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十字军东征4(1 / 1)

爱德华怀疑刺客是埃及苏丹派来的。但这也仅仅是推测,刺客的死亡让幕后黑手的线索一同消失。爱德华康复后,准备继续履行自己东征的使命。但苏丹想要捍卫更重要的利益,于是想向十字军求和。露出弱点的敌军反而让爱德华更想进攻,但国王亨利三世过世的消息传到巴勒斯坦,他必须立刻返回英格兰。于是他答应了苏丹的提议。协商内容包括允许基督军继续保留其在巴勒斯坦占领的区域、双方休战十年等。接着,爱德华返回英格兰。至此,最后一次十字军东征结束了。

最后,我们可以非常简短地描述一下圣地之后的命运。巴勒斯坦的基督徒忘记了惨痛的历史教训,也忘记了必须留心应付的忌妒的邻居。他们率先打破停战协议,在马尔加(Margat)附近掠夺埃及商人。苏丹立刻展开报复,夺取了马尔加。双方再度开打。马尔加英勇抵抗,却没有欧洲的援兵使其免于沦陷。特里波利成为下一个征服的目标,到最后,只剩阿卡城还在基督徒手里。圣殿骑士团的首领召集了英勇但人数极少的骑士,并在塞浦路斯国王单薄的帮助下,准备誓死捍卫自己的最后一座城。欧洲对他的求援无动于衷,敌人的数量庞大,无论他们多么英勇也无济于事。圣殿骑士团的首领身先士卒,中了上百刀。在苏丹毁灭性的围攻下,基督徒几乎全军覆没,只有七名圣殿骑士和七名慈善团骑士逃了出来。胜利的伊斯兰教徒放火烧城,终结了基督教在巴勒斯坦的势力。塞浦路斯国王发现情况不妙后立刻逃跑。

悲惨的战况让欧洲的神职人员们在哀恸中惊醒,他们纷纷想再一次为神圣的事业激起人民的热情。但大众狂热已经消失殆尽,热情燃烧了太久,再也无法绽放出光芒。尽管各地都会出现愿意投身圣战的骑士,然而国王们对这个计划再也提不起兴趣。渐渐地,这个话题的热度不再,愿意提及的人也少之又少。

那么,这么多次东征为人类带来了什么呢?欧洲损失了数百万的财富和两百万人的性命,一群争吵不休的骑士占领巴勒斯坦长达一百年之久!即使基督徒可以一直统治圣地到现在,付出的代价也太惨重了。或许,整起事件都源于狂热,执行的过程也异常笨拙,但十字军的诞生并非只带来邪恶。领主们在接触到东方社会的文明后被熏陶成更正直的人,人民也因此获得了一些权利;而不再忙着跟贵族打仗的国王们也有了时间为社会立法;人们从痛苦的经验中成长,并摆脱了长期以来罗马神职人员迷信的钳制,准备好迎接改革的到来。英明的领袖们借助那股东征的狂热推动了西方世界的文明与福祉的发展。这段历史成为大众最感兴趣的一段,但如果要探讨十字军所包含的一切意义,其篇幅将远超本书所能载负的范围。哲学专业的学生对于这场狂热都有自己的看法——在这片研究领域里,我们可以对他们如何大展身手拭目以待。

(1). 即东正教。——编注

(2). 今名为“伊斯肯德伦”,土耳其东南部第二大港。——编注

(3). 土耳其高级军官的尊称。——编注

(4). 维特里大屠杀宣告了路易七世的残暴不仁。他之前的君主一直试图抵抗教皇的统治,而路易也继承了这样的政策。当时,布尔日的神职人员会议在没经过他同意的情况下选出了大主教,他立刻宣布选举结果无效,并准备以极端严厉的手段惩罚这些不听命的教会人员。香巴尼伯爵蒂博站出来捍卫教皇的权力,并在维特里一带站稳了脚跟。路易立刻集结军队,准备严惩这名叛徒。大批人马包围了这里,伯爵不得不出城投降。当时城中有超过一千三百个居民,一半是女人和孩子,他们全都躲到教堂中避难。城门打开,所有人都弃械投降后,路易下令放火烧毁神圣的教堂,有一千人因此葬身火海。——原注

(5). 现达达尼尔海峡。——译注

(6). 今土耳其中西部的康尼亚。——编注

(7). 古代巴勒斯坦南部地区,包括今以色列南部及约旦西南部。曾是罗马帝国叙利亚行省的一部分。——编注

(8). 即今天所说的拜占廷帝国(东罗马帝国)。——编注

(9). 热带地区的小规模龙卷风。——译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