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宗孝章皇帝下(1 / 1)

元和二年(乙酉,公元85年)

1 春,正月初五,皇上下诏说:“之前有法令说:‘人民有生孩子的,免除算税三年。’现在,对怀孕的,赐给养胎谷三斛,她丈夫的算税,就免除一年,将此诏书定为法令!”

又下诏给三公说:“那些踏实稳重的官吏,一片至诚,朴实无华,如果按天来考察他的工作,好像没什么业绩。但是,如果按月来计,则民安其生,家给人足,政绩绰绰有余。比如襄城县令刘方,官吏人民异口同声,都说他施政一点也不繁琐,虽然没有其他什么特别优异的政绩,但也比较接近我的要求了。那些以苛严为明察,以刻薄为智慧,以从轻为德,以从重为威的,这四种风气一旦兴起,下面的百姓就会有怨心。我多次下诏,传诏的使者冠盖相接于道路,但是官吏们并没有把国家治理得更好,人民也时常身陷法网。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希望你们勉力深思我之前的政令,能够让我称心满意!”

2 北匈奴大人车利涿兵等人,逃亡入塞,前后有七十三批。当时北匈奴衰耗,各部落纷纷离散反叛,南匈奴攻其前,丁零寇其后,鲜卑击其左,西域侵其右,不能立足,于是更向北远遁而去。

3 南单于长死,单于汉之子宣即位,为伊屠于闾鞮单于。

4 《太初历》施行了一百多年,按历法推算的日月星辰运行,比实际稍晚数天(比如应该十五月圆,结果十七、十八月才圆)。皇上下令治历官员编?、李梵等重新综合校正,制作《四分历》。二月初四,开始施行。

5 皇帝做太子的时候,跟从东郡太守、汝南人张酺学习《尚书》。二月初六,皇帝东巡,行幸东郡,请张酺及其门生,以及郡县掾史在庭院中集会,皇帝先以弟子之礼,请张酺讲解《尚书》一篇,然后再行君臣之礼,赏赐殊待,与会者没有不满足的。又经过任城,行幸郑钧家中,赐给他终身享有尚书俸禄。时人称他为“白衣尚书”。

6 二月十五日,皇帝在定陶亲耕。

二月二十一日,皇帝巡幸泰山,烧柴祭天,以祭岱宗。之后进幸奉高。

二月二十二日,在汶上明堂祭祀五帝。进幸济南。

二月二十六日,赦天下。

三月初十,巡幸鲁国,三月十一日,在阙里祭祀孔子及其七十二弟子,演奏六代的音乐(黄帝之乐云门、尧之乐咸池、舜之乐大韶、禹之乐大夏、汤之乐大护、周之乐大武),大会孔氏男子二十岁以上者六十二人。皇帝对孔僖说:“今日之会,对你的宗族很有光荣吧?”孔僖说:“臣听说,明王圣主,无不尊师贵道,如今陛下屈万乘之躯,光临我鄙陋乡里,这是崇礼先师,增辉圣德。至于光荣,不是我敢承担的!”皇帝大笑说:“不是圣者子孙,能说出这番话吗!”于是拜孔僖为郎中。

7 三月十三日,皇帝行幸东平,追念献王刘苍,对他的儿子们说:“思其人,至其乡,其处在,其人亡。”说着,泣下沾襟。于是行幸献王陵,用太牢(牛、羊、猪各一)祭祀,亲自到祠堂祭拜牌位,哭泣尽哀。

当初,献王回国的时候,骠骑将军府吏丁牧、周栩被献王爱贤下士感动,不忍离去,就留在献王家做大夫数十年,侍奉他祖孙三代。皇帝听说后,接见他们,既怜悯他们久居下位,又想弘扬献王的美德,当即将他们都擢升为议郎。

