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 奥(1 / 1)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⑩兮。瞻彼淇奥,绿竹青青。

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

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注 释

译 诗

远眺淇河岸,绿竹连成片。文采如君子,切磋须经年,琢磨千万遍。气度如山岳,胸怀似大川。文采斐然如君子,心中忘也难。

远眺淇河湾,绿竹青如蓝。仪态如君子,玉坠垂耳边,美玉饰皮冠。雍容且威严,煊赫也坦然。人才风流如君子,心中忘也难。

远眺淇河间,绿竹势烂漫。气度如君子,质比金锡坚,性与玉比肩。胸怀博大且宽仁,倚重可以度关山。言谈有雅趣,行事中和不自专。

延 伸

这是一首赞美君子的诗歌。全诗共分三章,运用借物起兴的手法,每一章均以“绿竹”起兴,赞美君子的气质、胸怀和人品。有研究者认为此“绿竹”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以竹子喻人品高洁的作品,但诗中所说的绿竹很可能是别种植物,因而此说还有待商榷。诗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之句是中国文化里的著名典故,古人称一个人有根底为“璞玉”,璞玉要成大器,必须经过琢磨。因而,“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是构建一个人学问道德的过程。古人所说的学问道德,并非如今人所理解的学术水平和人格品质这两个方面,而是相互渗透,所谓“道德文章”一体。道德未足,是学问不够;反之学问不深,试图走捷径,则是道德根基太浅。

这首诗里所说的“君子”,并不是符号化的刻板君子形象,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饱满人物,他有豁达的心胸,坚定的信念,非凡的仪表,而且言语幽默,是个有情趣的人。后世将“君子”形象固化,往往弄得不苟言笑,严肃而令人不可近,是腐儒们搞坏了的。至少我们从这首诗中可以发现,“君子”绝不是铁板式的人物。

明·仇英《上林图卷》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