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说好看的剧,你就必须相信吗?
大家都说正确的事情,你也认为正确吗?
大家都说好的东西,你也跟着称赞吗?
如果回答都是肯定的,你的大脑就具备了一种顽固的自我麻痹的思维模式,已经很难在每一时刻都做出尽可能客观的判断并且第一时间表达出来。也许你会狡辩:“不,我其实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但我不想得罪他们。”听着有道理,但实际上如果你长期如此,早晚也会进入真正的麻痹状态。
到那时,你会百分百地肯定他们的看法,不再一厢情愿地在内心埋下另一个自认为清醒的答案。因为这就是大脑的思考规律,没有人可以战胜长期的思维习惯。
其实,最可怕的事情就是“众所周知”,但凡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你就要小心了,因为这往往意味着一个陷阱。
在一次内部会议上,南区培训部的副主管塞西尔大发雷霆,拍着桌子对自己的十几名属下说:“人人都知道,这个人很差劲,你们不要听他的。我已经说过无数遍了,没有我的准许,我们部门不能提供一个人给他!谁也不能过去帮忙。”
塞西尔为什么如此愤怒?他的嘴里这位“人人都知道很差劲”的人又是谁?他成功地运用了一种煽动力,让人们觉得那个家伙确实很差劲,因为“人人都知道”。于是,两天后的人员派遣会议上,南区培训部没有人愿意跟着华盛顿总部的培训顾问苏丁去加利福尼亚出差。
苏丁无奈地找到我,说:“老板,我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这时我明白了。原来,塞西尔把自己与苏丁的个人矛盾上升到了以工作为武器的私斗中。然而,两个人的是非对错暂且不论,苏丁真的是一个人缘很差的人吗?事实恰恰相反。除了南区几个分公司的人对长年在美国西部活动的苏丁不太了解之外,其余公司的几百名雇员没有谁会说他一句坏话。
他到底是什么人,斯坦利的评价很到位:“苏丁是个好人,也是个敬业的年轻人。我曾经见过他为了做好一个项目两天两夜没有合眼,累得就像一头驴。我认为一个高管累到这种地步,难免会对同事和下属发脾气,但他丝毫没有。他说话的时候就像一头温顺的绵羊,不管见了谁都是一脸微笑或是轻轻地欠欠身子。他很好,就是太容易满足别人的要求了,有点不懂得拒绝。”
瞧—这才是真相。假如塞西尔的“谣言”成真,在公司内部流传开来,也许不超过几个月,就会有相当一大批人转变对苏丁的印象,觉得他确实是一个差劲的家伙。这时,“众所周知”的恶果就出现了—他们都说这个人很差,也许他真的不是个好人?
我们当然不能容忍这样的现象存在。正如我后来在跟塞西尔谈话时说的:“你只有两个选择,要么自己离开公司,另请高就;要么亲自替苏丁洗清冤屈,我让你自己选择。”塞西尔十分羞愧,只好回到分公司召开内部会议,当着下属的面更正了自己的“错误判断”,承认由于自己的误导,给苏丁在公司的名誉造成了损害。
类似的情况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越是众人一致认为“如何”的事情和东西,有时真相越是相反,或者是偏差很大,比如一些商品,消费者的口碑真的非常有效吗?也未必。因为这种印象是可以通过大面积的精确营销来进行伪造的,能够十分聪明地欺骗大众的眼睛和心理。所以,没有什么是“绝对”或“一定”的。
人们为什么如此相信“众人的判断”呢,为什么不由自己去独立地分析一件事物的好坏呢?这通常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大脑偷懒:有别人替我判断就行了,我为何还要费心费力地琢磨呢?人们普遍这么想。
第二,跟风的判断习惯:既然大家都这么认为了,那么事实一定是这样的,我就不必去劳神思考了。
结合现实中的案例想一想,有多少人存在这两种思维习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