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祖光武皇帝上之下 01(1 / 1)

建武三年(丁亥,公元27年)

1 春,正月初六,刘秀任命冯异为征西大将军。邓禹因为之前身受大任,却没有建功,十分惭愧,数次驱使饥饿的士卒与赤眉作战,但每次都被击败,于是率车骑将军邓弘等人从河北渡黄河而下,抵达湖县,要求冯异和他一起进攻赤眉。冯异说:“我已经和贼军相拒数十日,虽然也俘虏了一些他们的将领,但是贼军兵马还有很多,可以稍稍以恩信诱降,很难马上用兵攻破。皇上如今派诸将屯驻渑池,阻击其东,我击其西,东西夹击,一举取之,才是完全之计。”邓禹、宋弘不听,宋弘先出战,与赤眉大战一整天,赤眉假装败退,抛弃辎重逃走,辎重车上都装载泥土,再在上面覆盖一层豆子。汉军饥饿,上去争抢。赤眉军回击,宋弘军溃乱。冯异与邓禹合兵救援,赤眉稍微退却。冯异认为士卒又饥又倦,应该休息。邓禹不听,再战,大为所败,死伤者三千余人。邓禹仅带着二十四骑逃脱,回到宜阳。冯异弃马奔走,徒步逃到回溪阪,与麾下数人一起回到军营,重新坚壁自守。

【华杉讲透】

《孙子兵法》的原则很清楚:

胜可知而不可为。

能不能打胜,可以在战前作出判断,不可以强求。说我没面子,我要打个胜仗争回面子,如果这样就能打胜仗,打仗岂不是太容易了!冯异说的,等皇上在渑池部署完毕,咱们先诱降一批,最后剩下的再东西夹击,就可以一举而取,这就是“知胜”。

《孙子兵法》说: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冯异的意见就是先胜而后战,胜中求战,第一是确保必胜,第二还要代价最小。邓禹呢,他就是典型的先战而后胜,战中求胜,那就是碰运气。书上都给他写明了,败兵先战而后胜,他就是败兵。不仅违反兵法基本原则,也违反儒家基本价值观,就是孔子说的,要杜绝四大毛病:意必固我——主观臆断;期必,认为自己必定会胜;固执;自我。

邓禹是皇上宠臣,他就任性,而且还把冯异拖下水。冯异也不能见死不救,只得舍命陪君子,赔了三千多人,差点把自己的老命也赔进去了。

邓禹为什么要这么干呢?因为面子问题,对于“职业经理人”来说,面子联系着权位,他需要一场胜利,来保住自己的权位,这是为自己的私利而战,一起了私心,就会心生侥幸,一有了侥幸心理,智商和思考能力就会断崖式下跌,就会损国、损公、损人,还不利己。

2 正月二十三日,皇帝刘秀在洛阳立“四亲庙”,祭祀父亲、南顿县令刘钦,祖父、巨鹿都尉刘回,曾祖父、郁林太守刘外,高祖父、舂陵节侯刘买。

3 正月二十四日,大赦。

4 二月十八日(原文为“闰月”,柏杨注:本年闰二月,原文把本月称为闰月,置于二月之前,当是一误,本月原文“闰月”当是“二月”,下文原文“二月”当是“闰二月”,干支才能完全符合),邓禹交回大司徒、梁侯印绶。刘秀下诏,将梁侯印绶还给邓禹,任命为右将军。

5 冯异与赤眉约期会战,派壮士穿上赤眉服装,在道路旁埋伏。第二天,赤眉派一万人攻冯异前部,冯异先以少量士兵增援,赤眉见兵少势弱,全军出动,展开决战。冯异也纵兵大战。战到太阳偏西,贼军气力衰退了,冯异伏兵突起,衣服相乱,赤眉军无法识别敌我,于是惊溃。冯异追击,在崤底大破赤眉军,接受投降男女八万人。刘秀下玺书慰劳冯异说:“你虽然垂翅于回溪,但终能奋翼于渑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国家正在论功行赏,回报你的功勋!”

赤眉余众东向宜阳。二月十七日,刘秀亲率六军,严阵以待。赤眉忽遇大军,惊慌震恐,不知所谓,于是派刘恭来乞降,说:“盆子将率百万众投降陛下,请问如何待他呢?”刘秀说:“饶他不死而已!”

二月十九日,刘盆子及丞相徐宣以下三十人肉袒投降,献上传国玺绶。赤眉军放下武器盔甲,堆放在宜阳城西,高度几乎与熊耳山平齐。赤眉余众还有十余万人,刘秀令县厨都供应饮食。第二天,在洛水之滨大陈兵马,让盆子君臣观礼。刘秀对樊崇说:“你是不是后悔投降啊?我放你们回营,勒兵鸣鼓再战一场,决一胜负,我不想让你们觉得委屈。”徐宣等人叩头说:“臣等当初出长安东都门时,君臣计议,就想归命圣德。但是,这些百姓,可以与他们乐享其成,不能跟他们商量大计,所以没告诉大家而已。如今终于得以投降,犹如去虎口而归慈母,诚欢诚喜,哪有什么悔恨可言呀!”刘秀说:“你倒真是铁中铮铮,庸中佼佼(鹤立鸡群的意思)!”

