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同理心——一瞬间拉近心距(1 / 1)

气场 博峰 851 字 2个月前

许多著名心理学家在论述做人的基本原则时,都会特别强调“同理心”这个词。有人甚至说:“没有同理心,就不可能知道什么是成功,什么是领导力。”那么,到底什么是同理心呢?同理心和气场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同理心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最早由人本主义大师卡尔·罗杰斯提出,即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的做法。

由于每个人的成长背景、受教育程度,所处环境以及心境不同,对同一事物的认知也是不尽相同的。若你不能容忍这种差异,不能从他人的角度去理解他人,不能接受他人的观点,无论你的气场有多强、多大,恐怕对对方也起不到丝毫的吸引和影响作用。

人一旦具备了同理心,就能把自己放在对方的处境想一想,就更容易获得他人的认可和信任,如此也就催化了气场的“发酵”。如果能实现这一步,你往往已经掌握了人际交往的主动权,气场已经开始闪闪发光,吸引着对方主动向你靠拢!

谈起刘德华,王宝强感激地说道:“刘德华是一个善解人意的人,他曾经照顾了我的面子,以一种润物无声的方式帮助了我。对此,我很感激!”这是这么回事呢?事情要追溯到2003年年底。

2003年年底,王宝强凭借着在《盲井》中的出色演出,参加了第40届台湾金马奖的评选活动,并领取了最佳新人奖。中途他去了洗手间,可在此过程中却被洗手池的水龙头难住了。因为这是感应式水龙头,王宝强从未使用过。他对着水龙头先扭后按再提,可就是不见有水流出来。

王宝强有些纳闷:“咦,明明看见前面的刘德华刚刚使用过,怎么现在突然就不灵了呢?”因为身后还有人等着洗手,王宝强急得额头上冒出了细汗。

这时,正准备往外走的刘德华,从壁镜中看到了王宝强的窘境,于是便转过身抠抠指甲缝,对王宝强客气地说道:“对不起,我手还没有洗干净,能让我再洗一次吗?”

只见,刘德华走回洗手池,将双手放在了水龙头下面。两秒钟过后,水自动地流出来了。在刘德华的“示范”动作下,王宝强立即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儿,他也将手放在了水龙头下面,终于洗了手。

刘德华看出了王宝强的窘迫,他没有直接地说你应该怎么使用水龙头,而是照顾到了王宝强的情绪,装作若无其事地做了“示范”动作,让帮助体贴入微、不留痕迹。这为他赢得了王宝强的感激。无疑,在王宝强眼中,刘德华此刻的气场是非常吸引人的。

不管你是否有过体验,换位思考的同理心总是能够将你的气场变成一个磁场,把和你个性相同的人或情况吸引到你身边。因为你对其他人的言行,都是站在对方角度上考虑的,你的说服力也会大大增强。

有一个年轻的女孩子一心想学发艺,几经周折后,她花高价拜了一名京城最受欢迎的理发师为师。女孩子很有上进心,她学得很用心,进步也很快。不到三个月后,她就被师傅安排上岗了。

给第一位顾客染发时,由于紧张、粗心,她居然拿错了颜色。给顾客染完发后,女孩才发现了这个错误。顾客非常恼火地嚷嚷道:“哎呀,我想要葡萄红色,你怎么给我弄成了黄色了啊?”女孩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

这时,师傅闻声赶过来,了解情况后,再三向顾客道歉,并表示不收费,顾客哼哼了几下就不出声了,欣喜而去。女孩忐忑地等着师傅批评。可是,师傅只是说:“万事开头难,如果我是你的话我会特别紧张,我也有可能会出错,不过我保证以后不会再发生这样的事情。”

尽管师傅没有批评自己,但女孩却深深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此她做事认认真真,而且越发刻苦学艺。日复一日,她也成了一名深受顾客喜欢的理发师。“如果我是你……”成了她的口头禅。

假如我是他的话,我会怎么办、怎么想、怎么做?如果你能事事这样想,那么你的气场必然会吸引一群忠实的“粉丝”,相信你的人际关系也必将少了争吵,多了理解;少了矛盾,多了和谐。

社会生活愈发展,人际关系愈重要,就愈要求人们具备求同存异的和谐气场。如何做呢?很简单——不愿意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不要那样对待别人;自己希望在社会上能站得住,能通达,就要帮助别人站得住,帮别人通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