三月十六日,皇帝行幸东阿,北登太行山,至天井关。

夏,四月初六,还宫。

四月十一日,祭祀祖庙,向父祖汇报巡狩四方的经过。

8 五月,改封江陵王刘恭为六安王。

9 秋,七月二十三日,下诏说:“《春秋》敬重‘三正’,慎重‘三微’(周朝以十一月为正月,商朝以十二月为正月,夏朝以一月为正月,这是‘三正’;这时万物蛰伏在冰冻的大地之下,正处在微弱之时,所以又叫‘三微’),从现在起,十一月、十二月不许处决囚犯,仅在十月处决。”

10 冬,南单于与北匈奴温禺犊王战于涿邪山,斩获而还。武威太守孟云上言:“北匈奴之前既然已经和我们和解,而南匈奴又不断去抄掠他们,那北单于就会认为汉朝欺骗他,又要起兵犯塞了。应该把南匈奴所掳掠的他们的人民和牲畜,全部归还给他们,让他们安心。”

皇帝下诏,让百官朝议此事。太尉郑弘、司空第五伦都认为不能归还。司徒桓虞、太仆袁安则认为应该归还。郑弘于是大声激烈地攻击桓虞说:“凡是说要归还的,都是不忠!”桓虞当廷呵斥郑弘。第五伦及大鸿胪韦彪都愤怒得变了脸色。司隶校尉弹劾郑弘等人。郑弘等人都上交印绶谢罪。皇帝下诏说:“久议不决,正是因为大家有不同意见,事情需要大家一起商议,集思广益以定策。忠正和乐,自然是得体有礼,但如果都不说话,也非朝廷之福。你们有什么罪,要辞职以谢?把你们帽子鞋子都戴好穿好吧!”

皇帝最后下诏决策说:“江海之所以为百川之王,是因为居于它们的下位。我们稍微委屈一下自己,又有什么关系!况且我们和匈奴,君臣名分已定,他们言辞温顺,誓约明确,每年都来进贡,我们怎么能违背信义,自己理屈呢?现在,命令度辽将军及领中郎将庞奋,用双倍价钱,向南匈奴购买他们所掳掠的北匈奴人民和牲畜,归还给北匈奴。而南匈奴斩首俘虏的战功,照样计功受赏,跟以前一样!”

元和三年(丙戌,公元86年)

1 春,正月二十二日,皇帝北巡。二十七日,在怀县亲耕。二月二十一日,训令侍御史、司空说:“正是春天时节,我所经过的地方,不要有所杀伤,车可以避开的,就避开;驾车的四匹马,边上两匹可以解开的,就解开。”二十四日,进幸中山,出长城。二十九日,返程,进幸元氏。三月初六,进幸赵国。十八日,还宫。

2 太尉郑弘数次痛陈侍中窦宪权势太盛,言辞苦切,窦宪对郑弘恨之入骨。正赶上郑弘上奏弹劾窦宪党羽尚书张林及洛阳县令杨光为官贪赃枉法,行为残暴。奏书递上去,经手的官吏与杨光是老交情,将消息告诉杨光,杨光告诉窦宪。窦宪先下手为强,上奏弹劾郑弘身为大臣,泄露省中机密。皇帝诘问郑弘。夏,四月二十三日,收缴郑弘印绶。郑弘自己到廷尉监狱报到。皇帝下诏将他释放。郑弘上书请求退休回家,皇帝不许。郑弘病重,上书陈谢说:“窦宪奸恶,贯天达地,海内疑惑,贤愚痛恨,都说:‘窦宪有什么妖术,能迷惑主上!’像王莽那样的祸事,已经明显可见!陛下处天子之尊,保万世国祚,而信任此谗佞之臣,不计存亡之机,臣虽然命在旦夕,死不忘忠,愿陛下诛四凶之罪(将窦宪比作尧帝时期的四大奸臣),以应人神共愤之望!”