二月二十日,刘秀回到洛阳。

刘秀令樊崇等人各与妻子居住在洛阳,赐给田宅。后来樊崇、逢安谋反,被诛杀。杨音、徐宣卒于乡里。刘秀可怜刘盆子的遭遇,任命他为赵王郎中(侍卫官)。后来,刘盆子害病,双目失明,刘秀又赐给他荥阳均输府的国有土地,让他终身有田税收入。

刘恭为更始帝报仇,杀了谢禄,然后投案自首。刘秀赦免了他的死罪。

6 二月,刘永立董宪为海西王。刘永听说伏隆到了剧县,也派出使节,封张步为齐王。张步贪图王爵,犹豫未决。伏隆晓谕张步说:“高祖与天下约,非刘氏不王,最多可得十万户侯而已。”张步想把伏隆留下,一起守青、徐二州。伏隆不听,要回去复命。张步于是扣押伏隆,接受刘永的封王。伏隆密谋遣使回洛阳上书说:“臣奉命出使,却不能完成使命,反被凶逆所扣。虽然在困厄之中,但使命在身,誓死不屈。再说,吏民都知道张步反叛,心中并不依附他,愿陛下以时进兵,不要顾忌我的安危!如果臣能生还朝廷,受诛于有司,就是臣最大的心愿!如果臣不幸没身寇手,就将父母、兄弟托付给陛下。祝陛下与皇后、太子永享万国,与天同极!”刘秀收到伏隆的奏章,召见他的父亲伏湛,把奏章给他看,流涕说:“我恨不能给张步封王,只求伏隆能够生还!”其后,张步杀了伏隆。刘秀当时北忧渔阳(对付北方的彭宠),南事梁、楚(对付南方的刘永、秦丰),所以张步得以盘踞齐地,地盘有十二郡之大。

【华杉讲透】

这一节,似乎三个人都有错。首先刘秀给张步的出价太低,刘永还在做梁王的时候,就已经拜张步为辅汉大将军,加封忠节侯,总督青、徐二州,刘秀却仅给他拜为东莱太守。似乎是刘秀在大败刘永一次之后,就觉得张步还能保住一个太守的位置,已经很不错了。

打天下这事,在打完之前,天下是谁的根本不知道,所以支票都是随便开,至少是往大了开。所以韩信带着刘邦给他的军队打下齐地,刘邦马上承认封他为齐王。而刘秀要求张步带着自己的地盘来投降,却只给一个太守的官职,比他原来的待遇还低。这大概是刘秀的心态不同,他已经不认为天下不一定是谁的,而是完完全全把天下当成了自己的,支票都是从自己账户开出去的,所以出价的心态就不一样了。但是,别人不是这么看的。刘秀的判断虽然正确,但是张步判断不了天下已经是刘秀的。这就有差距了。

第二个错的是张步,正如王夫之所说:

乱世之去就,决之以义而已,义定之后,就守之以信,不可再窥视两端。

刘秀和刘永当然都是刘氏宗族,都有合法性,但是,你看谁出价高没有用,问题是谁能兑现。支票无所谓大小,关键是这两张支票,只有一张能兑现,另一张必定是空头支票。所以,在选择的时候,完全不应该受支票大小干扰决策,因为大小没有意义。

其次,在天下未定之前,你的议价能力强,天下平定之后,就毫无议价能力了。所以,前期你抬价越高,后期你危险越大。主动降价,才是求全之道。伏隆后来把出价抬升到十万户侯,这已经太高了。当初刘邦封张良万户,他还主动要求减少两千户。这才是会“讲价”的臣子。

第三个错就是伏隆了。既然张步心不定,要你留下来一起守,当然留下来!为什么这时候想脱身而去呢?等到被扣留了,再视死如归,那已经晚了。如果痛快地留下来,再派副使回去找刘秀帮张步要价,或许还有机会。

7 刘秀抵达怀县。

8 大司马吴汉率耿弇、盖延击青犊于轵西,大破之,青犊投降。

9 三月十六日,刘秀任命司直伏湛为大司徒。

10 涿郡太守张丰反,自称无上大将军,与彭宠连兵。朱浮之前请求刘秀亲征彭宠,这回又上书求救。刘秀下诏回复说:“往年赤眉跋扈长安,我料到他们粮食吃尽之后,一定会东归,结果果然东来归附。如今这些反虏,其势必有内部相互斩杀的。现在军粮物资都不充裕,必须等到下一季小麦收割,才能行动。”朱浮城中粮尽,人相食,耿况派骑兵来救,朱浮于是得以脱身逃走,蓟城就降了彭宠。彭宠自称燕王,攻夺右北平、上谷数县,向北贿赂匈奴,借兵为助,向南联结张步及富平、获索诸贼,与他们都有交通往来。

