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导读 真正的建筑具有诗意(1 / 1)

郑炘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郑炘教授工作室主任

勒·柯布西耶(1887—1965)是出生于瑞士的法国建筑师、画家、城市规划师,现代建筑运动先驱者之一,与德国建筑师W.格罗皮乌斯、芬兰建筑师A.阿尔托、瑞士建筑理论家S.吉迪翁共同创立了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使得现代建筑运动成为国际性的趋势。柯布西耶在进行原创性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的同时,也做出深入的理论思考,他的实践与理论对20世纪的建筑发展与城市规划产生深远的影响。《走向新建筑》一书可以说是他的关于建筑与城市艺术的一系列理论思考的结晶。

1920至1925年间,柯布西耶与诗人P.德尔美、画家A.奥赞方共同创办《新精神》杂志,发表关于文学、艺术与建筑的文章。1923年,柯布西耶将他为此杂志所写的一些文章编辑成《走向新建筑》一书出版。此书章节简明,言辞犀利,带有那个时代宣言的特征。透过这些激扬的文字,依稀可见一位而立之年的年轻人站在时代巨变的门槛,踌躇满志,一展宏图。他以极强的历史敏感,贯通古今,如先知一般预见了工业化背景下建筑与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

本书第一章题为“工程师的美学——建筑”。其时工业革命已逾百年,新的建筑材料与建筑技术已经为新建筑提供了物质基础,不过,这样的技术进展大多是在桥梁、水坝、粮仓、厂房上有所体现,而在民用建筑上,建筑师们大多仍旧被困在形形色色的历史主义的涡流中。少数先锋建筑师如未来主义者圣·埃利亚、包豪斯创立者格罗皮乌斯都意识到新建筑的发展需要摆脱历史主义的缠绕,直面大工业生产方式以及新的生活方式。柯布西耶也具有类似的意识,且从工程师所创造的形式中领会了基于数学计算、基于新工具的率真的审美特质,他将“工程师的美学——建筑”作为第一章,就是要为新建筑的空间形式确立适合的美学基础。

接下来的第二章,柯布西耶给建筑师们提出“三条忠告”,即体块、表面、平面。在他看来,体块与表面都是建筑的表现要素,平面则是建筑的生成元。在这一章里,他提出“塔楼城市”的设想,采用超高层建筑的方式留出大片的花园绿地,这个理念影响了20世纪的城市住宅区的规划设计。

第三章谈的是“基准线”,其实这是一种在设计过程中对平面与形体起控制作用的参照线,是“反对任意妄为的一个保证”。值得一提的是,柯布西耶明确表示简单的几何形体是美的形式,金字塔、帕提农神庙、斗兽场、穹顶就是例证,而当时的建筑师并没有基本体块的概念。柯布西耶在此用的图片都是谷仓,那些简单的圆柱体与立方体的组合具有粗野的力量,更能体现崇高性,可以给拘泥于装饰性细节的建筑师带来巨大的冲击,当然,更可震惊世人,让人们做好接受新建筑的准备,这也与他写此书的意图相一致。

第四章“视而未见的眼睛”包括“远洋轮船、飞机、汽车”三节内容,这些交通工具其实是特定条件下供人使用的空间,在某种意义上与供人居住的住宅有着共通之处。柯布西耶从这些工业化的产物中体会到伟大时代的新精神,并意识到建立标准的必要性,住宅也需要建立标准。他说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住宅里的居民和城市里的民众”而写,其实就是为了用户而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用户的需要决定了建筑的走向,柯布西耶这样做,可谓用心良苦。在“飞机”一节里,他提出了“住宅是居住的机器”这个著名的命题,后世理论家们对此颇有微词,似乎有违人性,殊不知机器本就是人类伟大的发明,是人自身能力的一种延展。基于那个时代节制而有效的经济原则,这个命题的正面意涵当不难理解。

第五章是关于建筑的,包括“罗马城的经验”“平面图上的幻象”“纯粹的精神创造”。这三节开篇都重复同样的一段关于建筑艺术超越实用性而具有感人的力量的陈述,这是在强调他的关于建筑艺术的主张。柯布西耶似是漫步在古希腊、罗马时代以来的建筑之中,领会雅典卫城、庞贝住宅、圣玛丽亚教堂等优秀建筑作品的艺术魅力,也指出一些著名建筑的败笔,如没有贯彻米开朗基罗富于原创性设计的圣彼得大教堂、低级趣味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浮夸的凡尔赛宫及其园林。他特别推崇帕提农神庙,认为它标志着“纯粹精神创造的巅峰”。柯布西耶并不是历史虚无论者,而是对历史的伟大事物充满敬意。此外,他还明确指出:“真正的建筑具有诗意”,这样的理论高度也预示了他以后的建筑艺术创造具有巨大的感人的力量。

回顾了建筑史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之后,还是要面对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即住宅问题。柯布西耶在第六章中谈了“批量住宅”,也就是通过大工业批量生产的住宅。他提出了“多米诺”框架的建造模式,并通过自己所做的一系列住宅设计对批量生产的住宅做出说明。他还提出了将100所别墅集中成一座五层的别墅大厦的设计方案,很有新意。他在住宅设计中所做的种种尝试,如支撑结构与围护结构分离、建筑构成要素的部件化、模数化,这对于批量生产住宅而言都是很重要的。他如此倡导批量住宅,是因为他意识到这是解决大众居住问题的有效方式。同时他也鼓动人们改变传统的住宅观念,树立住宅就像汽车一样是一个工具的新观念,以新的精神面貌住进新住宅中。

最后一章是“建筑或者革命”。柯布西耶谈了工业领域的革命、建筑业的革命,以及由新材料、新技术所带来的新时代建筑风格上的革命,这些都是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不过,他把当时社会混乱不稳定的状况归咎于住宅问题,还是有些夸张了。他说“建筑事关道德健康”,是对的,而说“道德败坏引起革命”,就有些问题,至少是对“革命”或“骚乱”概念不清。也许柯布西耶的“危言”旨在引起社会各界对城市住宅问题的重视。

此书问世已近百年,世事发展毕竟曲折,建筑方面的走向随着社会需要与建筑师意向的相互作用而有所变化。不过,勒·柯布西耶所倡导的基于科技进步、体现对人的关怀、追求建筑理想美的新建筑理念并未过时,2016年,他的朗香教堂、拉图雷特修道院、马赛公寓等建筑作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足以表明他对现代建筑艺术的伟大贡献。

2020.10.8 于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