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要用的物品分类完毕,就该对不用的物品进行分类。
对不用的物品进行分类的标准,直截了当地说就是喜爱程度。仍然喜欢的物品不能扔掉,但可以清理掉不再喜欢的物品,让它们去往更能发挥作用的地方。
对不怎么热爱物品的人来说,立即处理不用的物品很容易,所以可以很快地扔掉这些物品。
但是,对喜欢拥有物品的人来说,如何处理不用的物品是个非常微妙的问题。
除了能明确判定为垃圾的部分物品(如破袜子、不出墨水的钢笔),整理其他不用的物品时,可能会因为各种理由感到难过。
因此,对于不用的东西,要根据是否喜欢进一步区分。要将物品依次拿起,思考自己如何看待它们以及拥有它们的原因。
如何对喜欢的物品和不喜欢的物品进行分类
给喜欢的物品和不喜欢的物品分类时,可以像从第97页开始的内容那样,根据具体情况,对要用的物品进一步细分,形成更多类别。
接着,利用标签贴纸、纸袋、篮子,不要忘记在物品背面的标签上填写定义,然后将同类物品汇集起来。
进行分类的一个主要原则是,对物品的感情只有本人才清楚。
如果你对昂贵的名牌包不感兴趣,却很喜欢便宜的钥匙扣,也不必感到矛盾。对物品的喜爱不需要理由,也无法由他人决定。你喜欢的物品会让你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而将不喜欢的物品放在房间里,会让生活变得消极,所以最好尽快清理这些物品。
如何处理不确定是否喜欢的物品
我认为,在进行分类时,处理每件物品的时间最多为30秒。
但是,如果无法立即做出判断,可以将那件物品暂时放入待定箱中,并且附上无法判断的理由(见第80页)。
话虽如此,如果轻易将物品放入待定箱中,整理工作就无法推进。
实际上,不清楚自己对某些物品是真的喜欢还是有特殊情结,这种情况出乎意料地多。没能坚持使用的健身器械、已失败的资格考试的教材、曾经瘦的时候穿过的衣服等,如果现在扔掉,感觉会和想成为(却没能成为)的自己断绝关系,让人十分难过。
我很喜欢戴维·艾伦(1)说过的一句话:“不明确的未解决事项会在不知不觉中掌控大部分大脑。”也就是说,只要看到认为必须要做的事,潜意识中就会产生愧疚感,精力就会被消耗。
拥有喜欢的物品,无论是否将它们放在房间里,都会带来幸福感。而不喜欢的物品只要进入视野中,就会消耗我们的精力。
如果觉得丢掉某些物品很浪费,令人难过,不妨将它们送给需要的人。
例如,学校里的前辈将不再需要的全套托福教材赠予我,感觉就像继承了前辈的意志,我非常开心地使用了这套教材。不久,我不再需要这套教材,所以决定转赠给需要的后辈。
那些让自己感到自卑或碍眼的东西在需要它们的人手上可能会完美地发挥作用。
在看待家中的物品时,不仅要考虑自己是否喜欢这个物品,还要考虑这件物品是否让自己感觉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