【华杉讲透】

刘秀判断准确,他此刻最大的敌人是刘永,也就是刘氏有权力称帝的。灭了刘永,天下就只有他一个刘姓皇帝了。彭宠呢,他所占的地盘,是四战之地,不像公孙述的益州成都那样有帝王之基。所以他一旦叛变刘秀,就应该即刻投降刘永,尚可一争。而其自立为燕王,无有去就,他项上人头,就成了一张巨大的彩票,一旦身边有人斩了他人头献给刘秀,就有封侯之赏。这个**太大了,所谓怀璧其罪,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刘秀说他“其中必有内相斩者”。

11 刘秀亲征邓奉,到了堵阳。邓奉逃归淯阳,董?投降。夏,四月,刘秀追击邓奉到小长安,与之大战,大破之。邓奉肉袒,通过朱祜联系投降。刘秀怜悯邓奉是功臣故旧(邓晨哥哥的儿子),况且事情是因吴汉而起,想要保全他一条性命。岑彭、耿弇进谏说:“邓奉背恩反逆,让国家劳师动众数年,陛下前来,他仍不知悔改,还亲自在战阵与陛下作战,兵败乃降。如果不诛杀邓奉,无以惩恶!”于是斩杀邓奉。恢复朱祜的官位。

12 延岑击破赤眉之后,即刻拜置州牧郡守,想要占据关中。当时关中各方武装仍然鼎盛,延岑占据蓝田,王歆占据下邽,芳丹占据新丰,蒋震占据霸陵,张邯占据长安,公孙守占据长陵,杨周占据谷口,吕鲔占据陈仓,角闳占据汧县,骆延占据盩厔,任良占据鄠县,汝章占据槐里,都自称将军,拥兵多者万余人,少者数千人,相互攻击。冯异且战且行,屯军上林苑中。延岑联合张邯、任良一起攻打冯异,冯异迎击,大破之,诸营堡依附延岑的,都来投降冯异。延岑于是从武关退走南阳。当时百姓饥饿,黄金一斤只能买到五升豆子,道路断绝,运输跟不上来。冯异的军士都以树上的果实为粮。刘秀下诏,拜南阳人赵匡为右扶风,率兵协助冯异,并送来粮秣布匹。冯异渐渐兵多粮足,稍稍能够诛灭当地豪杰中不肯服从命令的,褒赏降附有功的,把诸营堡的渠帅送到洛阳京城,其他人解散各自回到本乡务农,军威行于关中。唯有吕鲔、张邯、蒋震遣使到蜀,投降公孙述。其他关中地区都平定了。

13 吴汉派骠骑大将军杜茂等七位将军在广乐包围苏茂,周建等召集十余万人前往救援。吴汉迎战不利,坠马伤了膝盖,撤退还营。周建等于是连兵入城。诸将对吴汉说:“大敌在前,而公伤卧,众心恐惧!”吴汉于是包扎伤口,勃然而起,杀牛犒赏士卒,勉励大家,于是士气倍增。第二天,苏茂、周建出兵包围吴汉,吴汉奋击,大破之。苏茂逃回湖陵。

睢阳人造反,迎接刘永。盖延率诸将围城。吴汉留杜茂、陈俊守广乐,亲自率兵帮助盖延包围睢阳。

14 刘秀车驾自小长安引还,刘秀令岑彭率傅俊、臧宫、刘宏等三万人向南攻打秦丰。五月二十四日,刘秀车驾回到洛阳。

15 五月三十日,发生日食。

16 六月初七,大赦。

17 延岑进攻南阳,打下了几座城。建威大将军耿弇与延岑战于穰县,大破之。延岑与数骑逃跑到东阳,与秦丰会合。秦丰将女儿嫁给他。建义大将军朱祜率祭遵等与延岑战于东阳,破之。延岑又逃跑并投奔秦丰。朱祜向南,与岑彭合兵一处。

延岑手下护军邓仲况拥兵占据阴县。而刘歆的孙子刘龚是他的谋士。前侍中大夫、扶风人苏竟写信游说他,邓仲况与刘龚投降。但苏竟并不邀功请赏,而是隐退乡里,寿终于家。

秦丰在邓县与岑彭相拒,秋,七月,岑彭击破秦丰,将秦丰包围在黎丘,另派积弩将军傅俊率兵攻略江东,扬州一带,全部平定。

18 盖延围睢阳百日,刘永、苏茂、周建突围而出,准备逃亡酂县。盖延紧追不舍,刘永手下部将庆吾斩下刘永人头投降。苏茂、周建逃亡垂惠,共立刘永之子刘纡为梁王。佼强奔保西防。

19 冬,十月十九日,刘秀回到舂陵,祭祀祖先墓园祭庙。

20 耿弇从容对刘秀说,自愿北上上谷郡,征发尚未参战的地方部队,平定渔阳彭宠,攻取涿郡张丰,再回师收复富平、获索,东攻张步,平定齐地。刘秀认为他很有雄心壮志,批准了他的计划。

