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  鸣(1 / 1)

鹤鸣于九皋①,声闻于野。鱼潜在渊②,或在于渚。乐彼之园,爰③有树檀,其下维萚④。

他山之石,可以为错⑤。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⑥。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注 释

①九皋:很大的沼泽地。九为虚数,极言沼泽之多。②渊:水汇聚之处,深水。③爰:于是。④萚:落叶,此处指小人。⑤他山之石,可以为错:与最后一句同义,指利用他山的石头,可以琢磨玉器。错,砺石,用以打磨玉器。⑥榖:树木名,即楮树,树皮可用来造纸。

译 诗

白鹤在水边的小山上鸣叫,悠远的声音传遍平原。

鱼儿在深水中游,偶尔游到河中的小岛边。

我爱鲜花盛开的小园,青檀树长得挺拔高大,枯黄的落叶飘散草间。他山上的石头,可以用来研磨美玉。

白鹤在水边的小山上鸣叫,响亮的声音响遏云间。

鱼儿游在河中的小岛边,又潜入深渊。

我爱青草茵茵的小园,青檀树长得挺拔高大,丛生的楮树纷披石栏。他山上的石头,可以用来雕琢美玉。

延 伸

这首诗所指不明,朱熹在《诗集传》中也说:“此诗之作,不可知其所由,然必陈善纳诲之辞也。”其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句为著名典故。

其实,就诗论诗,不妨认为这是一首即景抒情的小诗。在广袤的荒野里,诗人听到鹤鸣之声,震动四野,高入云霄;然后看到游鱼一会儿潜入深渊,一会儿又跃上滩头;再向前看,只见一座园林,长着高大的檀树,檀树之下,堆着一层枯枝败叶;园林近旁,又有一座怪石嶙峋的山峰,诗人因而想到这山上的石头,可以取作磨砺玉器的工具。诗中从听觉写到视觉,写到心中所感所思,一条意脉贯串全篇,结构十分完整,从而形成一幅远古诗人漫游荒野的图画。这幅图画中有色有声,有情有景,因而也充满了诗意,读之不免令人产生思古之幽情。如此读诗,读者便会受到诗的艺术感染,产生无穷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