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⑤。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 释
译 诗
桃叶流光满枝丫,花萼灿烂射光华。姑娘明日要出嫁,和顺昌隆延夫家。桃枝翠色似碧玉,果实丰美且硕大。姑娘明日要出嫁,和顺喜乐至夫家。桃树亭亭若明霞,繁枝茂叶随风发。姑娘明日要出嫁,和顺安康达夫家。
延 伸
这是一首贺诗,用以祝福新婚的女子,诗中充满了欢乐浪漫的气氛,“宜家宜室”的典故即出于此。另外,李白句“奈何夭桃色,坐叹葑菲诗”出典也在此诗,且是化用《诗经》意象的典范。诗起于比兴,从桃叶写起,层层推进,虽然无一句正面描写新娘的容貌,但却令人感受到一个光彩动人的女性形象。
古人所说的家,尤其是大夫之家,其实是指一族;室,则是夫妇之室。宜家宜室,则既是家族的贤女主,又是丈夫的好帮手。无论古今,女性对一个家庭都很重要,她是丈夫的贤内助,是儿女人生的引领者。古代有很多优秀女性的典范人物,为了儿子受到良好的濡染则有“举家三迁”的孟子母亲,为妻则有“举案齐眉”的奇女子孟光。据说孟光是一个长得又黑又粗的“女汉子”,但是为人通情达理,颇知诗书。到了适婚的年龄,她对提亲的男子一个都没看上。眼看着同龄的闺蜜们都出嫁了,她却待字闺中,亲友们对她这个大龄“剩女”很发愁,问她究竟想嫁一个什么样的人。孟光说,要嫁就嫁给梁鸿。亲友一听,都笑了起来。梁鸿是当时的大帅哥,长得玉树临风,而且是有学问的名士,怎么会娶她这个女汉子呢?但是,孟光很执拗,父母只好去梁家提亲,没想到梁鸿竟然答应了。婚后,二人果然夫唱妇随,心意相通。后来梁鸿因写诗讽刺皇帝,担忧被捕杀,逃到南方的荒野中去隐居,孟光也跟随他一起逃走,并与他匿名装作庸常的人在当地的士绅家打短工。梁鸿去世之后,孟光将他安葬在刺客聂政的墓旁。名士与刺客,有同样的肝胆与灵魂,而孟光,是那个最懂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