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公司内部有没有绝对的公平?一项制度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吗?我认为不是,也不可能做到。权利和回报应该有明确的分水岭,不是说你只要坐在那张椅子上,和别人一样从早晨九点坐到下午五点,就能拿到约定的工资。
如果真的绝对公平了,对于团队管理来说反而是另一种不公平。我经常见到不少员工大呼上司不公平,全是抱怨和不满,我很想对他们说,人生本来就有很多的不公平,出生背景不同、家庭关系不同、受教育的程度不同,这都导致了在这个社会中不会有两个人付出同样的回报后得到的收获也是相同的。同时,最让人们感到心理不平衡的、最要命的是,从前跟我在一个锅里吃饭的人,今天吃的却不一样了,一起工作的他却升职了;同样做生意的他却发财了;同样没有背景和关系的他事事顺利而我却处处碰壁……公平吗?而且你无法通过可以量化的标准去分析这些事实。所以,就连西方商业文化的代表者比尔·盖茨都说:“社会是不公平的,我们要试着接受它。”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不断产生欲望和满足的过程,世界上的事从来都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有所失才有所获。听起来很矛盾,不是吗?为什么有所失,才会有收获?难道不是我只要做了什么,就一定会有回报?不是的。只有当你为生活和工作的付出有价值时,才有可能得到期望的回报。
在现实的团队中,有的人利用自己占有的相应的资源,迅速地过上了令人艳羡的生活,那些一无所有和没有任何资源的人,他们应该怎么办呢?你需要让他明白,这种不公平是铁定存在的现实,他最应该做的事情是,通过努力,把自己的劣势变成动力,尽最大可能去发挥自己的长处,寻找机会,坚持做自己想干的事情,然后当机遇降临时,就非常有希望扭转这种不公。如果他只是抱怨,那他这一生都将活在抱怨中。同时,我们要在团队中确定一条红线:抱怨是杀死团队的病毒,绝不容许有人带着抱怨的情绪工作,包括你自己。
承认不公平的一个好处就是,它能激励我们去尽己所能,而不是一味地自我感伤,抱怨团队的回报不公。生活的使命并不是让每一件事情都变得完美,而是帮助和激励你完成对生活的挑战。
很显然,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员工们在拼命地为他自己感到遗憾,因为他觉得上司是不公平的,公司待人有其偏好,老板总是喜欢某些特定的人—不是他,是别人。他一味地沉浸在探究环境的公平与不公平中,在工作中虚度时光,陷入困境。他并不了解,上司们都有自己不同的喜好,无法保证他们对其他任何人都能够公平地对待。
● 最坏的制度是“平均主义”
如果有些人认为平均就是公平,管理者又努力这样做的话,结果将变得一团糟。不管怎么做,回报都是相同的,要是每个人都缺乏积极性,就会导致公司的亏损,因为“平均主义”的所谓公平就是对工作积极的员工最大的不公平。
在一家公司,一个职员愤愤不平地说:“我跟某人是同时进公司的,学历一样,干一样的电脑工作,但我的工作能力比他出色,每天多在公司加一小时的班,为什么他的薪金和我一样?”另一名职员说:“我每个月努力做到超出他五倍的业绩,但工资和他一样多,凭什么?”
平均主义会犯众怒,因为每个人都不满意,而你要学会笼络和奖励最优秀的员工,通过能力与业绩的差距,体现出团队重视程度的高低。
美国的布鲁金斯学会多年来以培养世界上最杰出的推销员著称于世。该学会有一个传统,那就是每期学员毕业时,会给他们出一道最能体现推销员实战能力的实习题。
在尼克松当政时,曾经有一位学员成功地把一台微型录音机卖给了尼克松总统。为了奖励他,学会赠给了他一只刻有“最伟大的推销员”的金靴子。但是在接下来的26年时间里,却再也没有人能够获此殊荣。
最有意思的是,在克林顿当政时,学会居然给学员们出了这样一道难题:请把一条三角裤推销给现任总统。后来克林顿卸任,布什走马上任,学会的实习题也有所改变:请把一把斧子推销给布什总统。
由于在之前26年的时间里无数前辈都无功而返,许多学员都放弃了角逐金靴奖的机会。他们抱怨说,这个任务并不比推销三角裤简单,因为现任总统根本不需要斧头,即使需要也用不着亲自购买。
直到2001年,一位名叫乔治·赫伯特的推销员的出现,才再次打破了这一推销极限。然而,用乔治·赫伯特自己的话说,其实他也没花多少工夫。他说:“我认为把一把斧子推销给布什总统是完全有可能的,因为总统在得克萨斯州有一个农场,里面有许多树。于是我就给他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总统先生,有一次我有幸参观了你的农场,发现里面长着许多大树,有些已经枯死了。我想您一定需要一把斧头。眼下我这里正好有一把非常适合砍伐枯树的斧头,如果您有兴趣的话,请按这封信上的地址给予回复。’后来,他就给我汇来了买斧头的钱。”
曾经有记者这样问过布鲁金斯学会的负责人:26年的时间里,学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推销员,也造就了数以百计的百万富翁。难道说他们的能力真的不如乔治·赫伯特吗?为什么不把金靴奖发给他们?换言之,布鲁金斯学会不公平。对此,该负责人回答道:“这只金靴子之所以没有授予其他的学员,是因为我们一直想寻找这么一个人,这个人不会因有人说某一目标不能实现就放弃,更不会因某件事情难以办到而失去自信。”
乔治·赫伯特的成功有力地证明了我们的观点:有些事情当你认为很难做到时,并不是它真的做不到,而是你失去了积极的进取心。你做不到的事情,并不意味着别人也做不到。于是,站在团队的角度上,那些可以做到的人,就有资格得到更多,做不到的,则只能是让位,站在一边成为配角。
● 让员工为了“公正”而奋斗
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制定一个目标,他必须知道自己要什么,能做什么,并用热切的渴望、积极的行动去实现它,而不是一味地去抱怨世界的不公。我在管理中有一项铁的原则,当发现有人在抱怨时,我不会因为团队确实亏待了他就不惩罚他,我会先让他明白这种情绪的危害性,然后考虑给他公正的回报。因为一个真正优秀的手下,他一定明白抱怨是无用的,否则他只能让团队失去更多。他要抛弃公平与不公平的概念,接受团队的等级制度和淘汰制度,从而不断强化自己的竞争力。
在团队之中,永远不会出现员工想象中的那种“公平”。现实就是这样,处处存在着不公平,而且,当你决心产生差别化待遇时,有时会刻意制造一些不公,让员工感到必须加倍努力,让他们每个人都踏踏实实地迈出每一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就像我对一名普通职员所说的:“上司对你不公平,你的付出得不到回报等,都不是理由,一个人付出的努力也许一时间看不到效果,但如果你每天都能兢兢业业地做好自己的工作,相信不管是好上司还是坏上司,你的团队一定会看在眼里,并在合适的时机给你足够的回报。你要有耐心,坚持下去。但如果你迫不及待地希望马上就收获果实,那么对不起,你无法通过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