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1 / 1)

文王①在上,於②昭③于天。周虽旧邦④,其命⑤维新⑥。

有周⑦不显⑧,帝命不时⑨。文王陟降⑩,在帝左右?。亹亹?文王,令闻?不已?。陈锡?哉?周,侯?文王孙子?。

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凡周之士?,不显亦世?。世之不显,厥?犹?翼翼?。思?皇?多士,生此王国。

王国克?生,维周之桢?。济济?多士,文王以宁。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假?哉天命,有?商孙子。

商之孙子,其丽不亿?。上帝既命,侯于周服?。侯服于周,天命靡常?。殷士?肤敏?,裸?将?于京。

厥作裸将,常服?黼冔?。王之荩臣?,无?念尔祖。无念尔祖,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注 释

译 诗

文王神灵在天上,在那悠远的空境大放光芒。大周虽是旧邦,但天命所系能够再创辉煌。大周国运隆昌,天帝赋予的使命不可逆挡。文王神灵升降天庭,在天帝近旁。

勤勉的周文王,美名传扬四方。

身负兴盛周族的使命,子孙世代为王。

文王的子孙繁衍众多,嫡系和支系百世兴旺。

所有仕进大周的子孙,世世代代享有荣光。

累世显贵身居高位,为王朝思虑周祥。

多少英才雄杰,生在这个伟大的邦国。

大周土地上的俊才们,是国家的柱石和栋梁。

人才济济,文王之灵也欣慰安宁。

庄重肃穆的周文王,谨慎且奋发图强。

伟大的天命啊,使商王的子孙归属周邦。

殷商的子孙后裔,有千百万之众。

然而天命所向,他们都要拜服于大周的荣光。

商族遗民臣服于周王,方知天命不常。

归顺的殷商遗族守礼勤敏,来祭周王先祖的庙堂。他们祭祀的时候,穿的依旧是商族人的衣裳。

周王任命的臣子,切莫忘了先祖的荣光。

莫要忘记先祖列王,将他们的美德发扬。

治理国家顺天应民,祈求福禄呈祥。

商族未失去民意时,也曾得天命而为四海之王。

应借鉴商族的兴亡,大周的天命永不改易。

大周的天下永不易姓,不要毁在你的手中。

宣扬美好的声名,把殷商之戒视为天降。

天命运行的轨迹,无声无息不可度量。

只须效法我伟大的文王,四海之内自会心生敬仰。

延 伸

这是一首周王族的史诗,传为周文王之子周公旦所作。周公旦是西周王朝重要的创建者之一,他与周武王一起参与了颠覆商王朝的行动。商王朝鼎盛期,周族只是活动在西北一隅的小部族,经过几代首领的发展,逐渐成了一个势力雄厚的地方力量,尤其到了周文王的时候,在名臣吕望(即传说中的姜太公)的辅佐下,励精图治,不但军事力量增强,而且在诸侯中获得了很高的声望,为缔造周王朝奠定了基础。这首诗,就是赞颂周文王的。

周灭商之后,施行的是“分封建制”的统治方式,除了周天子直接统治的地域外,天下被划分为多个区域,一个区域为一个诸侯国。诸侯国的国君们拥戴周天子为天下共主,按时觐见和朝贡,但是在自己的统治区内有很大的自主权,国君的宝座也是世袭的。那么,哪些人有资格被封为诸侯呢?首先是往古圣王之裔,其次是建立周王朝时做出贡献的文臣武将,再次是周朝王室子弟,第四是灭商战争中的同盟者。

我们先从第一类说起,按照先秦时期的传统,往古圣王不绝祀,也就是以前王朝的君主们要有人来祭祀。因此,周王朝建立时,寻找炎帝、黄帝、尧帝、舜帝、大禹、伯益等先君的后裔,封他们为诸侯,就连被周族灭掉的商王朝后代也一视同仁,纣王之子武庚也被封为诸侯,和其他往古之王的子孙一样继续供奉先王的香火。不过,武庚后来和周公旦的几个弟弟一起发动了叛乱,被周公旦带兵灭掉了。为了不使殷商列王绝祀,商族的另一个贤人微子被封为诸侯,他就是宋国的第一个国君;灭商战争中的功臣,如前文说过的吕望,也被封为诸侯,他是齐国的第一个国君;分封最多的是周朝王室子弟,前文提到过《荀子》所述:“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如鲁国、燕国、魏国、蔡国、曹国、卫国、吴国、虞国等诸侯国都是周王族子弟,其中鲁国就是周公旦的封国,不过他在朝中辅佐年幼的周成王,所以未就任,他的儿子伯禽成为鲁国的第一任国君。诗中说“文王孙子,本支百世”,“本”就是指继承周天子宝座的嫡系子孙,“支”实则是指分封为诸侯的后裔子孙;最后一类被封诸侯的是周灭商时的同盟,这一类诸侯国和周族一样,以前都是商王朝的属国,他们的地位和周族是一样的,只是在灭商时向周族靠拢,彼此结成了战略同盟。在殷商灭亡、周朝成为新的天下共主时,这些诸侯认同了这一格局,故而他们的诸侯地位也得到了再次确认,被纳入周王朝的诸侯序列中。

宋·赵佶《柳鸦芦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