皇帝看了奏章,派太医去给郑弘看病。太医到达,郑弘已经薨逝。

3 任命大司农宋由为太尉。

4 司空第五伦因年老多病请求退休。五月初三,皇帝批准,并赏赐他终身享受二千石待遇。第五伦奉公守节,表达意见从来没有模棱两可的话。性格质朴,少文采,在位以忠贞清白著称。有人问他:“您有私心吗?”他回答说:“之前有人送我千里马,我虽然没有接受。但是,每次要三公举荐人才的时候,我总是忘不了他,只是我并没有真的举荐他,但是像这样,怎么能说没有私心呢?”

任命太仆袁安为司空。

【华杉讲透】

第五伦这样,真的是做到慎独了。在别人看不见,听不见,也不知道的地方,在自己内心最深处,最细微处,戒慎恐惧,检点自己。能这样修养身心,也就得圣人真经了。

5 秋,八月二十四日,皇帝行幸安邑,观览盐池。九月,还宫。

6 烧当羌酋长迷吾又与他的弟弟号吾及诸部落造反。号吾先轻兵进入,入寇陇西界,督烽掾(掌管烽火台)李章追击,生擒号吾,要把他押送郡府。号吾说:“杀了我一个,也无损于羌,如果能放我回去,一定全部罢兵,不再侵犯边塞。”陇西太守张纡下令释放号吾。羌兵即刻解散,各归故地。迷吾退居河北归义城。

7 疏勒王忠向康居王借兵,返回盘踞损中,遣使向班超诈降。班超知道有诈,假装同意。忠带着轻骑前来见班超,班超将他斩杀,乘势击破他的部众,西域南道于是恢复畅通。

8 楚国许太后薨逝(当初楚王刘英被流放,楚太后获准仍在楚宫居住)。皇上下诏,改葬前楚王刘英,追封爵位,谥号为楚厉侯。

9 皇帝任命颍川人郭躬为廷尉,郭躬决狱断刑,多所哀矜宽恕,又条陈可以放宽的重刑条文四十一条,奏请减轻,都得到批准施行。

10 博士、鲁国人曹褒上书,认为:“应该制定文化制度,成为汉朝礼制。”太常巢堪认为:“这是一世之大典,不是曹褒这样一个人所能定的,不可应许。”皇帝知道诸儒被古书拘束,难以与他们一起开创新局面,而朝廷礼制,又亟待建立,于是拜曹褒为侍中。玄武司马班固认为:“应该广集诸儒,共议得失。”皇帝说:“谚语说:‘路边盖房,三年不成(因为指手画脚的人太多)。’如果把大家聚集在一起,争执不定,互生疑窦,这礼制怎么定,总也下不了笔!当初尧制定《大章》(音乐篇名),就乐官夔一个人就够了。”

【华杉讲透】

汉章帝是一个非常好的领导者,从之前他化解郑弘、桓虞的会议争执,到这次支持曹褒主持制定礼制的工作,都可以看出来。

郑弘、桓虞的争执,是从不同的工作意见迅速升级为政治指控。这在今天的会议中也是极为普遍的,开始时只是不同的工作意见,但工作意见是否被老板采纳,直接涉及每个人的权位利禄,所以会迅速升级为政敌。再往后,就已经不是工作意见,而是各自捍卫自己的权位和利益了。如果领导者不能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他就会以为还在讨论工作,不知道早已没人关心他的工作了。所以汉章帝说你们别扯皮了,两边意见我都晓得了,我自己作决策。

曹褒这件事呢,巢堪、班固自己没想到去做,不愿意曹褒这样一个低级别的官员干成了最大的国家大事。特别是巢堪,他是太常,掌礼乐、郊庙祭祀,这本来是他的本职工作,怎么能交给一个博士生主持呢?所以他们先是说曹褒没有资格,皇帝坚持要交给曹褒后,他们又要参与进来,一起商议。皇帝就知道他们的心思,不让他们来添乱。即便需要他们的意见,等曹褒拿出方案之后也还来得及。

每个人说的话,背后都包含了他的观点、情绪和利益三个方面,领导者要善于分辨,把他们的观点、情绪、利益分解开来,分别处理。既能有利于工作,也能照顾他们的情绪,平衡他们的利益。更重要的,是创造一个真正可以畅所欲言,不需要过分顾及权位利益的工作环境。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因为谁的意见被采纳得多,谁就被提拔得快,这是一个根本的游戏规则。

要不咋说做领导累呢!

