蜉蝣①之羽,衣裳楚楚②。心之忧矣,於③我归处。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於我归息。蜉蝣掘阅④,麻衣⑤如雪。心之忧矣,於我归说⑥。
注 释
①蜉蝣:一种昆虫,生命时长为几个小时或一个星期。②楚楚:鲜明的样子,后文的“采采”同义。③於:通“乌”,何,哪里。④掘阅:阅通“穴”,即挖洞。⑤麻衣:诸侯、大夫之服,此处指服色鲜明。⑥说:通“税”,止息,居住。
译 诗
蜉蝣展羽天地间,衣裳华丽光阴短。心湖风起愁思涌,我之归宿在哪端。蜉蝣展翼水草间,衣服华丽不经年。忧思茫茫未可解,将归何处唯黯然。蜉蝣穿穴到人间,白衣华裳明胜雪。我心悠悠愁茫茫,前路漫漫无归还。
延 伸
蜉蝣是生命短暂的生物,朝生而暮死。相较而言,人的生命空间似乎很大,然而与天地河岳的存在相比,人与蜉蝣在本质上并无不同,故而曹孟德说:“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感叹人生之短暂。然而,人是自觉的,懂得生活的方向与目标,知道这一切的价值所在。惟其短暂,故而才更加珍贵。此诗开篇即写蜉蝣的羽翼之美,实则是借物写人。动物的美,是无意识的,而人类对美的追求,是有意识的。此诗表面上来看是写蜉蝣之生,实则是写人生。在宗教并不发达的先民的意识里,这里有无可言说的迷惘与怅然。
清·任颐《花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