猗嗟①昌②兮,颀而③长兮。抑④若扬⑤兮,美目扬兮。巧趋⑥跄⑦兮,射则臧兮。
猗嗟名⑧兮,美目清兮。仪既成⑨兮,终日射侯⑩。不出正?兮,展?我甥兮。猗嗟娈兮,清扬婉兮。
舞则选?兮,射则贯?兮。四矢反?兮,以御乱兮。
注 释
①猗嗟:赞叹之声。②昌:美好貌。③颀而:即“颀然”,形容身材修长。④抑:同“懿”,美好。⑤扬:借为“阳”。眉上称为“阳”,指额角。⑥趋:急走。⑦跄:步态有节奏,形容举止不凡。⑧名:借为“明”,脸色光明。⑨仪既成:指礼仪完成,没有失礼之处。⑩射侯:射箭靶。?正:箭靶子的中心位置。?展:诚然。?选:出众。?贯:贯穿,穿透。?反:射箭都射在同一个点上。朱熹《诗集传》中说,射礼要射四支箭,四箭都中靶心,因反复射,故而称之为“反”。
译 诗
仪态雍容有器量,长身玉立意气慷。前额开阔分五彩,美目流盼动四方。步伐稳健如岳峙,百步张弓能穿杨。气魄宏大显名扬,美目流转闪辉光。射礼已成未释弓,终日不倦如龙翔。箭无虚发皆中靶,君王外甥拜明堂。英姿勃发气势昂,神态闲雅凝清芳。席间起舞若旋风,开弓如闻霹雳响。四箭连珠中靶心,威震八方好君王。
延 伸
古代学者认为此诗中的“我甥”,指的是鲁庄公,鲁庄公为文姜所生,是齐襄公的外甥。若果如此,则此诗是赞颂鲁庄公的。但这仅为推论,并无更多文献依据。
此诗赞颂的应该是一位贵族青年男子,他仪表堂堂,神采飞扬,在以“射礼”为名的贵族聚会时,连射四箭,每箭都射中靶心。他还是一位舞场高手,舞姿翩翩,充满了魅力。先秦“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贵族不但有特权,而且垄断文化,依靠贵族优势,文化在家族内部传承。贵族子弟到了一定年龄,不但要学习知识,而且要学习击剑、射箭、驾车等技术。平时他们担任各级官员,到战场上则充任军官和武士,冲锋陷阵。诗中的男子被视为国家栋梁,既能够治民,也能够在外敌入侵的时候御乱。
明·张穆《奚官放马图》
清·包栋《仕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