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斯鲁埃总平面图
○ 平面是从内向外延伸的结果,外部由内部生发出来。
○ 建筑的要素是明暗对比,是墙体和空间的关系。
○ 理性和秩序是对目的划分层级,对意图划分类别。
○ 人从离地面1.70米高的地方用眼睛来观察建筑物。一个人仅能通过目力所及来考察目的,只能通过建筑物的要素情形来考察构思。如果有人用非建筑的语言考察构思,就会导致平面幻象。由于错误的观念和虚荣的倾向,他将违反平面规则。
人们用石头、木材和水泥来建造,人们建造住宅、宫殿,这就是建筑活动。人们的创造活动在进行。
但是,你突然打动了我的内心,你对我行美意,我觉得很幸福。我说:这真美。这就是建筑。艺术在此处。
我的房子很实用,感谢!我表示谢意,就像我给铁路工程师和电话公司表示感谢一样,而你并没有打动我的内心。
但是那些向蓝天伸展的墙体让我颇为感动,我感受到你的意图。你的温柔、粗犷、迷人和高贵,我从石块上都感受到了。我被你牢牢吸引,对你目不转睛,我的眼睛注视着某处,仿佛听见了你的述说,你的构思无语无声却清晰明了,那些角柱相互呼应,对称和谐,在明亮的光线下纤毫毕现,这些和谐对称的美跟实用和具体细节描述没有任何关系,它们是你数学上的创造,一种精神领域活动,它们是建筑语言。你用这些无生命活力的材料,结合一个多少有些实用的计划书,你发挥才智,你建成了这些和谐对称关系,我对此很感动。这就是建筑。
设计一个平面,把某些构思明确地固定下来。
这得先有一些想法才行。
整理思路的目的是让想法变得清楚易懂,可以执行和传播,所以准确地呈现一个构思是必不可少的,而那些纷繁复杂的思路都是为了帮助完成一个构思。一个平面是某种浓缩物,就像一张资料分析表,它囊括一切,就像一块晶体那样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更像一幅几何图形那样详细,它包含了复杂的想法,酝酿了一个具有驱动力的意图。
在美术学院这样一个庞大的公共机构中,人们学习优秀平面构图的原则,然后在经年累月中,人们的学习集中在教条、秘诀和技巧上。最初有用的教学方法演变成了一种危险的实践。人们经过缜密的构思,把其中一些想法外化,就是外表呈现的样子。平面图就是各种构思和带有驱动力的意图,它们已经落实到一张纸上。黑点表示墙体,线条是轴线,在这张拼图和装饰版面上,达到了清晰的图形效果,星光璀璨,激发了视觉的虚幻效果。星光最灿烂的平面图变成了罗马大奖。然而,平面图是生成元。
“平面图决定着一切,它就是绝对理性,看起来就是枯燥的代数。”这是一张作战图,战斗随后打响,而这就是伟大的瞬间。这场战斗在空间的各体块之间展开冲突,军队的士气就是预设的思路和具有驱动力的构思,没有好的平面图,一切都枉然,一切都脆弱得不堪一击,无法持久。在富丽堂皇之下,一切都贫乏可怜。
平面图从一开始就包含了建造程序,建筑师首先是工程师,但是我们要把问题限定在建筑艺术上,这是一个穿越漫长时间的过程。我仅仅从建筑艺术这一点上来看,我将把注意力放在这个重大事实上:平面图从内向外发展,因为住宅或宫殿类似于所有有生命的有机体。我来谈论建筑内部元素,然后过渡至“布局”。在考虑现场建筑效果时,我同样将说明“外部”就是“内部”。根据那些图例清楚明晰地呈现,我也会证明平面上的幻象的说法。由于虚假的观念和虚空的结果,平面图上的幻象违反了真理的无可辩驳性,它杀死了建筑艺术,并麻痹人的精神,使人上当受骗,导致建筑艺术变成骗人的伎俩。
一个从内向外发展的平面图
一个建筑就像一个肥皂泡。假如泡泡内的气体分布均匀,内部气体调节得当,这个泡泡就完美而和谐。外部是内部造成的。