21 十一月十二日,刘秀从舂陵回到洛阳。

22 这一年,李宪称帝,设置百官,占据九座城池,部众十余万。

23 刘秀对太中大夫来歙说:“如今西州(隗嚣)还未归附,(成都)公孙述称帝,道路阻远,诸将又都在东边作战。我思考西方的战略,还没想出个头绪。”来歙说:“我曾经在长安和隗嚣有过交往。他起事的时候,还是以复兴汉室为名。我愿奉陛下威命,带着陛下书信去见他,隗嚣一定束手自归,则公孙述也就是灭亡之势,不足为虑了。”刘秀觉得有道理,于是派来歙出使隗嚣。

隗嚣在更始帝时代,本来就有功于汉,又曾接受邓禹的任命(邓禹曾代表皇帝,承制遣使,持节,任命隗嚣为西州大将军,得以专制凉州、朔方事务),他的心腹谋士多劝他遣使和洛阳联系,隗嚣于是派使者到洛阳求见,呈上奏章。刘秀也回报以特殊的礼仪,回称他的字号“季孟”,用敌国之礼(对待外国元首的平等礼仪),对他的慰藉非常丰厚。

【王夫之曰】

光武帝失策在此,终究未能驾驭隗嚣。怎么能亲热去称呼他的字号,用敌国之礼来和他交往呢?隗嚣不是一般的狂狡之徒,他也是懂得名义礼仪的。当初起事西州,也是以汉为名,希望成就复兴汉室的元功而已。所以投奔更始帝。更始帝怀疑他,要杀他,他也不过是逃回西州,以待天时,并没有参与张卬、谢禄的叛逆。对他这样的人,达之以情,奖之以义,正君臣之名,成就他的初心,他也就得知己而愿意委身了。这名义,就是隗嚣自始至终所尊奉的名义。光武帝却以名义之外的殊礼来笼络他,待之以敌国之礼。隗嚣反而有想法了,这刘秀,是不是也像当初更始帝刘玄那样,先尊敬我,哄着我,最终是忌惮我,要除掉我呢?来就是臣,怎么以平等之礼呢?

光武帝的隗嚣,就好比汉文帝的南越王赵佗。赵佗本来没有归附汉朝之心,但在汉使毫不留情的严厉训斥之下,娇气自平,翕然归顺。隗嚣本来犹疑未决,光武的态度,实在是让他疑上加疑。

【华杉讲透】

看来,光武帝也有“小气”的一面,就是患得患失,打小算盘,小算盘一打,马上就会算错数。之前对待张步,他认为胜券在握,就压价太狠;如今对待隗嚣,他因为觉得自己手里没牌,又抬价太高。之前压价太狠,让张步愤而不平;如今抬价太高,高到“名不正,言不顺”的地步,隗嚣也就觉得这“事不成”,不能安心了。更何况刘秀并没有具体出价,是封王,还是封多少户侯?应该直接明确,接受你就来降,不接受咱就接着打,不给实际说法,光给面子,把礼仪搞那么高规格做什么呢?刘秀之前跟来歙说自己“思西州方略,未知所在”,看来,他确实是“未知所在”,隗嚣的使节已经来了,他仍然未知所在。

建武四年(戊子,公元28年)

1 正月初二,大赦。

2 二月初一,刘秀抵达怀县,二月十一日,回到洛阳。

3 延岑再次攻打顺阳,刘秀派邓禹率兵将他击破。延岑逃亡汉中,公孙述任命延岑为大司马,封汝宁王。

4 田戎(变民首领,盘踞夷陵,自称扫地大将军)听说秦丰被击破,恐惧,欲降。他的妻兄辛臣展开地图,指给他看彭宠、张步、董宪、公孙述等人的地盘,说:“洛阳所统治的地方,也不过巴掌那么大,不如按兵以观其变。”田戎说:“以秦王之强,尚且被征南(指征南大将军岑彭)所围,我降意已决!”于是留辛臣守夷陵,自己率军沿着长江、沔江(长江支流汉水的支流。应该是先顺长江而下,到汉口,顺汉水而上),向黎丘进发(岑彭部队此时将秦丰包围在黎丘,田戎计划投降加入岑彭军)。

田戎走后,辛臣盗取田戎的珍宝,从小道先行抵达,投降岑彭,然后给田戎写了一封信,说:“该投降还是投降,不要拘泥于我们之前的计划!”田戎怀疑辛臣出卖自己,烧龟甲占卜,龟甲从中裂开(大凶之兆),于是再次造反,与秦丰联合。岑彭击破田戎,田戎逃回夷陵。

【华杉讲透】

读史须代入自己,才能“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如果我是田戎,我该怎么办?

