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元元年(公元260年)
1 春,正月一日,日食。
2 夏,四月,皇帝下诏,命有司遵照之前的诏令,再次进位大将军司马昭为相国,封晋公,加九锡。
3 皇帝见自己威权日去,不胜其忿。五月七日,召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对他们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我不能坐受废辱,今天就与你们一起出宫讨伐他!”王经说:“当初鲁昭公不能忍受季氏当权,败走失国,为天下笑。如今大权在司马氏,已经很长时间了,朝廷百官和地方政府官员,都愿意为他效死命,不顾逆顺之理,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况且宿卫空虚,兵甲寡弱,陛下用什么去讨伐他呢?一旦如此,不是想除去疾患,却反而加重吗?将有不测之祸,请陛下重新考虑!”
皇帝从怀里掏出写在黄色绸缎上的诏书,扔在地上,说:“我已经决定了!就算是死,又有什么可怕的!更何况不一定死呢!”于是进去向太后汇报,王沈、王业飞奔去告诉司马昭,喊王经一起去,王经不去。皇帝于是拔剑登车,率殿中宿卫及奴仆、官童,鼓噪而出。司马昭的弟弟、屯骑校尉司马伷在东止车门与皇帝遭遇,皇帝左右呵斥他,司马伷部众哄散。中护军贾充从外面进来,与皇帝战于南宫门下。皇帝亲自用剑,众人想要后退,骑督成倅的弟弟、太子舍人成济问贾充说:“事态紧急,怎么办?”贾充说:“司马公蓄养你们,正是为了今日,今日之事,不需要问怎么办!”成济于是抽戈上前,刺杀皇帝,皇帝死于车下(时年二十岁)。司马昭听到消息,大惊,自己扑倒在地上。太傅司马孚奔往,趴在皇帝腿上哀哭,说:“陛下被杀,是我的罪啊!”
司马昭进宫,召群臣会议。尚书左仆射陈泰不来,司马昭派他的舅舅、尚书荀去召他,陈泰说:“世人都拿我和舅舅相比,从今天的事来看,我舅舅就不如我了。”家中子弟和宾客都逼他快去,陈泰才进宫,见了司马昭,悲恸不已,司马昭也对着他哭,说:“玄伯(陈泰,字玄伯),你看我该怎么办?”陈泰说:“唯有斩了贾充,可以稍微向天下人谢罪吧!”司马昭沉吟良久,说:“您再想想有没有其他办法?”陈泰说:“我话只能说到这里,不知道还有其他什么了。”司马昭不再说话。
荀,是荀彧之子。
太后下令,宣布高贵乡公罪状,废为庶人,以平民礼仪下葬。逮捕王经及其家属交付廷尉。王经向母亲谢罪,母亲面不改色,笑着说:“人谁能不死,就怕不能死得其所,如此全家为天子而死,何恨之有!”于是从容就诛。旧部向雄在刑场哀哭,满街群众都哀恸。
王沈以功封安平侯。
五月八日,太傅司马孚等上言,请求以亲王之礼葬高贵乡公,太后批准。
派中护军司马炎迎燕王曹宇之子、常道乡公曹璜于邺城,作为魏明帝的嗣子。司马炎,是司马昭的儿子。
4 五月九日,群公(三公加上太傅、大将军)上奏太后,从今天起,太后所颁发的命令,都称为“诏制”。
5 五月二十一日,司马昭上书,坚决辞让相国、晋公、九锡,太后批准。
6 五月二十六日,司马昭上书:“成济兄弟大逆不道,应灭其族。”
【华杉讲透】
成济实在是“用力过猛”,他杀了皇帝,给司马昭制造了一个政治难题,而杀皇帝,根本是毫无必要的,只需要拦住他,他不可能攻得进司马昭府里去,然后宣布他疯了,剩下就是精神病院的工作了。
皇帝死了,仍被宣布罪状,废为庶人。可见他对司马昭的反抗,根本是蚍蜉撼树,一点力量都没有,那有什么必要杀他呢?成济问贾充怎么办,贾充说:“今日之事,无所问也!”只说不需要问,并未明确下令他杀死皇帝,他自己立功心切,送了全族性命。世人都认为司马昭出卖了成济,我看成济对司马昭也并没有功劳,而是闯了不必要的祸。
7 六月一日,太后下诏,常道乡公曹璜改名为曹奂。六月二日,曹奂入洛阳,当天即皇帝位,时年十五岁,大赦,改元景元。
8 六月四日,朝廷下诏,再次要求给司马昭进位及加九锡,司马昭坚决推辞,于是停止。
9 任命尚书右仆射王观为司空。
10 吴国都尉严密建议挖掘浦里塘,群臣都认为太难,唯有卫将军、陈留人濮阳兴认为可以建成,于是调集军队及百姓开工,工费不可胜数,士卒多死亡,百姓大为愁怨。
11 会稽郡有谣言,说会稽王孙亮将再次登基为天子,而孙亮宫人告发说孙亮派巫师做祷词,并且有诅咒恶言,有司向上奏报。吴主孙休贬黜孙亮为候官侯,遣送到候官,孙亮在途中自杀,护送人员全部被治罪。
12 冬,十月,阳乡肃侯王观去世。
13 十一月,皇帝下诏,尊崇燕王曹宇(曹奂的父亲),待之以特殊礼遇。