在小亚细亚的布鲁斯有一个“绿色清真寺”。人们从一个小小的仅有一人高的门进去,为了欣赏此建筑,有这样一个非常小的门厅,它让你对比例尺的调整先适应一下,因为当你欣赏过街景,并且从别处来到这个“绿色清真寺”,街道上那些比例尺寸给你留下了印象。经过这个小小的门厅,然后你感受到清真寺的宏伟,你的眼睛打量周围,你处于一个白色大理石的空间,阳光洒满这个巨大空间。在另一边,还有一个相似的大小一样的空间,高出几步台阶,半明半暗。在两侧,两个半明半暗的空间还要更小。你转身就到了这两个非常小的阴暗空间,从阳光明亮之处至阴影处,这就是韵律。门微型而窗巨大,你被钉在那里,动弹不得,你失去对协调的感受力,你被光线和体块所征服,被精妙的度量给感官带来的韵律所征服,这个自在状态在对你说:就是这样的。多么强的情感,多么深的诚意!而这就是构思驱动力,如涌泉般的思路。这是人们采用过的方法(图2)。结论:如同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教堂,以及伊斯坦布尔的苏利玛尼清真寺,在布鲁莎,外部由内部产生(图1和图2)。
图1——伊斯坦布尔的苏利玛尼清真寺
图2之一——布鲁莎的绿色清真寺的平面
庞贝的诺采住宅。同样地,这个住宅的小小门厅帮助你从街景的精神状态中过渡,你身处内庭,四根圆柱子(四个圆柱体)笔直向上,消失在屋顶阴影处,此情此景,气势磅礴,但是,在庭院深处,可以看见花园的阳光穿过柱廊,慷慨地照耀。从左至右,洋洋洒洒,清清楚楚,就这样铺陈开来,给人别有洞天的感觉。在柱廊和内庭之间的堂屋像摄像头一样浓缩这个场景,右边和左边是两处阴暗而狭小的空间。从人头攒动生动有趣的街道,你走进了一个罗马人的家中,它的庄严宏伟,合理布局,恢宏气势,证明你真的身处罗马人的家中。这些房间的作用是什么?这个问题毫无意义。二十个百年之后,不借助历史文献,你所欣赏的建筑艺术的一切都在这一幢小巧精致的房子中了。
图2之二——君士坦丁堡的索菲亚教堂
图3——庞贝的诺采住宅内庭图
图4——诺采住宅的平面图
内部的建筑元素
人们建造垂直的墙体,铺设平整的地面,修建人进出的门或者光线传播的窗户洞,门窗的明亮和阴暗都会引起情绪变化,引发快乐或悲伤的情绪。墙体是明亮夺目的,还是半明半暗的,抑或阴暗无光的,都会带来愉快、宁静或悲伤的情绪变化,你的交响乐准备停当。建筑是为了带来愉快或安宁。对墙体表示敬意吧。庞贝城的人不在墙上开洞,他们对墙体有崇敬之情,他们热爱光线。光线在几面反光的墙之间特别强,古人造墙,让墙体延伸并互相连接,墙体扩大,这样就造就了体块,感觉具备了建筑物的基础,有了感官上的印象。光线遽然照在墙的一端,然后照亮那些墙,光线洒向前厅的圆柱和廊柱,也照亮了它们之外的地方。地面延伸开去,整齐一致,平平整整。有的地方地面高出一个台阶,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内部没有别的建筑元素,只有这些:光线和大片反光的墙体以及平整的地面(地面与墙体垂直,可以看作是水平的墙)。要让墙受光,具有光彩,这构成内部的建筑元素。再就是要注意比例。
有序布局
轴线可能是人类最早的建筑艺术表现,它是人类一切行为的标准。蹒跚学步的幼儿常常走出轴线的样子,在人生的风浪中努力奋斗的人也沿着一条轴线前行。轴线是建筑布局的总指挥,构建秩序就是一个建筑作品的肇始,建筑建立在轴线上。在巴黎,美术学院学习的轴线就是建筑的灾难。轴线是一条线,导向一个目标。在建筑中,轴线应该有一个目标。在巴黎美术学院,人们忘记了这一点,那里教授的轴线纵横交错,呈星状,所有的轴线线条都是无限、不确定、不可知、虚无、毫无目标的。学院里教的轴线画法是一个秘而不宣的窍门[1]。
