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肃①兔罝②,椓③之丁丁。
赳赳武夫,公侯干城④。
肃肃兔罝,施于中逵⑤。赳赳武夫,公侯好仇。肃肃兔罝,施于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注 释
①肃肃:密密,形容网眼细密。②兔罝:捕野兽的网。③椓:敲击,此处指钉木桩。④干城:干,通“捍”。干城,御敌捍卫之城。⑤中逵:四通八达的路叉口。
译 诗
张开捕兽网,敲击木桩丁丁响。威猛的武士,是公侯的屏障。
铺设捕兽网,在野路纵横的地方。彪悍的壮士,是公侯的力量。
架设捕兽网,在丛林茂密的地方。伟烈的猛士,护卫在公侯的身旁。
延 伸
这是一篇赞颂武士的诗歌。东周时期,诸侯们逐渐形成了“养士”的传统,他们不但网罗一些有才华的文士当自己的高级幕僚,也培养一些武士。这些武士在战时可以冲锋陷阵,平时则充当贴身护卫。
古代的大规模狩猎活动,实质上是一种军事演习。天子或诸侯经常率领自己的卫队进行田猎,有的负责驱赶野兽,有的负责包抄,有的负责堵截,有的负责挖陷阱或布设罗网,最后缩小包围圈,将成群的野兽猎杀。整个过程分工明确,合作度很高,能够高度调动战士们的**。通过狩猎活动,各战术组织之间的协调性得以增长,军队的战斗力也大大提高。这首诗从狩猎这一活动,侧面描写了“武士”的壮姿,他们不但是诸侯的“干城”,也是“腹心”。战国时期的豫让曾说:“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为了报答主君智伯,他多次刺杀赵襄子,屡次失败仍然不放弃。赵襄子将他拿获后,问他:“你以前也追随了那么多主君,他们死了你不报仇,为什么智伯死了你这样执着地报仇?”豫让说:“以前的主君把我当普通人,我也就以普通人的方式回报他们;智伯待我如国士,则我以国士的方式报答他。”豫让是典型的战国时期武士,他们有独立高尚的人格,寻找施展人生抱负的舞台,为“国士”的礼遇献身,与秦之后君主独裁下的忠臣孝子不同。
三国时期的曹操也善于**心腹武士,许褚、典韦既是战场上的良将,又是宿卫中的最高级安保人员,曾多次使曹操免于被刺杀。《兔罝》可以说是最早反映诸侯养“武士”的作品,不止是诗歌作品,也是重要的历史资料。清代学者方玉润认为,这首诗开行猎文学之先河,后世司马相如之《上林赋》,扬雄之《羽猎赋》,都承接此诗余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