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打圆场,走到哪儿都不冷场(1 / 1)

我是一个对娱乐圈知之甚少的人,但是多年以前就记住了一位台湾地区主持人,他的名字叫吴宗宪。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的情商和语言能力让我无比佩服。

记得在他主持的一档选秀节目中,有四位参赛的美女选手秀了一段舞蹈,可能是因为紧张,有两位选手在舞蹈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小失误。结束之后,几个姑娘觉得自己这次演砸了,都相当的局促不安,有一位甚至抹起了眼泪,现场的气氛也变得尴尬起来。

这时,主持人吴宗宪站出来说了这样一番话:“虽然你们当中有人出错了,但一切都没关系。而且我觉得,刚才你们失误的那个动作,反而表现出了你们可爱率真的一面。表演大师卓别林说过:‘全世界最精彩的演出,就是出错的那一次。’这句话用在这里再合适不过了。”

几位姑娘被吴宗宪的这番话逗得破涕为笑,现场的尴尬气氛顿时一扫而空。

在表演过程中出现严重失误,姑娘们心里肯定很不安,而吴宗宪巧妙地借卓别林的一句名言安慰开导她们,说她们出错的样子是全世界最可爱的。如此贴心体谅的话语,如此机智幽默的圆场,可谓是高情商交谈的经典案例,我也因此而记住了这个台湾地区的主持人。

生活中,我十分佩服那些头脑灵活、擅长打圆场的人们,他们通常可以灵活地应用各种语言技巧,如幽默、自嘲、善意的曲解等,一句话就可以缓和尴尬的气氛。有时候,他们也可以用一句合情合理的解释或是找一个借口来给自己或者对方一个台阶下,避免让大家陷入尴尬的境地。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打圆场也是一门沟通艺术,善于打圆场的人都是精通语言艺术的人,他们往往在人际关系方面也有着过人的能力。

我记得2014年小米科技CEO雷军参加了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当时他在台上讲了一番豪言壮语:“5到10年后,小米有机会成为世界第一的智能手机公司。”

这句话赢得了在场许多人的掌声。不过,出于竞争对手的原因,台下的一些友商品牌代表就不开心了,竟然有人起哄回了雷军一句:“说起来总是容易的,但是做就没那么简单了。”而且,声音很大,不仅台上的雷军,现场好多人都听到了。

大家顿时交头接耳起来,都觉得台上的雷军这下子一定挺尴尬的。这时,机智的雷军接着说道:“马云讲过一句话: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这句话用在这个时候略带自嘲意味,但他为自己遭遇呛声的尴尬处境打了一个圆场,赢得了台下一片掌声。

很多时候,交流的过程中之所以会出现尴尬,就是因为有些人说了不合时宜的话,或是做了不合时宜的事情,于是导致交谈的双方甚至是所有人都感到难堪和尴尬。

面对这种情况,那些情商比较高、沟通经验比较丰富的人,通常就会巧妙地打一个圆场,证明对方有悖常理的举动在此情此景中是正当的、无可厚非的和合理的。这样一来,对方的尴尬解除了,正常的交流和沟通也能继续下去了。

在我前面提到的例子中,会场里不仅有雷军,还有其他几家实力不凡的公司代表。雷军在他们面前有些过于自信地说出的那句话,不仅显得他雄心勃勃,而且相当具有挑战意味,自然会招致某些友商的不满和异议。而这时,他以马云的一句关于梦想的名言为自己打圆场,给自己的话语加上幽默和自嘲的韵味,削弱了其中的挑战意味,自然也就更容易让人接受。

雷军的讲话之所以让我印象深刻,是因为我觉得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遇到尴尬、说错话的时候,尤其是在人多的场合,面子上自然过不去。这时如果有人能及时“打圆场”,凭三言两语力挽狂澜、扭转局势,让局面不至于尴尬甚至失控,保全大家的面子和尊严,自然会赢得所有人的好感,在人际关系拓展中取得良好效果。

尤其是在日常的聊天争论中,需要灵活应变地打圆场的事往往很多。有时要为自己的过失打圆场;有时要为上司的过失打圆场;有时要为他人的争吵打圆场。

那些善于打圆场的人,总能用一种善意的、理解的心情,找出尴尬者陷入僵局的原因,想出好的圆场办法,使气氛由紧张变为轻松,由尴尬变为自然,最终达到“你好我好大家好”、和和气气收场的目的。

而且,打圆场的机会也是你展现口才的机会。很多时候,如果能够一句话缓和尴尬的气氛,维护交际活动的正常进行,一定能让别人对你刮目相看,使你迅速成为交际中的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