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建国之后的“守城策略”可谓如火如荼,家业打下了,就要守。杀丁公,拜季布,先为皇权的巩固打下基础,然而当面临论功行赏的时候,刘邦又有了自己的“小心眼”。功臣自然是要赏的,这个红也是要分的,不赏不足以稳军心,不分不足以稳住这些共同打下的股东们。
然而,如何赏才合理呢,才安全呢?张良、萧何、曹参这些大功臣已经分封了,众多的中小功臣还未处理——“日夜争功不决”,这些人已经开始吵闹了,私下争功不休,大眼瞪小眼,都在等着董事长的决定,此事已拖延不得。
在之前灭了项羽之后,其实最让刘邦担心的就是韩信这股强大的力量了。在他看来,韩信从来都不是“自己人”。因此如何对待韩信,是他日夜考虑忧思的问题。
不过让刘邦稍微放心点儿的是,他的嫡系班底骑兵团司令灌婴和步兵团司令曹参,是韩信军团中的两大团队。尤其是灌婴的骑兵团,在垓下的那场决定性战役中,就有五位将领获得了项羽的尸首,这个功劳是相当的大,至少在表面上冲淡了韩信的独功,让刘邦的心里好受了些。
在当时,打完仗、灭完项羽以后,刘邦借口说功劳和分封情况的评定要有一段时间,就让各诸侯都先打道回府了。大家都在极愉快的气氛下,班师凯旋回到各自的封国。
为了防止韩信的力量过于强大,给汉帝国的稳定带来麻烦,张良、陈平建议刘邦用禁卫队找机会夺取韩信30万部队的兵权。只要刘邦亲临军团中,灌婴、曹参就会全力协助,这样一来,要制住韩信并不困难。
刘邦的亲信告诉他,韩信军团在返回齐地之前,计划先到齐国的西南巡视,并在定陶城驻营。“好机会啊!”于是,刘邦带着禁卫军蹭蹭地奔着定陶就去了,借口说要犒劳军队,就直接冲进了韩信的大本营,夺了他30万大军的指挥印信。
这已经是刘邦第二次夺走韩信的兵权了,可见对这位军事战略天才的严重不放心。
韩信一看,灌婴、曹参都是站在刘邦这一边儿的啊,我算老几?反抗无用,因此他也不反抗,很坦然地就把兵权交付了刘邦,只保留了那一丁点直属部队的指挥权。
可能觉得就这样夺了他的兵权挺像一种强盗行为,刘邦的心里也不落忍,就把韩信改封为楚王,不再让他当齐王了。事实上,这是一种利益交换。你把军权给我,我把另一个王给你。楚地比齐地大多了,韩信又是楚国人,所以这个交易看起来还不坏,史载韩信听到这个命令时,还挺高兴。
这又一次反映了韩信在政治上的幼稚与天真。
临江王共敖死后,他的儿子共尉继承了他的位置。因为这个叫共尉的小孩并不想向刘邦投降,刘董事长就派了卢绾和刘贾率军去开战。结果当然不出意外,共尉成了俘虏。这个隐患也就被消除了。
于是,项羽当年封的诸侯,除了燕王臧荼在刘邦和项羽之间一直都保持中立外,其余的灭亡的灭亡,向刘邦投降的投降,基本上都让他摆平?了。
然后,刘邦封了大盗出身的彭越为梁王,魏国故地就归他管了,定都在定陶。他登基以后,就下令大赦天下,宣称与秦的暴政说再见,表明汉帝国的治理方式是仁慈和温和的,绝对没有那么多的苛捐杂税,也没有那些折磨全国人民神经的劳役。
西汉前期无为而治的治国方针,就从这时开始了,刘邦制定了这项政策,并长期为惠、文、景三代后世皇帝严格遵守,直到武帝刘彻时期,才出于主动进攻匈奴的需要,调整了这个治国理念。但到了武帝的孙子宣帝上台后,又恢复了休养生息的思路。
由此可见,经过几百年的战国征战和秦末的社会动乱之后,刘邦一眼就看出百姓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从而采取了正确的国家管理思路,保证了汉帝国的稳定发展。这是他做出的了不起的贡献,恐怕这也是项羽做不到?的。
正如我们前面所说,在对韩信、彭越、张耳、英布等大军团的领袖进行了分封后,其他的分封天下的工作并没有立即进行。在“刘氏管理思维”中,一定要赏的人必须赏,但要适当地赏,而应该赏的人,尽量少赏,能不赏则不赏。为什么他立国初期会如此认为呢?因为分封实则就是在分化皇帝自己的权力,为他的刘氏家族埋下隐患,再者说,国土就这么大,至少现在不会增加了,如果你一块我一块,分疆裂土,所有的有功者都来咬一口,哪儿够功臣们去分呢?
想必那几天,刘邦一定失眠,对着地图痛心疾首,不管哪块地方都不舍得拿出去。要知道分封出去的土地,中央就再也收不到什么税了;中央只能从直属的郡县中拿到田赋商税,封国的财政都是由封主来打理的,甚至于他们也都有自己的相国和行政管理团队,就和分公司是一回事。
他向张良讨教策略:“为之奈何?”
