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际场上,每个人都希望展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比如聪慧、博学、能干等等。这种想法本身无可厚非,毕竟谁不想给别人留下一个好印象,获得别人的称赞和敬佩呢?可怕的是,有时可能会弄巧成拙—你本想表现自己最好的一面,最终反而暴露了自己的无知和浅薄。
前不久,我经一位作家朋友介绍,加入了一个作家微信群。群里有最炙手可热的藏地作家、作品畅销的通俗作家,也有“90后”的新生代作家。每天群里各种话题不断,大家也非常愿意积极参与,很快我就注意到,有一个叫“子墨芊芊”的姑娘,几乎是一有人开口她就一定开口,而且什么话题都能发表一番见解,似乎自己什么都懂。但是问题在于,她所说的有时并不正确,甚至还闹出笑话。
有一次,一位群友说道:“在我心中,能够配得上‘女神’这个美誉的,只有玛格丽特。”
没过几秒,“子墨芊芊”回复道:“我和她的工作一样,也是一名家庭教师。”
虽然我的文学造诣不算深,但我也知道,玛格丽特是小仲马代表作《茶花女》的女主人公,这是个美丽纯洁、善良无私的姑娘,因为家境贫困,沦落风尘,但仍然保持一颗纯洁的心灵和独立的人格,向往真正的生活和爱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被玛格丽特的人品深深感动,不止一次地热泪盈眶。
而“子墨芊芊”所说的“家庭教师”,应该是《简·爱》中的女主人公。
或许不少人和我一样意识到“子墨芊芊”的谬误,所以没有人跟着这个话题往下走。又过了几秒,“子墨芊芊”火速撤回了这条消息,也许她也意识到了,或是有人提醒了她。
就这样,“子墨芊芊”在我的心里留下了不好的印象:这是一个不诚实的人,还是一个爱卖弄的人。这不是因为她的无知,而是因为她的不懂装懂。
交际中,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人。他们经常隐瞒自己不知道的事情,不懂装懂,冒充很有学问的样子。和人谈话,最怕的不是对方讲的东西你不懂,而是你明明不懂,却偏偏还喜欢装懂。不懂不要紧,只要你有兴趣想知道,我可以一点一点地告诉你—可如果你明明不懂,却还喜欢装懂,话题就很难继续下去了。
那么,为什么有人喜欢不懂装懂呢?追根究底,这类人是为了保全自己的面子,或是想赢得虚荣的赞誉。因为如果不能回答别人的问题,我们会担心对方是否觉得我们无知。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遇到不懂的问题,都会有这样那样的顾虑:“我连这都不了解,会不会被别人取笑?”“大家都懂了,只有我不懂,实在太丢人了。”所以,大脑会快速搜索并编造能拿来作为解答的信息。
但事实上,有些话题,只要一开口,你有多少墨水,大家就已心知肚明了。聊天时虽然有问有答,至少不会显得我们那么无知。但是假的就是假的,总有露馅的时候。所以,我一直提倡的一点是,诚实坦率地承认自己对某些事物的无知,这没有什么难为情的,往往比不懂装懂要强得多。
为什么我这么说,古语曰“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每个人的知识面都是有限的,谁都不可能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即使是再伟大的学者、再博学的专家,也有其他知识的盲区,都有不懂的问题。更何况,知识是日新月异的,天底下的事物也是无限的,“不懂”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常态。
丁肇中是我国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接受采访或回答提问时,只要是关于本学科的问题,他总是侃侃而谈,讲得头头是道。但如果涉及其他学科问题,即便是平常的问题,他最常给出的回答也是三个字—“不知道”。 蜚声世界的大科学家,竟然还不如一般人?这令人大惑不解。
对此,丁肇中坦诚地解释说:“拿诺贝尔奖,只是对很小的特殊领域有贡献,一个人不可能因为拿了诺贝尔奖,就把自己当成什么都懂的‘万能专家’,对任何事情都可以评价,我可没这么大的能耐。”
丁肇中这种实事求是的说辞不仅没有自损形象,反而让人更佩服,不是吗?
蜚声世界的大科学家尚且有这么多不懂的地方,更何况我们普通人呢?所以,当你面对自己不熟悉的话题或不确定的问题时,没必要硬着头皮不懂装懂—与其冒着“出丑”的风险“好为人师”,不如拿出实事求是的坦诚姿态!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是我们中学时便学到的古语,记得当时我们的语文老师还再三强调:“学问学问,不懂就问。”
一个人的知识,是从自己不懂开始的。我们只有先承认自己不懂,才有机会弥补自身的不足,一步步做得更好。
生活中,我发现懂得越多的人越谦虚,他们在发表看法或见解之前,总习惯加上一句 “不知道我的理解对不对”的前缀,中间表述一段之后,最后还要配上一句“如果有不对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指正”的后缀。正因为如此,他们懂得越来越多,变得越来越好,自然也越来越受欢迎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