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借势:怀王之约的价值 谨慎但又自负的项梁(1 / 1)

谋天下:刘邦篇 高原 987 字 2个月前

在会稽郡起义的项梁、项羽叔侄,离秦国的中央地区最远,但他们势力的扩展也最为成功。不久,项梁便拥有了整个会稽郡,但他并不急着称王,仍以秦国官吏郡守的称呼来执行统治权,可见与项羽相比,项梁是一位思考审慎的领导人物。

首先,他派项羽南下,去收编江南地区的义军,尽可能扩充江东子弟兵的人数,尽快充实军队人数,自己则坐镇于会稽郡的吴中,来监视江北情势的变化。

项羽在收编义军的工作中表现非常出色,他合并了8000多人的兵力,使得项梁的声势又壮大不少,使得项家军初步具备了北上作战的本钱。

当陈胜定国为张楚,并自称陈王时,项梁虽瞧不起陈胜的做法,但他只冷静评估,并不会在外界乱说话。因为他深知任何错误的言论,都会影响自己未来在义军中的声望,影响到项家军将来的命运。他对于侄儿嗜杀的性格也一再给予了批评,认为这种残暴的行为丧失民心,实非争霸所需。

在陈胜失败以后,楚国贵族景驹跳了出来,自封为楚王。项梁听说了以后十分反感:“这小子,毫无来头,竟自称楚王?身为项燕的儿子,我才是最有资格称楚王的人!”但他也就是在心里想想,时机未到,他不会有什么实际行动。项梁这个人是很谨慎的。

这时,召平渡江跑过来投奔,他是陈胜的特使,自称为东陵侯,虽然陈胜已经死了,项梁仍决定好好利用这位最早起义的英雄在江北义军心中的声望,好让自己得以最快速度成为义军的新一代领袖。

召平其实也担心项梁不会把陈胜放在眼里,人家毕竟是名门之后,搞不好还会因此看轻了自己。但心思一扭,召平也想试试这位自称名将后裔的项梁,气量到底有几分?

他看到的是让自己相当满意的一幕:项梁十分恭谨地亲自来迎接他。召平心中很感动,当即决定为项梁出谋划策。见面以后,项梁也非常喜欢召平这个人斯文的作风和渊博的学识,因此认真听取他的建议。

在商讨中,召平也认为项梁不宜自封楚王,避免以后楚王后裔出现时的尴尬。他建议假借陈胜的命令,封项梁为上柱国(楚国的最高官职,相当于宰相)。这样一来,自己也可以是师出有名地收编各地的义军去对抗秦军,项梁一听这办法不错,很高兴地接受了这个官职。

这个办法非常有效,不久,项梁的北征军团的人数便突破了十万人。他把自己的大本营设在了江北的下邳。

对于项梁势力的增加以及北上的行动,景驹和自己的后台支持者秦嘉感到了不安,这是直接的威胁。这两人马上在彭城附近集结军队,准备阻挡项梁军的北上。这时项梁获得了大部分楚国旧贵族和长老们的支持,声势已远在景驹之上。所以他决心除掉景驹,对楚军将领进行了一次很有效果的演讲:

“陈王(指陈胜)最早率领大家起义,但因为与秦军作战不利,不知是生是死,而秦嘉居然立景驹为楚王,背叛陈王,于情于理都不对,这是大逆不道的行为,我们应该一起讨伐他。”

此言一出,景驹的阵营就乱了套,军队众叛亲离。趁此良机,项梁发动了进攻,景驹和秦嘉的军队发生溃败,两人分别被杀,军队也被项梁全部整编。从此以后,楚军从此全归项梁管制,成为抗秦义军中最庞大也是最为强大的一股力量。

项梁虽然是一个稳重的人,可是有一个缺点,就是太好斗了。这就让他没有办法将全国的义军整合到一起,只有楚地的小股义军才听他的,外地的军队则对他充满警惕。这一点也表明了项梁此人与刘邦的差距,胸中的格局还是太小了,仍然跳不出楚地的范围,他做不到放眼全国。

这时候,章邯的军队有30余万,已经牢牢地控制住了中原地区,并且陆续在合并降军,力量不断增加。相比之下,项梁的军队只有10万人左右。当楚军过了淮水后,两人就要面对面较量了。

这两个看上去很牛的人在当时其实都缺乏实际带兵作战的经验。比如章邯,他虽然有丰富的军事常识,擅长谋略与计划,但在战场上拼个你死我活却是外行。用行话来说,他精于谋略,却短于战术。幸好他带的“骊山之众”大多属于原秦国的作战部队,独立作战能力强,经验丰富,加上章邯善于包装和宣传,将秦王朝的“企业价值观”在军中发挥到了极限,起到了增加凝聚力的作用。

在帝国荣誉感的感召下,这支秦军以一当十,势不可挡,在北方将义军队伍逐个击破,眼看就有挽帝国于将倒、实现帝国中兴的可能性。

项梁因为长期流浪,使他的组织企划能力获得了不少的提升。楚国的军队一向擅长独立作战,项梁只要作好布局,他们自会懂得如何击败敌人,根本不用项梁亲自指挥。

所以,严格来讲,项梁也只是运气较好,并称不上一位“大将”之材。站在粗暴好斗的楚军前,项梁经常有相当大的心理压力,所以他不愿亲临战场,实际领军作战的常是其侄儿项羽。

自从凶猛的英布和老谋深算的刘邦投入他的麾下之后,项梁多了两个不坏的活棋可下,他更乐得躲在幕后指挥。但也因为这样,他对前线的情报判断缺乏临场感,经常比较主观。这是他最大的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