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得接受,有时真相不是只有一个(1 / 1)

先说个我很久以前听来的段子:

20世纪80年代,美国有位社会学家在调查了全美斗殴致人死亡的事件后,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根据案卷记载,在所有斗殴致死事件中,有80%以上是先发出挑衅的那一方最终死亡。这位社会学家基于这个统计结果洋洋洒洒写了篇论文,寄给学术期刊,等着拿奖。

当然,这篇论文后来被打回来了,期刊主编用语委婉地提醒了该学者这样一个问题:人们斗殴,大都发生在黑灯瞎火的犄角旮旯,一旦一方死无对证,肇事者人嘴两张皮,当然会把寻衅的罪责推给死者,以帮助自己脱罪了!这样的数据,能拿来当立论的基础吗?

不过,这个故事并没有结束。20世纪80年代正是美国警界测谎仪推广最普遍的时期,上述命案中,不少嫌犯都上过测谎仪。

也就是说,当这些人一口咬定是对方首先寻衅滋事时,大部分人都觉得自己说的是真相。虽然从宏观结果上看,这么多主动找碴儿的人遭遇“反杀”,是不符合常理的。

结论是,大量的人在回顾案件时进行了“自我催眠”,在内心默认了自己是被动的一方——反正斗殴这种事,谁先“挑衅”也确实很难界定。

那么,到底有多少嫌犯这样做了呢?很遗憾,这件事我们也永远不得而知。

再后来,美国人对测谎仪一度高涨的迷信和热情就消退了不少,因为他们逐渐明白了人是一种多么不诚实的动物。

我想到这个段子的原因,是某天写了一篇文章,基于当地警方公布的最新信息,谈了一种对长沙货拉拉事件(1)我认为合理的真相。

文后就有朋友留言说:警方的还原是基于司机事后的单方面供述,而受害的姑娘人死不能复生,无法提供对自己有利的证词,实在太不公平了,不如让司机上测谎仪,看看他说的到底是真是假。

我很敬佩这位读者还原真相的理想,但是你看,即便是使用了测谎仪,人们对某些案件也是束手无策的,因为人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来理解事物,或者说自我欺骗。

我曾反复提到,历史学上有一个普通人不太容易接受的观点:一个事件在发生之后,真相便消弭了,所残留的只是对真相的解释。

历史学家一般都不太赞同有破解历史真相的“柯南”。

一段真相还原得比较贴近历史原貌,往往并不是因为某部官修史书编得特别好、特别权威,而是因为存在大量不同角度的一手记录,这些史料彼此互相印证,也互相驳斥,人们才能从中去芜存菁,逼近(但永远无法达到)那个真相。

而如果以历史学的这种思路去考量长沙货拉拉事件,你会发现此事的真相查起来异常之难。

诚然,确实存在很多客观证据,比如录像监控、事发地点有无刹车痕迹、死者身上有无打斗痕迹,等等,来印证司机说的事件大体流程是否属实,但这些证据缺失了最关键的一环:

在车上,司机到底用怎样“恶劣口气表露对车某某的不满”?这个问题找不到客观旁证,我们似乎只能听信司机的单方面供述,这是个孤证。

但任何发过火的人都知道,你在盛怒之下说的那些话,平静后再重述一遍,其杀伤力也会大大减弱,因为语气、嗓门、脸色全都变了。

所以,司机即便无心隐瞒,也还原不了当时事件的全貌。

而任何一个被人吼过的人都知道,语言的杀伤力可以是极高的。尤其是语言暴力的施加方,同时又是体力的优势方,被施暴者真的可以被恐吓到慌不择路、生不如死的地步。

那么,在货拉拉这个事件中,司机周某到底用了什么量级的“恶劣口气”对女孩表示过“不满”?女孩又到底是心理脆弱,还是承受了常人无法想象的恐惧?

很遗憾,这个真相永远消失了,而它如此至关重要。

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曾拍摄过一部电影《罗生门》。

这部电影的主要架构其实取材于芥川龙之介的小说《竹林中》。

小说的故事其实非常简单:大盗多襄丸某天在路途上偶遇了一位武士和他的妻子,心生歹念,于是就将他们诱骗进了竹林中,绑架了武士并奸污了其妻子。

但案件的真相也就到此为止了,武士最终死亡,而究竟是谁杀的,真相则晦暗不清。武士的灵魂说自己是自杀,而多襄丸和武士的妻子又各自承认自己杀了武士。

单独来看,他们每个人的话似乎都能自圆其说,但如果拼合起来看,这些陈述却彼此矛盾。此事的真相究竟如何,作者直至行文的结尾也没有向读者阐明,真相被永远遗留在了那片竹林当中。

我看过很多对这篇小说的解析,网上某位有影响力的历史学人物,曾用史料互证的手法试图还原《竹林中》案件的真相,解读得非常精彩。

但这样的解析其实偏离了小说和电影的本意,无论原作者芥川龙之介,还是导演黑泽明,想表达的都是一种对“真相”深深的失望:人的确渴求真相,但我们可能永远无法得到真正的真相,因为人性使然。

在竹林中的三人,虽然各执一词,却也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他们都承认自己的过错,却都不愿彻底否定自己。在承认自己杀人(自杀)的同时,还将自己的形象树立得令人同情。

他们都想要掩盖自己的丑恶面,每一句话都朝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去说,最终当事人都确信了一个对自己最有利的真相——即便是已死武士的灵魂,到了九泉之下,也拒绝自我检讨。

在货拉拉事件中,我听到有朋友说:“司机干了什么他自己清楚……”

我觉得他把人性想简单了,司机干了什么,他可能自己也不清楚,他只有一段基于自己立场的回忆。

导演黑泽明在将小说翻拍成电影时,将原标题《竹林中》改为了《罗生门》。原标题的意思还只是人性当中有一些幽暗的“竹林”,一旦你走进去,真相就晦暗不明,而黑泽明则干脆说,人的本性就是习惯于自我欺骗,连罗生门的鬼在遇见自我欺骗的人时,也会害怕地逃走:你们实在太多变了。

所以,在警方公布了对该案的调查报告之后,我觉得我们应该慢慢接受这样一个事实:此案将成为一场现实版的罗生门。真相消弭,唯留阐述——各方各自能接受的各种阐述。

这其中,也包括我之前的文章,它是我对此事的理解和阐述,但也仅此而已。

剩下的问题是,对这样一个案件,法律会怎么判呢?

有些人认为,事件届时会盖棺论定,但我认为没那么简单,在这件事上,法院的判决也不会成为争论的终点。

20世纪至今,有三种司法学派在世界法学界呈现三足鼎立的态势,分别是:自然法学派、分析实证法学派和社会法学派。它们对法律的意义有截然不同的认知,对同一案件的判决也往往大相径庭。

这个世界上,有些真相就是早已死去,哪怕你义愤填膺,哪怕它早已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

我们能吸取的教训就是:不要轻易跟陌生人走进那幽暗的竹林。

(1)????长沙货拉拉事件:2021年2月6日晚,湖南长沙年仅二十三岁的女孩车莎莎从货拉拉车上“跳窗”,后经抢救无效不幸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