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国,没有多少人在意教廷对长鬈发的谴责。然而,与其兄弟相比,路易七世显得顺从许多,他将自己的头发修剪得与修道士差不多,并对宫廷中那些时髦的男人投以悲怜的眼神。他那活泼、傲慢且爱寻欢作乐的妻子埃莉诺非常不喜欢他的短发,不断拿他那头短发与僧人般的苦行挖苦他。因此,两人间的感情降到冰点。后来,国王还发现这位女士有不忠行为,便与她离了婚。国王因此失去了王后作为嫁妆送来的吉耶纳与普瓦图两大省。不久,埃莉诺嫁给了诺曼底公爵——后来的英王亨利二世,让英格兰君主在法国有了坚实的基础,这也是几个世纪以来两国间漫长而血腥的战争的原因。
当十字军将所有聪明的年轻人都赶到巴勒斯坦后,神职人员没花多少心力就说服了那些还留在欧洲的古板市民剪去长发。在狮心王理查缺席期间,他的英格兰臣民不仅剪短了头发,还刮了脸。当时,大煽动家威廉·费兹-奥斯伯特(William Fitz-Osbert,人称“大胡子”)在号称自己是撒克逊人后代的人中间再次引入留长发的风俗习惯。他这样做是为了让他们尽可能地不同于普通公民和诺曼底人。他自己胡长及腰,这也是他昵称的由来。
教会对胡子却没有像对长发那般厌恶。对于下巴或嘴唇上方胡髭的样式,他们没有加以干预。但时尚的脚步总是让人难以追随,在理查一世时代,胡须通常很短,但之后的一个多世纪里,却又流行起长胡须。1327年,苏格兰人在罗伯特·布鲁斯的儿子大卫和国王爱德华妹妹琼的大喜之日入侵伦敦后,讲过一段非常有名的话——它后来被刻在圣彼得·斯塔格特(St. Peter Stangate)教堂的大门上:
大胡子没良心,缤纷兜帽没智慧,灰黑大衣没善心,英格兰挥霍一空。
神圣罗马帝国的查理五世成为西班牙国王时没有留胡子。那些总是围绕在国王身边的马屁虫,怕自己看起来比主子还有威望,于是都将自己的胡须剃掉。只有少数几位长者不随流行起舞,并决定即使踏进坟墓,也必须像活着时那般留着胡须。清醒的人在观望之后,悲伤地认为男人的美德或许像胡子一样留不住了。当时盛行一句俗语:
失去了胡须,就失去了灵魂。
在法国,亨利四世去世后,因其继位者过于年轻,没长胡子,蓄胡的习惯因此受到影响。但先帝的挚友们,包括他的大臣苏利公爵,拒绝接受新时尚,因而受到年青一代的嘲笑。
谁又忘得了英格兰分裂成圆颅党(5)和骑士党(6)的日子?在那些日子里,清教徒认为,拥护君主制的那些人的长鬈发与辫子中潜藏着腐败与邪恶,然而后者却认为前者的发型代表他们缺乏机警、智慧与美德。无论是在宗教还是政治上,男人的头发都成为其信念的象征,头发的长短代表着内心的虔诚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