章和元年(丁亥,公元87年)

1 春,正月,皇帝召见曹褒,将叔孙通所指定的《汉仪》十二篇交给他,说:“这项礼仪流程,比较散略,很多地方不合经义,如今你根据礼仪逐条修正,让它可以施行。”

2 护羌校尉傅育想攻伐烧当羌,但是因为羌人新近投降,不便出兵,就招募人挑拨羌人和匈奴,希望他们内斗。羌人、匈奴都不肯,于是又叛变出塞而去,依附迷吾。傅育奏请征发诸郡兵数万人共击羌人。大军还未集结,三月,傅育单独进兵。迷吾接到消息,烧毁庐舍撤退。傅育率三千精骑穷追,这一天夜里,追到三兜谷,傅育没有防备,迷吾突击,大破之,杀傅育及官吏士兵八百八十人。等诸郡兵马到,羌人远去。皇上下诏,以陇西太守张纡为校尉,率一万人屯驻临羌。

【华杉讲透】

唐代白居易有诗云:

君不闻开元宰相宋开府,不赏边功防黩武。

又不闻天宝宰相杨国忠,欲求恩幸立边功。

边功未立生人怨,请问新丰折臂翁。

不赏边功防黩武,防的就是傅育这种人,本来没有战争,他为了立功,硬给你搞出战争来。为了当灭火英雄,立功受奖,自己先做纵火犯,结果把自己烧死了。

3 夏,六月初二,司徒桓虞免职。癸卯日(六月无此日),任命司空袁安为司徒,光禄勋任隗为司空。任隗,是任光之子。

4 齐王刘晃及弟弟、利侯刘刚,与母亲太姬互相诬告。秋,七月初八,皇帝下诏,贬刘晃为芜湖侯,刘刚削减封邑三千户,收缴太姬印绶。

5 七月十七日,淮阳顷王刘昞薨逝。

6 鲜卑深入北匈奴东部边界,发动攻击,大破之,斩杀优留单于而还。

7 羌族酋长迷吾又联合诸部落入寇金城塞,张纡遣从事、河内人司马防,与之战于木乘谷,迷吾兵败退走,派翻译官出使请降,张纡接受。迷吾率领队伍到临羌,张纡布兵严阵以待,在酒中放毒,伏兵杀死羌族酋长八百余人,斩迷吾头,祭奠在傅育坟前,再纵兵击其余众,斩首俘虏数千人。然而迷吾的儿子迷唐,与各部落和解昔日怨仇,他们互相通婚,交还人质,盘踞在大、小榆谷反叛朝廷,兵众炽盛,张纡无法制伏。

8 七月二十七日,皇帝下诏,因为祥瑞不断出现,改元章和。当时,京师四方皆有嘉瑞,前后数百上千,言事者皆以为美,而太尉掾、平陵人何敞唯独感到厌恶,对宋由、袁安说:“祥瑞是依德而至,而灾异由政事不当而生,如今异鸟集于殿屋,怪草生于庭际,不能不仔细考察!”宋由、袁安恐惧,不敢回答。

9 八月初八,皇帝南巡。二十三日,行幸梁国。三十日,抵达沛国。

10 发生日食。

11 九月初五,皇帝行幸彭城。十六日,行幸寿春,重新封之前被贬的阜陵侯刘延为阜陵王。二十四日,行幸汝阴。冬,十月十二日,还宫。

12 北匈奴大乱,屈兰储等五十八部,二十八万人到云中、五原、朔方、北地请降。

13 曹褒依据旧典为准,杂以五经、谶记之文,撰写天子以下,至于庶人的冠礼(成人加冠礼)、婚礼、吉事、凶事(葬礼)等礼仪制度,一共一百五十篇,上奏给皇上。皇上认为如果交给大家讨论,一定难以取得一致意见,于是全部接受采纳,不再交给有司讨论。

