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未明,颠倒衣裳①。颠之倒之,自公②召之。东方未晞③,颠倒裳衣。倒之颠之,自公令之。
折柳樊④圃⑤,狂夫⑥瞿瞿⑦。不能辰⑧夜,不夙则莫⑨。
注 释
①衣裳:古时上衣称“衣”,下衣称“裳”。②公:公室,指统治阶层。③晞:破晓,天刚亮。④樊:同“藩”,篱笆。⑤圃:菜园。⑥狂夫:指监管者。⑦瞿瞿:瞪眼的样子。⑧辰:借为“晨”,此处指白天。⑨莫:即古“暮”字,晚。
译 诗
东边尚未放光亮,着急赶工穿衣裳。衣当裤子裤作衣,官差催得太紧张。东方尚未露曙光,着急赶路穿衣裳。裤子作衣衣当裤,官差急令叫人慌。折下柳枝围菜园,监工瞪眼又挥鞭。徭役辛劳没尽头,哪分夜晚和白天。
延 伸
这首诗反映的是当时下层百姓的生活,百姓一年四季从事农业生产,不但上缴各种赋税,还要不定期地服劳役。统治者不顾百姓疾苦,不断给百姓增加压力,导致人民的生活痛苦不堪。
此诗反映了那个时代下层人民的生活,使读者身临其境,感受到心底的悲哀和愤怒。作者并没有用很多笔墨去铺叙具体的劳动场面,或诉说劳动如何艰辛,而是巧妙地抓住“颠倒衣裳”这一瞬间出现的难堪而苦涩的场面,抒发对现实的愤懑,对统治阶层进行揭露和批判。
清·王翚《夏五吟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