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气场深化:士别三日,刮目相看(1 / 1)

气场 博峰 730 字 2个月前

学识改变气场,气场改变命运。

不管从事什么行业,在自己身处的领域中取得了多大的成就,你都必须不断地吸取知识,为自己“充电”。只有丰富了内在的学识,才能够让外在的气场变得更有力量,更能够吸引人。

很多时候,我们往往按照自己认为的方式去做事,结果事倍功半或是失败,这种行为常会给人带来一种盲目、冲动、不理智的感觉,当然它所传递出的气场也不具有凝聚力。而不失时机地为自己“充电”,充实自己,我们的视角将会变得更加开阔、思维更加全面,从而能够清楚事物之间的内在规律,能够从容不迫、处变不惊地应对各种事物——此时所散发出来的气场自然就是强大的,有征服力的。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事例。

三国时期,吴王孙权曾经劝诫爱将吕蒙:“如今,你身兼要职,不可不去学习。”吕蒙听后,则以军中事务繁忙为借口,加以推辞。孙权说:“你以为我是让你去钻研儒学,日后做一个专门传授经学的学官吗?你错了。我是希望你能粗略地了解一些历史罢了。你说你事务繁忙,整个国家还有谁比我更忙呢?我经常读书,真是受益匪浅,所以希望你也能够从书中多学到些东西。”于是,吕蒙开始悉心学习,而他的进步也非常明显。

一日,东吴的名将鲁肃同吕蒙一起商议国事,鲁肃听到吕蒙的见解之后,非常惊讶:“你如今的才干和谋略,已经不再是过去的吕蒙能够相比的了。”吕蒙听后哈哈大笑,说道:“对于有志气的人,分别了数日之后,就不能再用老眼光来看待了。”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鲁肃发现吕蒙的气场变了,而这种气场的转变正是源于吕蒙内在学识的积累。因为学识渊博了,有了这种厚重的底蕴,势必就能展现出不一样的气质。

事实上,也只有懂得及时充电的重要性,随时随地对生活抱着一种学习心态的人,才能够永远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散发出一种耀眼的光芒,一种积极向上的气息,这就是最吸引人的气场!

那些懂得随时随地积累知识,对所接触到的一切事物,都留心观察、研究,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汲取知识,不断地提高、更新自我的人,往往更容易从一个平庸无闻者变成人群中的焦点。

在离德国科隆不远的西比希城,市民们无不对约翰娜·玛克司夫人赞叹不已,她因为“活到老学到老”而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还当选为该城“最伟大的女性”。

玛克司夫人退休之前长期在一家公司任职,是位活跃、开朗的女士。退休之后,不甘寂寞的她先是上了一个法语班,后来在报上看到科隆大学招收老年大学生的广告,她便报名成为正式大学生,当时她已65岁。她非常难以适应繁重的学习生涯,但凭着6年的刻苦攻读,玛克司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科隆大学的教育学硕士文凭。9年之后,玛克司夫人通过深入多个养老院和普通家庭采访,又完成了长达200页的一篇 “如何度过晚年——学习使老人永远充满活力”的博士论文,并被授予教育学博士学位。

在80多岁的时候,玛克司夫人作为嘉宾,参加了德国著名电视主持人迪沃累克主持的一次脱口秀节目,她说话有条不紊又颇富幽默感,风采丝毫不逊于舞台上的年轻人,给电视机前的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外在的环境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变化着,甚至是完全无规则的变化。如果你感到恐慌、焦虑、担忧,那么,最好的解决办法便是用新思想、新观念来适应新情况。

试着不停地给自己“充电”吧!通过业余学习、培训和脱产进修等等途径都是可以的,让自己永远都是全新的、跟得上时代的。如果你能够做到这一点,你的气场将会变得越来越强,并步步为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