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在繁华的巴黎大街上,站着一个衣衫褴褛、头发斑白、双目失明的老人,而在他身旁立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我什么也看不见。”路上的行人来来往往,几乎铺了满街满巷,可是很少有人施舍。
这时来了一位诗人,他见这位盲人神情哀伤,拿起笔在木牌上写了几个字。
下午诗人再次路过时,乞讨者已收获丰厚,他不解地追问:“好心的先生,不知为什么,下午给我钱的人多极了。”
诗人听了,微微地一笑,原来他把牌子修改为:“春天来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
经诗人修改过的一句话竟有这么大的魔力,原因何在?原来,这句话的魔力在于它有非常浓厚的感情色彩。春天是美好的,草长莺飞,姹紫嫣红,但这良辰美景,对于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来说都是虚设,这是多么悲惨!当人们想到盲人眼前一片漆黑,一生中连春天都不曾见过,怎能不产生同情之心呢?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言一旦注入感情元素,就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真正软化、温暖和焐热人们的内心,带动人们的情绪。
我们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对一件东西或者一个人的感觉,主要是由情绪来决定的,而不是理智。比如,你身边可能存在这样一个人,他有很多优点,人人都夸赞他好,但你却偏偏不喜欢他;而另一个人可能有很多缺点,一数一箩筐,但你却偏偏喜欢亲近他。
再如,某件东西可能很实用,设计也很新颖,但你却完全不想要;而另一件东西,几乎没什么用处,也不见得有多好看,却偏偏入了你的眼。
像这样理智和情感背道而驰的情况,并不少见。很多时候,喜欢或讨厌并不需要多么严谨的理由,哪怕只有一个触**绪的小火星,也可能造成一场情感的“大爆炸”。
可见,在与人交往时,如果你想要走进对方的内心,你需要考虑的不是如何去找话题,如何去有技巧地交谈,而是如何调动对方的情绪,触动对方的情感。
我认识一个做食品深加工研发的朋友,当年他刚刚应聘到一家食品企业时,为了有所表现好立足,把全部精力都投入一项研发工作,废寝忘食地整整干了一个星期,吃住都在实验室,最高纪录是连续40多个小时没有休息。
当研究工作暂告一段落后,他在**睡了整整一天一夜,醒来时一眼就看到主管正坐在他的床边。
见到他睡醒了,主管立刻拉住他的手,说 :“年轻人,你太拼命了。我宁愿这个项目拖一拖,也不想看到我的下属如此拼命。我也是技术员出身,能体会到你的辛苦,你的心意我领了,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以后不要这么拼命了,就是项目不成功,我也不会怪你的。”
我这个朋友跟我说,他当时真的非常感动,从那之后,他忽然觉得自己有了归属感,不再是为了工资而工作,而是把研制新产品当成他的事业。接下来,不到半年的时间,新产品便研制成功,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现在,这个朋友成了那家企业的主管。他不止一次地跟我说过,不管他将来会不会跳槽,在他心里,那位主管永远是自己的领导。
我十分佩服朋友的那个主管,他用自己的情感带动了下属的情绪,赢得了人心,也为企业带来了发展,更提高了他的企业领导者身份。这种情感上的关怀,没有让下属感到工作和老板给他带来的压力,而是贴心的温暖,从而更加激发下属的士气,使得他不再为工资、为个人吃饭而工作,而是为自己和企业的事业而“玩命”。
很多时候,情感上的热度远比无休止的说教更有效果。
情绪是语言的温度,同样的一句话,用不同的情绪表达出来,整个意思也都可能完全不同。在和别人交流、沟通的时候,我们不能仅仅只做一个事实的陈述者。在谈话中,如果你无法调动谈话对象的情绪,无论你的语言多么有技巧,也很难引起对方的情感共鸣。
你必须将自己的情绪感染给对方,或者接纳对方所传达的情绪—只有充分调动起谈话者的情绪,这场谈话才可能升温,你与谈话对象之间也才可能产生良好的“化学反应”。
试想一下,如果你和一个人聊天,不管说到什么事情,对方都面无表情,毫无情感波动,你会觉得这场谈话有意思吗?所谓的“知己”,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能有情绪上的共鸣,共同愤怒所愤怒的、高兴所高兴的。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当交谈双方在情感上达成统一后,情绪的相互感染会让彼此的情绪体验更加强烈,这场谈话也就更加让人觉得畅快淋漓。这就是为什么在生活中,有时你会感觉到和朋友凑在一起说一堆无意义的废话,似乎比和一位智者在一起探讨生活的真理更有意思。
所以,当我们和别人交流时,一定要有真情实感,这样才能表达出真实的情绪,并且感染到对方。当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和真实的情绪去面对别人时,你就会发现话语更富人情味,更具感染力和可信度。这个时候,要打开对方的心扉,就不是一件难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