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元狩年间,海西之国进献了一只奇兽,用寒青丝羁绊(jī bàn)着四只脚,长得像马那样大,外形像雄鹿,有巨大的角,浑身长着青色的毛。武帝视为祥瑞,赐给海西国的使者白金和珠玉,将这只兽放养于上林苑。
上林苑方圆六百余里,有渭水和泾水等八条河穿过,豢养的禽兽很多,有西域进献的狮子、肃慎进献的老虎、北地的狼、上党地区的鹿群,还有其他种类繁多的野兽和禽鸟。海西国的奇兽放养苑中后,很快就消失了踪影,人们不知其所在。上林苑使有一天夜晚看到山林中仿佛燃起了青色的大火,急忙呼叫驻守在苑中的羽林郎救火。他们带着灭火工具穿过林泽,只见林木中一片青色的光芒,仿佛一轮巨大的月亮降落在林中,光团中站立着一只青色的兽,正是海西国进献的那只奇兽。
上林苑使将此事报告给武帝,武帝命留居长安的海西国人将这只奇兽重新捕获,安置在了甘泉宫的后花园中,然而再也未曾看见奇兽放光。一年之后,这只奇兽死了,汉武帝舍不得将它掩埋,像装置饰品那样悬挂在了花园的门上。不久之后,这只兽的皮肉就不见了,只剩下青色的骸骨,竟然在夜晚释放出青色的光。第二天人们发现奇兽的骸骨不翼而飞,只剩下被寒青丝绑着的四蹄。人们这才知道,只有寒青丝能够控制它,不令它飞走,因而称它为飞骸兽。
“飞骸兽”的故事见载于《汉武洞冥记》,该书共四卷,书中多为汉武帝时期的神怪故事和东方朔的故事。相传此书的作者是东汉人郭宪,后世学者考证认为成书在较晚的六朝,作者另有其人。书中的故事光怪陆离,文采出众,被后世文人视为文学创作的泉源,引用尤其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