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处理每天收到的海量申请信,我们专门成立了一个部门,由工作人员阅读信件并对其进行分类和调查。这个部门成立之后,我发现处理信件的任务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繁重。虽然信件来自世界各地,而且内容各异,情况不一,但其中有80%都是为了个人用途。在这种信里,除了寄信人将会对我们感激不尽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理由。
当然,其中不乏有一些值得我们关注的、很有价值的申请。我们把这部分申请进行了分类,大体有以下几种。
第一,地方慈善团体的申请。城镇或城市的来信者会呼吁全体居民伸出援助之手,周边的市民也会团结一些朋友和城镇居民,尽可能地提供帮助。可是在我看来,这并不太合适。我认为,这些地方慈善团体、医院、幼儿园及类似机构,应该向最熟悉当地需求的当地人民寻求帮助,而不应该向为其提供服务的当地社区以外的地区募捐。
第二,来自全国或国际性的申请。这些申请,主要是向全国范围内的大富豪们寻求援助。因为,他们有着大量的财富,不仅能够资助当地慈善团体,还能承担更多的慈善事业。在世界范围内,有许多全国性或国际性的大型慈善组织和基督教组织,它们都是有影响力的慈善团体。在处理来自世界各地的寻求个人资助的申请时,那些谨慎明智的财团越来越倾向于选择一些负责任的大型组织作为中介。这样,它们可以更加便捷、安心地把资金分配到不同领域。我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做法。
多年的实践已经证明,一个掌握全面信息的组织最了解哪些地方最需要帮助。比如,某位传教士为了建造医院而向富人募捐。需要多少钱呢?假设是一万美元吧,这笔钱似乎合理而自然。富人知道这件事后,非常愿意提供捐助,也非常放心。因为,这位募捐的传教士隶属于一个强有力的宗教派别。
事情就这样决定了吗?当然不是。假如这个申请被提交到宗派委员会的负责人手中,而他经过调查之后发现,这一地区可能并不需要建设新医院。因为只需要稍加管理,附近的另一个医院就可以满足这个教区的需求。但是如果在这里建了新医院,那么另一个地方的教会就会无力建医院。答案很明显了,这笔钱应该用在后一个社区。这个道理看似简单,但问题是,捐钱的人一点儿也不了解这个情况,虽然各个传道站的管理人都知道这一点。因此在我看来,在捐款之前先咨询那些掌握全面信息的人,才是明智之举。
有种想法十分有趣,那就是一些杰出人士在考虑自己真正的责任时,常常会拼命找出一些让自己的良心得到安慰的理由。比如,看到街上的乞丐时,有人会说:“我不会把钱给他,因为我不相信他!”老实说,我也同意这种观点,一点儿也不相信这类乞讨,但是,这些能够作为推脱责任的理由吗?当然不能。我们可以从另一个方面入手,努力帮助改善街道上乞丐所代表的社会状况。我们不屈服于这类人的索取,那么就应该加入并支持当地的慈善组织。我相信,这些机构比我们看得更清楚,它们能够公正而人性化地对待这一阶层,辨别出谁值得帮助,谁只是在骗取同情。
还有人说:“我不能把钱给某某委员会,因为听说我们的捐款,只有一半甚至更少真正到了需要帮助的人手中。”言下之意,有一半或一大部分的捐款“不翼而飞”了。据我所知,这种说法并不可靠。退一步说,即便真的存在这样的问题,那么捐赠者也应该站出来,使这些机构更加有效地开展工作,而不是因此放弃或推卸责任。任何借口,都不能让一个人捂紧口袋,完全摒弃承担社会责任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