亮破口大骂,他就害怕了,害怕慕容皝撕破他的面皮,扯下他皇帝的新衣,他就屁滚尿流地答应了。这时候,他们之前反对的理由,都成了贱人的矫情。

国家兴亡,他们不在乎,一旦危及到自己的利益,他们反应快得很。这些人啊,开会的时候就该撕烂他们的嘴!因为跟他们开会,就是杀时间,谋财害命。

4 三月初五,皇后杜氏崩逝。夏,四月初五,把恭皇后葬在兴平陵。

5 皇帝下诏,王公以下至底层平民,以现在所居地为籍贯,登记在白色户籍簿上。(北方流亡来的人,之前以为不久可以回北方,还登记原来的籍贯,现在不考虑北归了,就以现居地为籍贯,重新登记。但是,仍登记在白色户籍簿上,以区别于本地土著的黄色户籍簿。)

6 秋,七月,郭悕、刘翔等抵达燕国,燕王慕容皝任命刘翔为东夷护军、领大将军长史,以唐国内史阳裕为左司马,典书令李洪为右司马,中尉郑林为军咨祭酒。(刘翔当初坚决不接受晋朝颁给他的官爵,因为他只接受慕容皝对他的任命,以免生嫌疑。)

7 八月初一,东海哀王司马冲薨逝。

8 九月,代王拓跋什翼犍筑盛乐城于故城以南八里。

9 代王妃慕容氏去世。

10 冬,十月,匈奴刘虎入寇代国西部,代王拓跋什翼犍遣军逆击,大破刘虎军。

刘虎去世,儿子刘务桓继位,遣使求和于代,拓跋什翼犍把女儿嫁给他为妻。刘务桓又向后赵朝贡,后赵任命刘务桓为平北将军、左贤王。

11 后赵横海将军王华率舟师从海道袭击燕国安平,攻破城池。

12 燕王慕容皝任命慕容恪为渡辽将军,镇守平郭。自慕容翰、慕容仁之后,诸将中没有人能接替他们。等到慕容恪到平郭,抚慰旧人,怀柔新人,屡次击破高句丽兵,高句丽畏惧他,不敢入境。

13 十二月,兴平康伯陆玩薨逝。

14 汉主李寿任命太子李势领大将军、录尚书事。

当初,成主李雄以俭约宽惠得蜀人心。等到李闳、王嘏从邺城回来,盛赞邺城繁华,宫殿壮丽,并且说赵王石虎以刑杀御下,所以能控制境内。李寿很向慕,迁徙附近郡县家中有三个男丁以上的百姓,以充实成都人口,又大修宫室,制造器物珍玩。人有点小过错,就杀之以立威。左仆射蔡兴、右仆射李嶷都因为直谏而被处死。百姓疲于赋役,怨声载道,想要作乱的人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