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代克(1 / 1)

弗洛伊德的尾巴 肖戈 809 字 2个月前

—由一群鸡开始研究心理学

爱德华·李·桑代克(Edward Lee Thorndike,1874—1949年,教育心理学体系的创始人)是位心理学家,但是他本人并不这样认为。他认为自己应该是一名社会学家。

桑代克一辈子都在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进行心理学研究工作,出版了50多本书,写了450篇讨论教育心理学、学习理论、测试和测量、工业心理学、语言获取和社会心理学的文章。

桑代克是牧师的儿子,其貌不扬,性格内向,但是学习成绩很好。1895年从卫斯理大学毕业时,桑代克成为学校近五十年来平均成绩最高的学生。

在大学时代,桑代克学习的是心理学,研究的课题是“鸡的直觉及智力行为”。对于这个选择,桑代克自己说“主要为了满足获取学分和毕业文凭的需要……当时明显没有对动物的特别的兴趣”。

在选择了这个课题之后,桑代克上街买了一群鸡,放到租的房子里天天研究。没过多久,房东实在受不了整天传来的鸡鸣声和鸡屎味儿,于是要求桑代克把鸡弄走。

桑代克的鸡即将面临无家可归的命运,他赶紧把这件事告诉了自己的老师詹姆斯。最后,詹姆斯同意桑代克把鸡放到自己家的地下室里。

在詹姆斯家的地下室里,桑代克用书本做成了一个迷宫,有三条死路,一条活路。活路的出口放着一些食物、水和其他的鸡。然后,桑代克把一只鸡放入迷宫。

起初,这只鸡完全迷失了方向。在迷宫里转来转去,发出不满的哀鸣。但不久之后,它就找到了走出迷宫的路。

但是这只鸡的悲惨命运还没有结束,桑代克再次把它放到了迷宫里。

由于已经有过一次经验,所以鸡这一次很淡定,它比上一次更快地找到了迷宫的出口。

虽然鸡的表现不错,但桑代克却否认这只鸡变得更加聪明了,他认为,鸡只不过是瞎猫碰上了死耗子才找到了出口。在那只鸡的心中,找到出口这个行为给它带来了快乐,于是,它便记住了让自己快乐的行为,然后不断地重复这种行为……

桑代克的话里潜藏着行为主义理论的种子——放弃对意识、思维、心理状态等形而上概念的研究,专注于从可见、可测量的行为中了解心理。就如同汽车司机无视红灯,专注开车一样。

在研究了一整年的鸡之后,桑代克开始做另外一件事情——追求一个漂亮的姑娘,结果他被无情地拒绝了。

感情受伤的桑代克决定离开让自己伤心的地方,转而来到哥伦比亚大学读博士。

在哥伦比亚大学,桑代克继续研究动物的逃脱能力。这一次,他选择了猫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作为哺乳动物,猫的智商要比鸡更高一些,所以桑代克设置了更难的迷宫——他把猫放到箱子里,这些猫想要离开箱子,就必须触发相应的机关:或是踩上一个踏板,或是按一个按钮,或是拉一下绳子。

在另外一个箱子中,猫要想逃脱就得经过更加复杂的过程,比如先拉绳子,再移动一根棍子,才能逃走。

桑代克花了五年时间不断地和他的猫斗智斗勇。在这件事情上,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最终取得了重大成果——他发现,猫并没有推理的能力,而是通过不断地碰运气才能找到逃脱的办法。

尽管这个结论在外人看来无足轻重,但是却在心理学界引起了轩然大波。1898年1月,纽约科学院邀请他讲解研究成果,6月,《科学》杂志发表了他的一篇论文,12月,美国心理学协会邀请他在年度会议上做报告。

桑代克的理论之所以这么受重视,是因为它可以演变成两个重要的定律。

第一条定律是效应律。无快感刺激和快感刺激会有选择地强化某些刺激—反应联系,并减弱或者消除其他的联系。任何动作的效应都会决定它是否成为对一个既定刺激的反应。

第二条定律叫作锻炼律。如果其他方面是平等的,则“一个反应会根据其与当时的情景相联系的次数,以及这种联系的强度和经历的时间长度的比例,与一个刺激产生更为强烈的联系”。

在桑代克之后,很多人(包括他自己)对这两条原始定律做出了修正,形成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础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