14 十二月十六日,任命司隶校尉王祥为司空。
15 尚书王沈为豫州刺史,上任伊始,下教令给所属各城官吏百姓说:“如果有能上言陈述官长是否称职,以及百姓所忧患的事,奖励谷米五百斛。如果能指出刺史的得失、朝政的宽猛者,奖励谷米一千斛。”主簿陈廞、褚?一同晋见,建议说:“教令的出发点,是用奖赏来鼓励,希望听到批评意见。但是,恐怕清高的人不愿意接受奖赏而不说话,贪婪的人则为了奖赏而胡乱抨击。如果他说的不对或者不符合事实,不给他奖赏,则远方的人不知道内情,只看见他提的建议没有被采纳,说过要赏赐的没有赏赐,反而是官府失信了。我们认为,颁布这个教令的事,可以稍缓执行。”
王沈不听,又发一道教令:“进言有益于上,奖赏行之于下,这正是君子之行,怎么会没人发言?”褚?等又劝阻说:“尧、舜、周公之所以能让人忠心进谏,是因为人人都知道他们的款诚之心,寒冰和火炭并不说话,但是它是冷是热,一目了然,因为这是它的实质。如果您真的喜欢忠直的人,就像冰炭一样自然,则忠直之言将不求而至。如果您并不像尧、舜那样真心爱听不同意见,也不像周公那样贤明,实质不像冰炭那样鲜明,那您就算是悬以重赏,也不会有人向您说出忠谏之言。”
二年(公元261年)
1 春,三月,襄阳太守胡烈上表汇报说:“吴将邓由、李光等十八屯共谋归化,已派使者送来人质,我准备带郡兵到长江北岸迎接。”朝廷下诏,命王基派一部分军队顺着沮水进入长江,前往迎降,并指示说:“如果邓由等如期抵达,可以趁机渡江攻击!”王基通过驿马送信给司马昭,陈述邓由等人可疑情形,说:“应该等待事态进一步澄清,不宜举重兵深入敌境。”又说:“夷陵东西两边都是险要狭隘的地形,竹木茂密,如果敌人在要害之处设伏,兵马弓弩都不便展开。况且如今天气潮湿多雨,弓弦软弱无力。正是春耕时分,大军出动,农田抛荒,废弃农业生产而去追逐并无把握的利益,实在是一件危害的事。当初姜维攻打上邽,文钦进入寿春,都是深入求利,结果覆灭,这是近年的镜鉴了。嘉平年间以来,累有内乱,当今之宜,应当是安定社稷,抚慰上下,力务农耕为本,怀柔百姓,不宜兴师动众以求外利。”司马昭不断接到王基的书信,心中也狐疑,下令已经出发的诸军队,各自停止前进,等待进一步指示。王基又上书给司马昭说:“当初汉高祖听了郦生的计策,准备封六国后代为王,张良指出谬误之后,高祖醒悟,马上销毁六国国王印信。我谋虑短浅,诚然赶不上张良,但是也担心胡烈的谬误,就跟郦生一样。”司马昭于是罢兵,回信给王基说:“处事的官员,都顺从我的意见,很少有人能深入分析、穷尽道理的。我感受到您的忠心和爱护,每每看到您的规示,我都按您的意见办。现在已经下令撤军了。”
后来,邓由等人果然并未投降。胡烈,是胡奋的弟弟。
2 秋,八月甲寅日(八月无此日),朝廷再次下诏,命司马昭进位如前,司马昭再次拒绝接受。
3 冬,十月,汉主刘禅任命董厥为辅国大将军,诸葛瞻为都护、卫将军,共同掌管尚书事务,任命侍中樊建为尚书令。当时中常侍黄皓当权,董厥、诸葛瞻都不能矫正他,士大夫则多攀附黄皓,唯独樊建不和黄皓往来。秘书令郤正久在宫内任职,与黄皓办公室就在隔壁,周旋三十余年,淡然自守,以书自娱,既不为黄皓所爱,也不为黄皓所憎,所以他的官职一直没有超过六百石,但也不会因黄皓而遭祸。汉主刘禅的弟弟、甘陵王刘永憎恨黄皓,黄皓诋毁他,让他十年都不能入宫朝见。
吴主孙休派五官中郎将薛珝出使蜀汉,回来之后,孙休问他蜀汉政治得失,薛珝说:“主上昏庸,不知道自己的过失;臣下苟且偷生,只求免罪。进入他们的朝廷,听不到直言;经过他们的国境,百姓都面有菜色。臣听说,燕雀住在屋檐下,母子相乐,自以为平安无事。而实际上房屋已经着火,而燕雀怡然不知大祸将至,就是蜀汉的情况吧!”
薛珝,是薛综的儿子。
【华杉讲透】
薛珝之言,是指桑骂槐,指蜀言吴吧!大哥不说二哥,脸上麻子一样多,不过孙休看不见自己脸上的麻子。
4 这一年,鲜卑索头部酋长拓跋力微派儿子沙漠汗入贡,留在京师做人质。拓跋力微的祖先,世代居住在北方荒漠地带,和中原没有交集,到了可汗拓跋毛,开始强大,统领三十六国,九十九个大姓,后五世到可汗拓跋推寅,南迁到大泽。又传七世到可汗拓跋邻,派他的兄弟七人及族人乙旃氏、车惃氏分统部众为十族。拓跋邻年老,将可汗位授予其子拓跋诘汾,让他南迁,居于匈奴故地。拓跋诘汾死后,拓跋力微继位,再迁居到定襄郡盛乐县,部众日益强盛,诸部都畏服他。
【华杉讲透】
此消彼长,历史巨变的大幕缓缓铺垫,这就是五胡乱华十六国之北魏帝国的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