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方夜谭(1 / 1)

弗洛伊德的尾巴 肖戈 878 字 2个月前

—打开头颅,看见大脑

大脑是一个一千四百克左右的器官,如同一大碗豆腐脑。正如我们之前所说,古代人对于大脑的认识不足,认为它仅仅是一个冷却血液的器官。

后来,人们终于知道,人类所有的智慧都囊括于大脑之中,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对于大脑的运作方式却几乎一无所知。

1785年,佛兰茨·约瑟夫·高尔(Franz Joseph Gall,1758—1828年)从维也纳医科学校毕业。他出身一般,父亲是个小商人。毕业后他开了一家小诊所,为一些达官显贵治疗疾病,并因此发财。

发财之后的高尔生活非常奢华,还有些放纵,这让他的名声并不怎么好。但是人们依然对他充满尊重,因为他利用自己的医学知识,充当了一个“相面大师”的角色。

高尔是一个善于观察的人。他很早以前就发现,许多聪明人都有一双大而突出的眼睛。他认为,这可能是因为这些人的大脑结构与众不同,所以体现在了外表上。进而,他又认为:通过一个人的外貌,可以推测出这个人的智力、个性等特征。在这个理论的基础上,高尔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颅相学说”。

高尔的这个学说看起来有很强的“迷信”色彩,但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他的学说的却是宗教人士。因为该宗教人士认为这是一种唯物主义的思想——如果大脑结构决定一个人的智力和性格,那岂不是剥夺了上帝对人的“控制权”?这是宗教人士难以接受的。

虽然有强大的反对者,不过高尔的学说在当时还是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美国总统詹姆斯·加菲尔德、作家埃德加·爱伦·坡和勃朗特姐妹都是他的信仰者。追随高尔理论的人都认为颅相学说是科学,是靠得住的。

颅相学说传到美国之后,受到了更为广泛的支持。有一些善于投机的商人开始在它身上寻找商机。美国人富勒兄弟和他们的姐夫开办了一家公司,专门销售各种颅相学说的器具。在这帮人的努力下,颅相学说成了一种靠大脑发财的工具。

很多人被颅相学说所迷惑,有一些将要结婚的年轻人被催着去咨询颅相学说的专家,以此来判断自己的结婚对象是否可靠。妇女们不得不将头发盘成一个圆髻,因为根据颅相学的理论,这样的造型才是拥有全面家务能力的人。

……

颅相学说发展到这一步,充分展现了其“伪科学”的本质。这样的一门科学是走不远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它的合理性,人们开始对其失去信任,而且,大量的事实也证明:颅相学并不靠谱。例如,著名的古典学者理查德·波森死后,人们解剖了他的身体,发现这位以惊人记忆力而著名的学者拥有非常厚的颅骨。而根据颅相学的说法,颅骨厚的人智力都存在缺陷……

这个事实给颅相学说造成了重大的打击,不过,最大的打击来自于高尔本人。1828年,高尔去世后,人们发现,这位颅相学的说创始人的颅骨拥有惊人的厚度,按照高尔本人的理论,他自己应该是个大傻瓜才对……

皮埃尔·弗卢龙

1843年,著名脑机能研究者皮埃尔·弗卢龙(Pierre Flourens1,1794—1867年,法国神经生理学家、解剖学家)出版了《评颅相学》一书,否认了颅相学的正确性。颅相学从此被社会所抛弃。

虽然颅相学算不上真正的科学,但是从客观上来讲,它广泛的影响力让人们接受了一个常识——脑是思维器官。这为心理学指明了发展方向。也正因如此,在本书中才会给颅相学这门伪科学留有一席之地。

那位揭穿高尔伪科学真面目的皮埃尔·弗卢龙,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解剖医生。当初,为了证明高尔的错误,他解剖了鸟类、兔子和狗等动物的颅骨,切掉了它们大脑的一部分,然后小心地照料它们,等恢复健康之后,再看看它们的行为是否因为缺少这些区域而受影响。

在这样的实验中,弗卢龙发现了许多关于大脑的秘密。例如,他发现在切除了狗的小脑之后,狗会失去行动能力。这意味着,小脑专门负责控制肌肉,而不是以前人们所想的那样——这是专门控制“好色”与否的器官。弗卢龙还发现,不断地切除动物的脑皮质,会让动物对于刺激的反应越来越迟钝。皮质层切得越多,动物就会显得越“痴呆”。如果把一只小鸟的皮质层全部切除的话,鸟就不会飞了。但是如果仅仅是轻微损伤的话,是不影响正常功能的。

正是由于高尔的伪科学,才激发了弗卢龙研究大脑区域的兴趣。但他用活体生命所做的那些实验,却未免有些重口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