14 这一年,班超征发于阗诸国兵共两万五千人进攻莎车。龟兹王征发温宿、姑墨、尉头兵共五万人救援。班超召集将校及于阗王商议说:“如今咱们兵少,敌不过,不如各自散去,于阗部队向东,我的部队向西。夜鼓之后出发。”然后故意放跑俘虏。龟兹王接到消息,大喜,自带一万骑兵在西边准备伏击班超,温宿王将兵八千在东边准备伏击于阗王。班超知道敌人已经上当,秘密集结各部军队,急速奔袭莎车军营,莎车人惊乱奔走,班超等追斩五千余人,莎车投降。龟兹等各自退散。班超从此威震西域。

章和二年(戊子,公元88年)

1 春,正月,济南王刘康、阜陵王刘延、中山王刘焉来朝。皇上性格宽仁,笃爱亲人,所以叔父刘延、刘焉每次入朝,都特加恩宠。皇上还将各堂兄弟一起留在京师,不遣送他们回到自己的封国。又赏赐群臣,都超过制度规定,国库公帑,为之空虚。何敞向太尉宋由上书说:“连年水灾旱灾,百姓没有收成,凉州边境,家家都受兵祸之害,中州内郡,公私都没有余财了,这正是皇上应该损膳节用之时。国家恩赏,如同天覆地载,赏赐过度,听说腊日之赐(相当于年终奖),自郎官以上,公卿、王侯以下,就使得国库空竭,损耗国资。公家之用,都是百姓之力,明君赏赐,应有等级限制;忠臣受赏,也应该有个节度。所以夏禹赏赐黑玉,周公接受束帛。如今明公您位尊任重,责深任大,上当匡正纲纪,下当济安百姓,岂能空空无所作为,唯唯诺诺而已呢?应该先正己以率群下,退还君王的赏赐,并陈述得失,上奏请王侯归国,解除苑囿之禁,节省浮华浪费,赈济孤寡贫穷,则恩泽下畅,百姓喜悦矣!”宋由不敢接受他的建议。

尚书、南阳人宋意上书说:“陛下至孝,恩爱隆深,礼宠诸王,如同民间家人,让他们的车可以直入殿门(按礼制应该在司马门下车步行),在君王前即席就坐而不拜,自己的御膳分给他们吃,赏赐优渥。刘康、刘焉以支庶身份,享食大国,陛下的恩宠,超过了制度规定,礼敬过度。《春秋》之义,叔父、堂兄弟,都是臣子,这是尊尊卑卑,强干弱枝的道理。陛下德业隆盛,当为万世典法,不宜以私恩破坏了上下次序的规矩,失君臣之正。又,西平王刘羡等六王,都已经娶妻成家,官属具备,应该让他们早就藩国,为子孙开基立业,而不是室第相望,盘踞于京师,骄奢僭越,宠禄过度。应割舍不忍之情,以义断恩,发遣刘康、刘焉,各归藩国。让刘羡等择日速往封国就位,以满足人民的愿望。”

皇帝已来不及遣送他们。

【胡三省曰】

《汉官仪》,腊日之赐,赐大将军、三公钱各二十万,牛肉二百斤,粳米二百斛;特进、侯十五万;卿十万;校尉五万;尚书三万;侍中、将、大夫各二万;千石、六百石各七千;虎贲、羽林郎二人共三千;以供祭祀之用。

2 二月三十日,皇帝在章德前殿崩逝,享年三十一岁。遗诏:“不要在陵园修建寝殿,一切如先帝法制。”