图5——罗马的阿德良离宫
图6——罗马的阿德良离宫
图7——庞贝
建筑布局就是把众多轴线按层级安排,实现不同等级的目标,完成各种构思的分类。
因此,建筑师要把各种目标都按照轴线安排,这些目标包括墙体(整体感官印象)的光线效果,还有空间感。
在现实中,轴线不是从飞鸟的高度来察看。正如图画板上所展示的,人们站立着察看面前的平面图,客观冷静地观察着一切,那些已然存在的构思和意图。雅典卫城的轴线从彼列港延伸至潘特利克山,从海边至山脉。几道山门垂直于轴线,远处的大海就是水平线,你看见的建筑朝向与水平线垂直,亦即你的垂直正交概念发生作用。地势高的建筑——雅典卫城正交的效果一直延伸到地平线那儿。几道山门也可以这样观察:雅典娜的巨大雕像在轴线上,并以潘特利克山做背景。这个太重要了,因为帕提农和伊瑞克提翁在这条强有力的轴线的两侧。前者在右,而后者在左,这样你才有机会看见全貌的四分之三。不要把所有的建筑物都放在轴线上,否则,它们就像那些抢着说话的人一样(图8)没有秩序感,令人不愉快。
庞贝广场:布局就是把各种目标分级和把各种构思分类。庞贝广场的平面图包含许多轴线,但是这张图将拿不到美术学院的三等奖,它将不会受到认可,因为它的轴线没有呈星状辐射!看这张平面图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而在这个广场散步又何尝不是一种享受。(图9)
图8——雅典卫城的俯瞰图
图9——庞贝广场
图10——庞贝悲剧诗人的住宅
在这个“悲剧诗人的住宅”里,可以见到完美艺术的精巧之处,一切都安排在轴线上,但是你却很难画出一条穿过一切的线。轴线体现构思意图,轴线表达力很强。它用灵巧的手法把次级相关事物借助视觉的幻觉联系起来(走廊、主过道,等等)。这里的轴线不是枯燥乏味的理论的东西,它把标注清晰而又彼此区别的主要部分连接起来。当你参观“悲剧诗人的住宅”时,你看到布局井井有条,但是情感体验却很丰富。你看到巧妙脱离轴线的物体带给人强烈的感受;地面铺就的中心主题图案出现在房间中央的后面,入口处的水井在地形的旁侧,对面的水池在花园的角上。一件放置在房间中央的物品常常破坏这个房间的布局,因为此物一叶障目,妨碍你站在房间中央察看轴线场景。广场中央的纪念碑常常破坏广场布局以及广场周边房子的整体效果——虽然不总是这样,但是时常发生。每种情况都有不同的原因。
建筑布局就是把众多轴线按等级安排,实现不同等级的目标,完成各种构思的分类。(图10)
外部永远是内部的外在表达
当他们在巴黎美术学院学习画轴线时,不断摆弄呈星形辐射状的轴线。他们设想一个欣赏者来到房子跟前,他只对眼前之建筑有感受,他的眼睛完全只盯着它,在轴线确定的建筑物的重心上。人的眼睛在审视过程中,总是上下左右打量,而且人总是循环往复从左至右察看房子的一切。他探索所有的细节,尤其被整个现场的中心吸引。倏忽之间,考察的范围延伸至外围、附近的住宅、或远或近的山、高高低低的天际线,这些都是庞大的具象目标,都以庞大的体积对周围产生影响。这些目标的外观和目标的体量被欣赏者很快理解并做出评价,体积的大小很直观,一目了然。你的房子有10万立方米,但是它周围有几百万立方米在起作用。然后,产生了比重的对比:一块石头、一棵树、一座山丘,这些对比强度不大。跟建筑物的几何体积相比较,它们的效果要弱得多。大理石无论在视觉上还是于常识都比木头重,依此类推,处处都有等级和秩序。
总而言之,在建筑场景中,场景元素都根据它们的体积、比重、材质等这些非常确定和不同感觉的载体而起作用(木材、大理石、树、草地、蓝色的天际线、远近的海、天)。场景的各种元素以自己的各种立方数、层理、材料的样子出现,它们就像建筑物的墙体一样屹立在那里。墙体和光线、明亮和阴影、愁苦和快活、宁静,等等,人们必须用这些元素来构图。