这就要谈到“本谋意识”,本谋,就是初心。田戎当初说自己“降意已决”,这是生死存亡的重大决策,但是,一出现辛臣这个无间道的“黑天鹅事件”,他就改了决策,这就是忘了本谋。天下大事,先看“天谋”,再定本谋,然后就义无反顾,接受任何结果,因为乱世之中,本来就没有什么“万全之策”。

田戎看见了天谋,所以决意归附刘秀。出现辛臣事件之后,并非不可为,不可降,还可以向岑彭派出使节,甚至同时向刘秀派出使节,说明情况,真相大白并不难。更何况投降的本钱——军队和夷陵地盘——都还在他手里。他的选择很多,可以火线起义,听岑彭指挥攻打秦丰;可以退军回夷陵,静候使节回报。总之都不需要马上投奔秦丰阵营,可以等一等呀。

仓促之间,往往慌不择路,忘了本谋,也忘了并不需要马上见分晓,事缓则圆,还可以缓一缓。这就是教训。

5 夏,四月初七,刘秀前往邺县。十九日,抵达临平,派吴汉、陈俊、王梁击破五校于临平。鬲县五个大姓,一起驱逐守长(临时代理县长,还不是正式任命)。据城而反,诸将争相要去攻打。吴汉说:“让鬲城造反,是守长之罪。敢轻冒进兵者斩!”于是移檄给郡守,命令他逮捕守长,而派人到鬲县道歉。城中五大家族大喜,相率投降。诸将心服口服,说:“吴将军能不战而下城,不是我们赶得上的!”

6 五月,刘秀前往元氏县,五月初一,抵达卢奴,准备亲征彭宠。伏湛进谏说:“如今兖州、豫州、青州、冀州,是中原的中心地带,尚且贼寇纵横,未及服从教化,渔阳边外荒耗,不值得先取。陛下舍近**远,弃易求难,实在是让臣困惑。”刘秀于是打消念头。

7 刘秀派建义大将军朱祜、建威大将军耿弇、征虏将军祭遵、骁骑将军刘喜讨伐张丰于涿郡。祭遵先到,急攻张丰,将他生擒。

当初,张丰喜好方术,有道士说他是做皇帝的命,用五彩口袋包裹一块石头,系在他的手肘上,说:“石中有玉玺。”张丰深信不疑,于是造反。等到这回被擒当斩,还说:“我手肘上系着一块石头,石中有玉玺。”旁边人用铁锥将石头敲破,里面什么也没有,张丰才知道被骗,仰天长叹说:“当死无恨!”

刘秀下诏,命耿弇进击彭宠。耿弇认为父亲耿况与彭宠功劳相同,兄弟中又没有一个在洛阳的,不敢单独进兵,要求返回洛阳。刘秀回复说:“将军整个宗族都为国家效力,功劳显著,避什么嫌疑呢?需要什么表征呢?”耿况听了这话,立即派耿弇的弟弟耿国入侍刘秀。

当时,祭遵屯驻良乡,刘喜屯驻阳乡。彭宠带领匈奴援军,准备攻击。耿况派他的儿子耿舒袭破匈奴兵,斩杀两位亲王,彭宠于是退走。

【华杉讲透】

耿况与彭宠功劳相同,也是没有得到大的封赏,当初彭宠曾因此拉拢耿况一起起事,被耿况拒绝。所以耿弇避嫌,不愿单独去执行这个任务。刘秀说你不需要来向我表明什么。耿况听了,赶紧送一个儿子去做人质,作为表征。

8 六月初二,刘秀车驾返回洛阳。

9 秋,七月初八,刘秀抵达谯县,派遣捕虏将军马武、骑都尉王霸包围刘纡、周建于垂惠。

10 董宪手下将领贲休献出兰陵城投降。董宪得到消息,从郯城出兵,包围兰陵。盖延及平狄将军、山阳人庞萌在楚郡,请求前往救援。刘秀嘱咐说:“可以直捣郯城,则兰陵之围自然解除。”盖延等人认为贲休形势危急,于是先奔赴兰陵。董宪迎战,佯装败退,盖延等人进入兰陵城。第二天,董宪大军再次将城包围。盖延等人恐惧,突围而出,前往攻打郯城。刘秀责备说:“当初让你们先打郯城,是出其不意之计!如今你们既然败走,贼军部署已定,这围还解得了吗?”盖延等人到了郯城,果然不能攻克,而董宪攻破兰陵,斩杀贲休。

【华杉讲透】

刘秀所定之计,是《孙子兵法》所谓“攻其所必救”的围魏救赵之计。攻打他的老巢郯城,一来他大军在兰陵,郯城空虚,二来他不知道攻打郯城的汉军有多少,不敢大意,他就会撤围回师来救。如果这时在半途再埋伏一军,就是“围点打援”的标准战术,不仅可解兰陵之围,而且有机会击破董宪。而在兰陵交手一次之后,董宪已经知道汉军来了,而且知道有多少兵马,多大实力,自然早有预备,汉军的出其不意,变成了郯城的严阵以待,机会已经错过了。