【范晔曰】

魏文帝曹丕评论说:“明帝察察,章帝长者。”章帝一向知人,认为明帝对人太苛切,一切都从宽厚;奉承明德太后,尽心孝道;平徭减赋,人民都受到他的恩惠。又以忠恕之道待人,建立礼乐制度,称他为忠厚之人,实在是不为过。

【华杉讲透】

忠恕之道,出自《论语》:夫子之道,一以贯之,忠恕而已。忠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是中心;恕,是如心;忠恕之道,就是将心比心,始终能为对方着想。章帝做到了。

3 太子刘肇即位,年十岁,尊皇后为皇太后。

4 三月,以先帝遗诏,改封西平王刘羡为陈王,六安王刘恭为彭城王。

5 三月十一日,葬孝章皇帝于敬陵。

6 南匈奴单于宣死,前单于长的弟弟屯屠何立,为休兰尸逐侯鞮单于。

7 太后临朝(少帝即位,太后摄政,临前殿,朝群臣,太后东面,皇帝西面,群臣上书奏事,都一式两份,一份给太后,一份给皇帝),窦宪以侍中身份内主机密,外宣诰命,弟弟窦笃为虎贲中郎将,窦笃的弟弟窦景、窦瑰并为中常侍,兄弟皆在亲要之地。窦宪门客崔骃,写信告诫窦宪说:“古人说:‘生而富者骄,生而贵者傲。’生于富贵而不骄傲的,还没有!如今宠禄隆升,百官都盯着您的行为,怎能不‘庶几夙夜,以永终誉’(出自《诗经》,意思是日夜小心,以求荣誉终身)!当初,冯野王也是以外戚身份居于高位(妹妹冯媛是汉元帝的昭仪),人们称赞他为贤臣。近世卫尉阴兴,能克己复礼,得以福禄双全。外戚之所以被当世讥议,为后世谴责,主要原因都在于权势太满而不知收敛,位高有余而仁德不足。汉朝兴起之后,到哀帝、平帝时期,外戚家族有二十个,而能保全自己的,仅四人而已。《尚书》说:‘鉴于有殷’,殷朝的教训就在前面,能不谨慎吗?”

【胡三省曰】

二十家外戚:吕氏、张氏、薄氏、窦氏、王氏、陈氏、卫氏、李氏、赵氏、上官氏、史氏、许氏、霍氏、卯成王氏、元后王氏、赵氏、傅氏、丁氏、冯氏、卫氏。唯有文帝薄太后、窦后、景帝王后、卯成王后四人,保族全家。武帝夫人李氏虽然追配武帝,昌邑王即位没多久就被废,不算外戚,以史皇孙王夫人补足二十之数。

【柏杨曰】

皇后家族受到死亡或放逐灾难的,有十七家:

