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主义的局限(1 / 1)

弗洛伊德的尾巴 肖戈 513 字 4个月前

—冷酷的行为主义被冷酷地抛弃

行为主义确实有过辉煌的时期,但即便是在辉煌的时期,人们心中也对它存在疑问,因为心理学家们都知道,人类的记忆比这个复杂得多。

一方面,在大脑中有“整块”的记忆。例如,我们会把所有的电话号码在大脑中归类。另外一方面,记忆的类别又有所不同,我们可以在考试之前突击记忆一些内容,考试过后便忘记了;也可以长时间地记住某些知识,很难忘记。

这就意味着,记忆不仅是外部刺激的结果,也是大脑内部选择的结果。

在行为主义大行其道的时代,心理学家们对于记忆的研究开始深入。与此同时,他们还探索到了行为主义没有注意到,或者说是刻意回避的一些心理学现象,如感觉、动机、性格特征、推理、解决问题、创造力、儿童发展、遗传倾向和经验之间的内部作用,还有人际关系。

这些问题汇聚到了一起,成为摆在行为主义面前的一座大山。

而且,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对于思维这一不可考察的存在也有了更深的认识。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也给人们研究思维提供了启示,有些人认为,人类的记忆就好像电脑处理信息一样,层层递进。

20世纪60年代,所有这些影响开始集中起来,形成了一种新的观点,即所谓的“认知科学”。

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行为主义逐渐失去了它在心理学大厦中的崇高地位,因为有太多的问题是行为主义所不能解释的。许多人开始炮轰行为主义。1968年,心理学家尼西米亚·约但的说法最有代表性,他说:

现代美国科学心理学是在一片不毛之地上浪费时间的不孕专家。数十年辛勤劳动和数百名教授及数千名学生不懈的努力得出的成果近乎毫无意义……自那个“划时代的”时刻(华生1913年的宣言)以来,半个世纪的时间过去了,行为主义对于人类知识的增长又有什么贡献呢?一点都找不出来。

这种极度失望的评价在社会上得以流传,证明行为主义确实已经走向了末路。在60年代,越来越多的心理学研究和教学中心都从行为主义向认知理论转移。到70年代,行为主义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被边缘化,被新的、更为多样化的心理学所替代,这些新的流派研究更为深刻和更为广泛的内容,是本书余下部分要讲到的话题。

但是,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那就是当行为主义的研究已经进入末期的时候,社会上却出现了更多用行为主义思想去指导心理疾病治疗的人。而且,这些方法的效果也确实不错,尤其是在治疗狂躁症方面,更是立竿见影。这也证明了行为主义并非一无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