张良笑着说:“大封当然不可,但不封也是不行的。因为你不封,他们就要造反了。”
刘邦大惊。
在张良的建议下,刘邦为了安抚人心,首先封了他最讨厌的雍齿。大家都知道我们的主公对于雍齿那是恨之入骨,此人曾经几次三番地窘辱刘邦,背叛主公,刘邦早就想杀雍齿而后快,可偏偏他又立下了不少军功,还是丰地的老乡。
这一点,群臣都是知晓的。所以刘邦封他为什邡侯以后,大小功臣的心都放下了:“就连雍齿这样的都封侯了,董事长并没有忘记我们,一定会厚待我们!”
究竟怎样分封?在刘邦集团的内部也有过争论。
比如在汉三年,郦食其就提出要封六国后人,但张良却坚决反对。张良看出了天下大势,他认为,自秦灭六国建立统一帝国以来,虽然帝国随即崩溃了,但大一统则安定、分封则可能导致无休止战争的社会共识,其实已经开始形成了。如果再立六国,“所谓割己之有而以资敌,设虚名而受实祸也”。
也就是说,六国后人绝不可立,否则就会重蹈项羽之祸。对此,刘邦深以为然,十分赞同。
所以,刘邦准备好的分封之策,与项羽和春秋战国时的分封大有不同。功利性比较强,而且布局长远。当刘邦大败于彭城,让项羽追得到处跑时,为了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力量,他就打算“捐关以东”之地,作为拉拢一些武装集团分封王侯之用。这是为了保命,制止劣势,联合一切可用的力量来对抗项羽。对内部的自己人,刘邦在战时则利用“封爵”“封邑”网罗人才,稳定内部。
所以在战时,分封只是刘邦的权宜之计,是为其夺取政权这一总的目标而服务的。天下到手后,分封则成了控制的需要,而不是像春秋战国、项羽的分封那样是为了分裂和制衡。
刘邦明白,异姓之王是不得不封的,因为当时鼓吹分封、要求分封的大有人在,这是春秋战国留下的风气,社会认同感尚强。且实际上他们已经结成了一股不可低估的政治势力。这里面的人包括了韩信、彭越和英布等。他们是异姓功臣,能力强,势力大,又有一定民心的支持。
因此,刘邦的选择是:应该封的异姓之王,不能犹豫,必须封。
其次,刘邦也十分清楚的,对于这些实力派人物,包括手下的那些其他的有功臣将,也不能全部都优容有加,甚至放纵他们的欲望和要求。全部满足他们立王封侯的奢望也是不可行的。所以,必须有选择地进行分封和犒赏。
这可以看成是刘邦成功的一大“秘诀”,他在创业成功后的分红策略上,表现得非常灵活和恰到好处,比之项羽要高明得多了。项羽的分封是在给自己找麻烦,埋隐患,刘邦的分封则是用来打击敌人、安抚人心和削弱功臣的力量,稳定自己的统治。
同样一件事情,在项羽手中用着烫手,在刘邦手中却可以变成打击敌人的锐利武器。
2月份,刘邦在曹州济阴县的汜水北岸设坛,正式登基为皇帝以后,经过周密准备的大量的分封行动就开始了。
除了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赵王张耳外,还正式晋封了衡山王吴芮迁徙为长沙王,都临湘,韩王信为韩王,都阳翟,粤王无诸也改称闽粤王,统辖闽中地,并正式承认了中立的燕王臧茶的诸侯地位。
刘邦正式把首都邦到了雒阳(洛阳故城),杀了之前被虏的临江王共?尉。
5月夏,为了恢复民生及生产作业的正常化,刘邦皇帝下令各诸侯及军团进行裁军复员工作。为了摒除将领的投机心态,不久,刘邦在洛阳的南宫,设酒宴款待各功臣和诸侯,加深一下感情,并且让大家来评价一下自己成功的原因,一副平易近人的样子。
王陵的观点代表了这些团队骨干的想法:“皇帝,你成功是因为大方,愿意把所得的战果归属于有功者,并与大家共分天下。”
刘邦听了,却摇头笑道:“不,我不过是善于用人罢了。像张良、萧何、韩信这三个人,他们都是世间少见的奇才,却可以为自己效劳,而项羽只有一位范增,都不能好好用,这是他失败的原因,也是我成功的原?因。”
其实,兴汉三杰固然重要,但是就像王陵说的那样,刘邦经常以“与人共分天下”的策略来争取各路英雄好汉的支持,的确是楚汉相争刘邦胜利最主要的关键因素。
但是,从上面可以看出,虽然王陵讲中了要点,切中要了害,刘邦却死活不想承认了,最主要的原因是现在已天下太平,时局变了,时势不同,皇权也统一了,作为老板,自然就不会再把自己兜里的钱掏出来白白送给大家。在这个时候,就不能再与手下谈“共有天下、分享政权”的问题了。
如此说来,刘邦容人乃至成功的能力,似乎源自于他深藏不露的“权术”和在管理上的机变选择。他总是能够发现最合适的办法,而不是去选择那些“人们公认的道路”。这就不仅仅是一种机变能力了,而是世间稀有的战略头脑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