(1)吕氏,一任帝刘邦妻吕雉,灭族。

(2)张氏,二任帝刘盈妻张嫣,罢黜,家族败亡。

(3)薄氏,五任帝刘恒娘亲薄太后,老弟薄昭被杀,侄孙女薄皇后被废。

(4)窦氏,刘恒妻窦皇后,侄儿窦婴被杀。

(5)陈氏,七任帝刘彻妻陈娇,被罢黜。

(6)卫氏,刘彻妻卫子夫,母子祖孙自杀。

(7)赵氏,八任帝刘弗陵娘亲赵钩弋,被杀。

(8)上官氏,刘弗陵妻上官皇后,灭族。

(9)史氏,十任帝刘病已祖母史良娣,自杀。

(10)王氏,刘病已娘亲王翁须,侄孙王安,被杀。

(11)许氏,十任帝刘病已妻许平君,被杀,侄女许皇后(刘骜妻),自杀。

(12)霍氏,刘病已妻霍成君,灭族。

(13)王氏,十一任帝刘奭妻王政君,灭族,侄孙女王皇后(刘箕子妻)自杀。

(14)赵氏,刘骜妻赵飞燕、赵合德,姐妹自杀。

(15)傅氏,十三任帝刘欣祖母傅太后,堂弟傅晏放逐蛮荒,堂侄女傅皇后(刘欣妻)自杀。

(16)冯氏,十四任帝刘箕子祖母冯媛,自杀。

(17)卫氏,刘箕子娘亲卫姬,灭族。

8 三月十八日,窦太后下诏:“以前任太尉邓彪为太傅,赐爵关内侯,录尚书事,百官都归他领导。”窦宪知道邓彪谦让,又是先帝所敬重的大臣,性格仁厚顺从,所以故意把他尊崇到高位。他想做的事情,就让邓彪上奏,自己再进宫跟太后说,没有一件事不按他的意思办的。邓彪在位,修身养性而已,对国事不能有所匡正。窦宪的性格,果断急躁,睚眦必报。永平年间,谒者韩纡主审窦宪父亲窦勋的案件,窦勋死在狱中。窦宪就命门客斩了韩纡的儿子,将人头祭奠在父亲墓前。

9 四月初二,陈王刘羡、彭城王刘恭、乐成王刘党、下邳王刘衍、梁王刘畅分别前往他们的封国。

10 夏,四月十七日,以先帝遗诏,撤销各地盐铁专卖,民间自由经营。

11 五月,京师大旱。

12 北匈奴因饥荒而发生内乱,每年都有数千人投降南匈奴。秋,七月,南单于上言:“应该乘着北匈奴内部纷争,出兵讨伐,消灭北匈奴,让南匈奴统一全境,令汉家没有北方之忧。臣等生长在汉地,开口仰食,岁时赏赐,动辄亿万,虽然垂拱安枕,惭愧无以报效。愿发国中及诸郡新投降来的匈奴精兵,分道并出,约期十二月同会虏地。臣兵众单小,不足以防内外,希望汉朝派遣执金吾耿秉、度辽将军邓鸿以及西河、云中、五原、朔方、上郡太守,合力北征,希望靠着圣帝之威神,一举平定!臣国家之成败,关键就在今年,我已下令诸部严勒兵马,请太后节哀,省察决定!”

太后将单于奏书给耿秉看,耿秉上言:“当年武帝一统天下,想征服匈奴,但未遇天时,没有成功。如今幸得天授,北虏内乱,以夷伐夷,国家之利,应该同意。”耿秉并自陈深受国恩,出命效用正是自己的本分。太后的意见也倾向于出兵。

尚书宋意上书说:“戎狄礼义简贱,没有上下尊卑,强者为雄,弱的就屈服。自从汉兴以来,多次征发,都是得不偿失。光武皇帝亲身经历战争的艰难困苦,英明如天地日月,借着南匈奴归降,顺势将他们羁縻蓄养,于是边境人民得以生存、生产和生活,休养生息,已经四十余年了。如今鲜卑尊奉顺从汉朝,攻击北匈奴,斩获万数,中原坐享大功而百姓不知其劳,汉朝兴起以来的功勋,于斯为盛!为什么呢?因为夷虏相互攻击,不损耗汉朝一兵一卒。臣考察鲜卑为什么要侵伐匈奴,是他们自己想抢劫,而归功于圣朝,又是为了贪图朝廷重赏。如果我们今天支持南匈奴还都北庭,那我们就不得不禁制鲜卑,鲜卑外无抢掠北匈奴之利,内无向朝廷邀功请赏的理由,豺狼贪婪,他们必定会成为我们的边患。如今北虏西遁,请求和亲,不如利用他的归附,让他做我们北方屏障。巍巍之业,莫过于此。如果听南匈奴的,耗费军赋,劳动大军,则坐失上策,去安而就危,不可许!”