11 八月初十,刘秀抵达寿春,派遣扬武将军、南阳人马成率领诛虏将军、南阳人刘隆等三位将军,征发会稽、丹阳、九江、六安四郡兵马攻打李宪。九月,将李宪包围在舒城。

王莽末年,天下大乱,临淮大尹、河南人侯霸独能保全其郡。刘秀征召侯霸到寿春,拜为尚书令。当时朝廷没有以前的典章制度,又缺少以前的元老旧臣,侯霸明习以前的政事,收集散落遗失的文件,条奏前代善政法度,加以施行。

冬,十月初七,刘秀车驾回宫。

【华杉讲透】

这一节,再次显现出刘秀以天下为己任的格局。别人都在打天下,而他随时关注的都是为天下开太平的制度建设。侯霸所做的工作,也是历代到了乱世都有人做的事情。晚唐时期,国家破败,制度遗失,杜佑用了三十六年时间,收集了专叙历代典章制度的沿革变迁,从远古时代的黄帝起,到唐玄宗天宝末年止,包含经济、政治、礼法、兵刑等典章制度及地志、民族的专书,共二百卷,内分九门,子目一千五百余条,约一百九十万字。司马光写的是《通鉴》,杜佑的书叫《通典》,是中国的典章制度史。我们写到唐代时,会讲到杜佑和他的书。

有人说,中国历史只有帝王将相史,那是他自己只关注帝王将相史。历代都有埋头做事的人,就是孔子说的松柏之士。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到了冬天,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零的。春夏和暖季节,万物茂盛,百花盛开,松柏也不过如此,甚至并不起眼,毫无突出,从未与百花争艳。而到了天寒地冻,万物凋零的季节,唯有松柏挺然苍秀,支持危局,以待天时,迎接下一个春天。正如治平之世,人人相安无事,尽显风流,小人君子无异,看不出谁比谁坚强。只有到了遇事变,临利害,则有人或因困穷而屈身,或因祸患而变节。而另一些人,挺然自持,不变其旧,威武不能动其志,死生不能动其心,所谓士穷见节义,世乱识忠臣。

《荀子》:“君子隘穷而不失,劳倦而不苟,临患难而不忘细席之言,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淮南子》:“夫大寒至,霜雪降,然后知松柏之茂也。据难履危,利害陈于前,然后知圣人之不失道也。”

钱穆说:“中华文化之历久弥新,就是因为每在国难亡国亡文化之时,总有那松柏之士,支持文化之危局,延续文明之香火,再迎接下一个春天。”

善哉斯言!吾愿从松柏之士也!

12 隗嚣派马援去考察一下公孙述那里怎么样。马援与公孙述是同乡、发小,马援以为到了之后,当握手言欢,跟过去一样,结果呢,公孙述盛陈仪仗,武士林立,请马援进去,交拜礼毕,就送他回宾馆休息。另外为马援缝制棉布单衣,交让冠(一种冠名,交让木是楠木,可能是楠木制成),在宗庙大会百官之中,马援站立在旧交的位置,然后,公孙述才在天子鸾旗(上绣鸾鸟的天子仪仗旗)、旌骑(又叫旌头骑,披头散发以驱邪的骑士。当年秦穆公伐南山大梓,有一青牛出走,入丰水中。其后牛出丰水中,派骑兵袭击,不胜。有一个骑士坠马,头发散了,重新上马,青牛看见披头散发的骑士,害怕了,退入水中不敢再出来。所以之后天子仪仗就以旌头骑在前面驱邪)为前驱,全城戒严清道之后,登车缓缓而来,一路向左右迎接的百官点头致意,礼仪、宴席和百官阵容,都非常盛大,欲授予马援封侯大将军之位。马援手下宾客都想留下来,马援晓谕他们说:“天下雌雄未定,公孙述不能吐哺走迎国士(周公吐哺的典故。周公礼贤下士,求才心切,吃饭时有客来见,马上把嘴里食物吐出来,停下不吃,急于迎客,一顿饭要吐好几回),然后与之图谋成败,反而修饰边幅,搞得像木偶人一样,他怎么能长久称雄于天下呢?”于是辞别回去,跟隗嚣汇报说:“公孙述啊,井底之蛙而已,而妄自尊大,我们不如一心一意侍奉东方。”

隗嚣于是派马援带着书信到洛阳。马援刚到,等了好久,中黄门宦官领他进去,刘秀在宣德殿南廊下,头上只包了一块布巾,坐在那里,迎面而笑,对马援说:“先生遨游于两个皇帝之间,今天见到先生,使我很惭愧啊!”马援叩头拜谢,说:“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臣与公孙述同县,少年时代就是好友。臣之前去蜀,公孙述戒备森严,两边站着执戟卫士,然后才接见臣。臣如今远来,陛下怎么知道不是刺客呢?这么简易就见面!”刘秀又笑了,说:“先生不是刺客,是说客罢了。”马援说:“天下反复,僭窃位号者不可胜数,如今见了陛下恢宏大度,才知道自有真龙天子啊!”