图11——山门与胜利神庙
图12——山门
图13——罗马的阿德良离宫
图14——罗马的阿德良离宫
图15——庞贝广场
在雅典卫城,几处神庙相互斜对形成环抱之势,一窥之间,尽收眼底(图11)。海与额枋一起构图(图12),等等,用危险而丰富的艺术资源来构图,这些无限的艺术手法创造秩序感,这才能产生美。
在阿德良离宫,宫内地面与罗马平原在同一水平面(图13),那些山决定整个构图,成为这个构图的基础(图14)。
在庞贝广场,从每一幢建筑物看建筑群,察看细部效果,异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
犯规行为
在我将要说明的例子中,人们没有考虑平面图从内到外的效果。人们没有考虑到用这样一些体块来构图:体块将被准确地赋予生命的气息。另外,构图依照作品是驱动器的目标而进行,这个目标接下来是每个人都能用眼睛观察到的。人们不考虑采用建筑内部元素构图,而这些元素恰恰是为了细心装扮建筑外表,获得光彩并突出体块。人们没有考虑空间,只调整轴线,画出图纸上的星状辐射形。人们用不属于建筑语言的方式来思考,人们因为观念错误或者因为虚荣心作祟而违背了平面图的规则。
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米开朗基罗造就了一个巨大的穹顶,它的规模超过了那时人们见过的所有穹顶。穿过门廊,人们置身于这个巨大的穹顶之下,但是教皇们加了三个开间和一个大门厅,原来的设计构思被破坏了,现在人们需要走完100米长的加长拱顶,才能站在穹顶之下。增加的部分致使两个相等体量互相排斥,建筑的优点**然无存(由于粗鄙虚华的装饰,这个重大的缺陷被过度放大,圣彼得大教堂变成建筑师一个难解之迷)。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曾以7000平方米的面积取胜,而圣彼得却有15000平方米(图16)。
图16——罗马圣彼得大教堂主教堂第三个开间的线条表明,米开朗基罗在此处曾规划教堂的正面
(见前一章米开朗基罗的构思详情说明)
图17——凡尔赛宫史诗般的全貌图
凡尔赛宫:路易十四不再是路易十三的继承者,他是太阳,他是王。多么强的虚荣心!
在国王宝座脚下,建筑就是他的星宿天体的鸟瞰平面图。庞大的轴线辐射图,众多的星体。太阳傲慢自大,目空一切。巨大的工程完工了,但是人的视线只能到达地面1.7米的高度,并且一次只能聚焦在一点上,辐射的轴线只能轮番依次观看,看到的轴线簇变成一条直线。一条直线不能窥见一颗星全貌。众多星体形象坍塌。其他效果也如此:大水池和精雕细琢的众多花坛都不能完整地收入视线,所有建筑都孤零零地局部呈现,人们只有移步才能看清全貌。路易十四自欺欺人,他违背了建筑的真理,因为他没有客观对待建筑要素(图17)。
一位大公爵的小儿子,他是一个奉承者,跟众人一起荣耀太阳,他规划了卡尔斯鲁埃城。这是一个最可悲的错误构思,完完全全的一个失败。那颗星孤零零地在图纸上,徒有安慰,只是一个幻想,停留在平面图上的幻想。在这个城镇的每一处,人们都只能看到凡尔赛宫的三个窗洞,而它们又总是雷同,这样的外观效果连最简陋的小房子都能达到。从宫殿出来,你只能步入同一条街道。小镇上所有的街道都是一样的效果,浮华至极。他不应该忘记,做平面设计规划时,有一天,人的眼睛将看到它的实地真实效果。
当建筑行为变成建筑艺术时,人们的理念得以升华。应该避开虚华浮躁,虚华是建筑空洞无物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