正在这时,齐殇王刘石的儿子,都乡侯刘畅来京出席国丧,太后数次召见他。窦宪害怕刘畅分了他的权,派刺客将刘畅刺杀于城门屯卫之中,又嫁祸于刘畅的弟弟、利侯刘刚,派侍御史与青州刺史逮捕拷问刘刚(凶案发生在京师,却要在青州办案,这是为了转移视线)。尚书、颍川人韩稜认为:“凶手就在京师,不宜舍近问远,恐为奸臣所笑。”太后怒,严厉地责备韩稜,韩稜坚持自己的意见。何敞对宋由说:“刘畅是皇室宗亲,封国藩臣,来吊国丧,上书等待差遣,而在武卫之中,遭此残酷谋杀。负责治安的官吏,漫无目标地讨捕,既找不到贼踪,也抓不到主犯。我深为国家股肱之臣,任职太尉府贼曹,主管捕盗,想亲自到案发地调查案情。但是,司徒府、司空府执事官员都认为,三公不应该干预地方刑事案件。(元帝时期,丙吉为宰相,一天,丙吉出巡,路上看见有人斗殴,横尸路旁,丙吉不闻不问,继续前行。又看见一个人赶着牛,牛气喘吁吁好像病了,丙吉马上停车问牛。随从问他为什么问牛不问人,他说:‘京师有人斗殴,那是京兆尹的事,牛生了病,是事关农业生产的天下大事,这才是宰相的事。’从此,宰相不管地方官的事,就成为惯例。)他们这样公然纵容奸匿,还不以为自己有错。所以,我打算独自上奏,请求调查!”宋由赞同。

司徒府、司空府听说何敞出马,也派遣相关官员陪同,联合调查之下,真相大白。太后怒,将窦宪紧闭在内宫。窦宪害怕被诛杀,请求出击匈奴,将功赎罪。

冬,十月十七日,任命窦宪为车骑将军,讨伐北匈奴,以执金吾耿秉为副统帅,征发北军五校、黎阳、雍营、边疆十二郡的骑兵以及羌族、匈奴兵出塞。

【华杉讲透】

君子戒慎恐惧,小人无所忌惮。世间有窦宪这样无所忌惮的权贵,也有何敞这样有正义感的官员。窦宪指示到青州去调查,恐怕大家都明白怎么回事,但是没人敢主持正义。何敞带个头,司徒、司空二府就跟进了,因为窦宪这么肆无忌惮的话,他已经是大家共同的威胁,他杀的不是一般人,是宗室王侯,这样都可以掩饰,而且嫁祸于死者的弟弟,杀他全家,那还有谁是他不敢杀的?这案子也经不起查,一查就明。而真凶窦宪被查明之后,太后竟然将他紧闭在内宫,实际上是保护起来,然后还可以担任车骑将军,“将功赎罪”。他的罪,只有以后再清算了。

13 公卿们推举前任张掖太守邓训代替张纡为护羌校尉。迷唐率领一万骑兵,兵临塞下,不敢直接攻打邓训,先威胁小月氏胡。邓训保护小月氏胡,不让迷唐得逞。幕僚们都认为,让羌人和小月氏胡相互攻击,对汉朝有利,不应该保护他们。邓训说:“张纡失信,才让羌族地区动乱,凉州吏民,命悬一线。之前胡人之所以不满意,就是因为恩信不厚。如今在他们遭遇危难的时候,以恩德相待,或许能有用。”于是下令,打开城门及护羌校尉所居官衙后院,让小月氏胡的妻子儿女们进来避难,严兵守卫。羌人抢不到东西,又不敢直接攻打胡人,于是撤退而去。从此湟中胡人都说:“以前汉家都希望我们自相残杀,如今邓使君待我们以恩信,开门保护我们的妻子儿女,他真是我们的父母啊!”他们都欢喜叩头说:“一切听您的命令!”邓训抚慰教谕,大小莫不感悦。于是赏赐贿赂诸羌族部落,让他们相互招诱。迷唐的叔父号吾率领他的部落八百户来降。邓训又征发湟中胡人、汉人、羌兵四千人出塞,在写谷袭击迷唐,将他击破。迷唐于是撤除大、小榆谷,退居颇严谷。他的部众全部离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