【华杉讲透】

之前汉朝初创,萧何修建宫室极为壮丽,刘邦批评他在天下未定、百姓疲敝、百废待兴之时,花这么多钱修建宫殿。萧何说,宫室不壮丽,不足以重威。再说,咱们既然要盖,就一步到位,也不用子孙们再添加了。公孙述大概也是这么想的,盛陈威仪,征服马援。不过,公孙述不是刘邦,成都也不是长安,不是中原定都之所,公孙述还没有摆皇帝架子的资格,所以就弄巧不成反成拙了。

13 太傅卓茂薨逝。

14 十一月十九日,刘秀抵达宛县。岑彭攻秦丰三年,斩首九万余人,秦丰只剩一千多人了,粮食也将吃尽。十二月二十日,刘秀抵达黎丘,派使者招降秦丰,秦丰还是不肯降。于是,刘秀派朱祜等代替岑彭包围黎丘,命岑彭、傅俊南击田戎。

15 公孙述聚兵数十万人,在汉中集聚粮草,又建造十层楼船,多刻天下牧守印章,派将军李育、程乌率军数万人出屯陈仓,与吕鲔策应,准备攻打三辅地区。冯异迎击,大破之,李育、程乌逃回汉中。冯异回师,再击破吕鲔,各地民众营寨,很多都投降冯异。

当时,隗嚣派兵协助冯异有功,派使者汇报情况,刘秀亲笔回信说:“慕德乐义,希望能与您结交。当初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仍然服事殷商,但是殷商是驽马、铅刀,烂泥扶不上墙。我数次蒙您伯乐一顾之价(伯乐一顾,《战国策》里的典故,有一个人在街市上卖骏马,但是没人识货,他就去找伯乐,请求说:“请您来市场上,就看一看我的马。看完离开的时候,再回头看一眼就行!我付给您一天的费用。”伯乐照他说的去看了一次,那马就以十倍的价钱卖出去了)。将军您南拒公孙述之兵,北御羌、胡之乱,所以冯异西征,仅凭数千人就能在三辅拉锯作战,如果没有将军您的帮助,则咸阳已为他人所有。假如公孙述到汉中,则三辅地区希望能得到将军的兵马相助,就能和他旗鼓相当。将军如果肯照我请求的那样去做,那就是请智士们来为您计功,割地封爵的时候了。管仲说:‘生我者父母,成我者鲍叔牙’,自今往后,咱俩都亲笔通信,不要让别人挑拨离间。”

其后公孙述数次遣将来袭,隗嚣则与冯异联合策应,一起摧毁他的攻势。公孙述派使者以大司空、伏安王的印绶授给隗嚣,隗嚣则斩其来使,出兵攻击,从此蜀兵再也无法北出。

【华杉讲透】

刘秀和隗嚣,两人始终在推太极。公孙述直接出价——大司空、伏安王——价出到顶了,隗嚣则认为他成不了事,不接受他的王爵。刘秀则不出价,大概是要坚守刘邦“非刘氏不封王”的约法,而封侯的出价又太低,所以含含糊糊说“到那时候,就是计功割地之时了”,难道现在不就是割地之时吗?天下不是打完了再分,而是先分了才激励人去打。刘秀没有给隗嚣任何具体承诺,而是一句句递上“伯乐一顾”“生我者父母,成我者鲍子”这样肉麻的话,这都不是皇上对臣子说的。又嘱咐咱俩一定亲笔通信,不要让别人插进来。因为这关系不明不白,他怕被人离间。

隗嚣在这种情况下,仍然帮刘秀打公孙述。他不是刘秀的臣子,也不是朋友,因为如果是平等的朋友的话,他的地位应该和公孙述相等,咱俩先把公孙述等人灭了,咱俩再大战一场,看谁得天下。

所以啊,这两人,还在相互观察,隗嚣呢,也是走一步看一步,先帮着刘秀,以后再看。这种关系,就是名不正,言不顺,事不成,隗嚣没找到自己的位置,刘秀也不知道拿他怎么办。

人要找到自己的位置,赶紧就位,不要再患得患失,老担心自己是不是“比该得的得少了”,总觉得后面还有更大价码,总也不能签约成交。你定位清晰了,别人对你也清晰了,各方关系就顺了。你老是不定心,不定位,不定价,你的生态环境也就定不下来,早晚出问题。

16 泰山豪杰多与张步连兵。吴汉推荐强弩大将军陈俊为泰山太守,击破张步,于是平定泰山。

建武五年(己丑,公元29年)

