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是什么?就是我们对“自我”之外的一切映像的害怕与犹豫,也是一个人的思维能力较弱和不自信的心理体现。
有的人可能害怕照镜子,因为他们不想看见自己的面孔与身影;
有的人甚至恐惧独处,因为他不知道如何才能与自己相处,这是一种异态恐惧症;
有的人则害怕当众发言,一旦让他说两句,他就会表现得过度羞怯,不知所措;
有的人则属于社交恐惧症,不知道如何与他人相处,每当到人多的地方或遇见陌生人,就局促不安;
有的人甚至连昆虫和小动物也害怕;
有的人则不知道该怎样与这个世界相处,他们畏惧雷电,害怕黑暗,行为孤僻,远离人群。
那么,你必须先聆听一下自己内心的恐惧,并学会与它们正常相处,再看穿它们的面目,找到穿越过去的路径。
你是否在恐惧未来
萨特说:“每个人都会感到害怕。每个人,那些一点不知道害怕的人,并不能算是正常的人。”孟德斯鸠也认为,羞怯于他的生活曾经是一种深重的灾难。
2010年,一位叫多丽斯的29岁女孩找到了我。她的父母在波士顿,而她在华盛顿的政府部门工作。从履历看,多丽斯应该是一名成功女士。她家境很好,工作让人羡慕,薪水也足以支持她成为令人嫉妒的中产阶级。
但她却不屑地点评自己:“我就像一堆烂泥巴,扔在路上都没人愿意踩我一脚。”
我很惊讶。经历了怎样的生活,才会让她这么鄙夷自己?
多丽斯认为自己历经失败,她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对未来也感到惶恐不安。她的第一次失败是三年前和男友分手。一次没有缘由的分手让她对自己产生了怀疑:“我是不是没有吸引优秀男人的基因,没有一点东西是男人看得上的?”她为此不断求证,逐渐走火入魔。具体表现在,她连续几个月给前男友发短信、打电话,拼命地想破镜重圆,重归于好。遭到无数次的拒绝后,她患上了自卑症,从此恐惧爱情。直到现在,面对男人的追求,她始终是拒绝的,也是惶恐的。
第二次失败是一件小事—却严重打击了多丽斯的职业心态和对工作的自信。她的上司是一位刚进入更年期的女人,这个阶段的女士通常都是易怒和喜欢攻击年轻女下属的—这可以让她找回一些心理上的平衡。多丽斯不幸地成了她这些无名怒火的发泄物。她从上班的第一天起,就以每周5次以上的频率被叫进办公室遭到“有理有据”的训斥,从工作能力到穿衣风格,无不被上司拿来冷嘲热讽,品头论足。
忍无可忍的多丽斯在两个月后给投诉部门写了一封邮件。上司立马被解雇了,这种行为是政府丑闻,不会被容忍。但多丽斯的“末日”也到了,新的上司对她十分警惕,也无比冷漠。既不重用她,也不解雇她。她就像空气一样被安置到了一个角落,每天的工作就是进门、坐下、填写报表、下班走人。
多丽斯苦笑着说:“这简直是最高等级的羞辱,无人理睬我,我必须辞职了。”
我说:“等等,听起来这都不是什么大问题,你害怕什么呢?”
她马上说:“我害怕每一天,害怕早晨醒来要面对的事情,害怕未来孤独终老,害怕自己无人问津,害怕一生都被人唾弃!”
这是典型的弱者心态。她已经开始用弱者思维考虑问题了,并恐惧那些自己应该担负的责任。多丽斯应该怎么办?我建议她什么都不做—对同事和上司,不要采取任何行动。她应该先面对自己,将过去的历史盖棺定论,最后再重新开始。
★倾听恐惧:你应该倾听自己的恐惧,包括任何不能接受的恐惧。因为当你面对危险时,恐惧是宝贵的警报系统。它能帮助你认清现实,制订方案,避免或摆脱危险。但你不应该总是躲避它和害怕它,甚至一味地服从它;倾听恐惧,才能知道它的发生机制是什么,并清楚地看到它对你的实质影响。
★划分责任:有些恐惧你是不需要担负责任的,比如严重的疾病—这些人生中必须面对的过度而难以控制的巨大恐惧,我们每个人都不负有更多的责任,只需要从容和坦然地接受即可。需要你担负责任的是那些思维上的恐惧,它牵涉了一个人的勇气、理性和智慧。人与人之间很容易在“与恐惧的搏斗”中分出高低贵贱。
★了解恐惧:我们没有选择恐惧类型的权力,它总是不期而至。但我们却可以选择更好地了解恐惧。这么做的目的就在于:做好充足的准备,练习抵抗与反应思维。当你下一次面对它时,就能够采取更好的行动。
怎样战胜恐惧思维
我们在不同的时候都产生过恐惧,这可能包括面对任何事情的时候—在它们面前,我们曾经颤抖过、前进过、后退过、讨论过、思考过。当然,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战胜了这种困境,从容地走了过来。战胜恐惧是人类的本能,这没什么问题。但如果是一些特殊情况,你就应该采取一些特殊手段。
比如:在大庭广众下进行战胜恐惧的训练。
我和斯坦利曾经在超市的货架前对着一排排的商品凝神注视长达20分钟,当超市的保安们急急忙忙地赶过来检查我们在做什么的时候—参加的人数足有30人,我们才耐心地向他们解释:这是一次控制专注力恐惧的训练。
人们总是恐惧专注,比如一旦需要长时间的定下神来做某件事情,有的人就会产生浮躁情绪,表现得十分不耐烦。这是我们与学员共同参与的长期课目—旨在让他们了解一个人可以与自己恐惧的事情对峙多长时间,以增高自己的专注力,不被其他事物分神。
在和学员邦达一起去地铁进行喊叫训练时,有一位乘客甚至深信我们的喊叫声已经被旁边的助理人员秘密地录制了下来,以便完成一档有趣的电视节目。后来他主动过来询问邦达是不是电视台的主持人,踊跃报名想参加我们的“节目”。
邦达释然了,说:“这一刻我突然觉得自己站在了高处,不再害怕搭乘地铁了,因为我不再觉得陌生人都是神秘的,反而他们对我有这种感觉。”
恐惧对我们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有些恐惧可以拯救我们,让我们避免发生意外,比如恐高症使你不敢爬上高楼;有些恐惧则让我们承受切肤之痛,因为它意味着我们失去了珍贵的东西;有些恐惧则可能会限制我们的自由,比如对失业的恐惧会让你满足于当下微薄的收入而不敢跳槽。
但是,无论如何,当你承受过度恐惧折磨之时,最好的办法不是逃避它们,而是让内心那个强大的自我陪着你去直面恐惧。你鼓起勇气,直直地盯着它,与它进行斗争。为了迎击恐惧,你需要展现出自己的勇气与力量。你要表明一个事实—屈从于恐惧的人都是弱者,而我决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