1 春,正月十七日,刘秀车驾回宫。

2 刘秀派来歙持节送马援归陇右(陇山以西)。隗嚣与马援同榻而眠,问东方之事,马援说:“之前到朝廷,皇上接见数十次(《东观记》载:一共接见十四次),每次闲谈,从晚上一直聊到天亮,皇上才明勇略,别人不是他的对手,而且开心见诚,无所隐藏,阔达多大节,略与高帝同;而经学博览,政事文辩,前世君王又没法和他相比了。”隗嚣问:“那你认为他和高帝相比如何呢?”马援说:“还是不如高帝。高帝无可无不可,而当今皇上喜欢管理具体政务,一举一动都要符合节度,而且又不爱喝酒。”隗嚣有点不爱听,说:“照你这么说,他反而胜过高帝了。”

【王夫之曰】

起于学士大夫,研习经术,而最终能登天子之位者,历史上有三人:光武帝、昭烈帝(刘备)、梁武帝。昭烈帝习于儒术,又浸**于申韩之学,历经事变,而权术**漾其心,再碰上诸葛亮年少,急于建立勋业,所以走上法家刑名之治。梁武帝是篡位登基,而反而念记所学的经学大义,名义上不能自容,于是投身于佛家“心亡罪灭”的修行,托以自饰其恶。光武帝是真正能知行合一的,天下未定,战事激烈,他就能整理历代典章制度,修礼乐,行仁义,缘饰学问以充其美,三代以下称得上盛治的,没有能超过光武帝的了。

呜呼!古代有不学之天子,后世有不学之相臣,以不学之相臣辅佐不学之天子,不能依古道善治,也是从高帝开始,并不只是秦朝。秦朝不学而亡,汉朝不学而兴,亡者以为后世警戒,兴者却为后世效法,人纪之存,不亦难乎!

【华杉讲透】

天子是有学问好,还是没学问好呢?最好是有没学问的天子,然后有有学问的大臣。天子不学,则像舜一样,不管大事小事,一律问大家意见,《中庸》记载孔子赞扬舜: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张居正讲解说,人的智慧,有小聪明,有大智慧。小聪明是自己聪明,大智慧是能用别人的智慧。天下之义理无穷,而一人之知识有限,如果只是刚愎自用,而不善于用人,那你的格局就小了。舜就有大智慧,但凡要处理一件事,他不肯说这事我知道,而是恳切地请教别人,问这件事该怎么处理。问来的言语,不但深远地去考察,就是那极浅近的,也细细地琢磨,怕其中也有可以采纳的地方,别错过了。

“隐恶扬善”,那说得不对的,我不用他的建议就是了,不要批评他,以免他受到挫折,下次不说话了。那说得对的呢,我就不但用他的建议,而且宣扬嘉奖他,让大家都踊跃谏言。这是鼓励言路畅通,不批评那说得不对的。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接前面的话,到处访察,多听多问,对两个极端的思想都掌握,取其中而为政策,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寻找全民幸福的最大公约数。

综合隗嚣、马援的讨论和王夫之的评论,可以说刘邦是像舜一样的天子,但是从王夫之的眼光来看,萧何等人不是合格的大臣。刘秀呢,他自己身上学问太多,学问太多,就知道得太多,知道得太多,就看不上下面人干的事,就要亲自出手。皇上一出手,大家就都看着,没人积极发挥智慧了,都等着看皇上的意思。但皇上一个人哪里懂得了全天下的所有事呢?所以马援认为刘秀不如刘邦。但是,王夫之认为刘秀超过刘邦,因为刘邦时代不是儒家政治,作为大儒,王夫之认为他没有“人纪”。

领导者的学问,关键在于问。

3 二月初一,大赦。

4 苏茂率五校兵救援周建于垂惠。马武为苏茂、周建所败,败退奔过王霸军营,大呼求救。王霸说:“贼兵盛,我若出兵,一定失败,白白损失!”于是关闭营门,坚壁自守。军吏们争相要出战,王霸说:“苏茂兵都是精锐,人数又多,我们的士兵心中恐惧,而马武将军又会依赖我们,两军心态不一样,这是败兵之道。如今我们闭营自守,摆明了我们不会出兵救援,贼兵一定乘胜轻进。马武将军没有救援,一定倍力死战。如此,苏茂军众疲劳。等他们锐气没了,咱们再出击,才能击破他们。”苏茂、周建果然全军尽出,攻击马武,合战良久,王霸军中数十人断发请战,王霸于是打开军营后门,出精锐骑兵袭击敌后。苏茂、周建前后受敌,惊乱败走。王霸、马武也各自归营。

苏茂、周建收拾队伍,整兵又来营前挑战,王霸坚卧不出,大宴官兵,奏乐取乐。苏茂军向营中放箭,箭如雨下,射中王霸座前酒樽,王霸安坐不动。军吏们都说:“前日已经将他们击破,今天也容易对付。”王霸说:“不对。苏茂客兵远来,粮食不足,所以急于挑战,以争一时之胜。我们关闭营门,休养士卒,正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也。”

苏茂、周建求战不得,只好回营。当天晚上,周建哥哥的儿子周诵叛变,紧闭城门,不让军队进城。周建死在路上,苏茂投奔下邳,与董宪合兵一处。刘纡投奔佼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