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年轻时性格豪迈,喜好酒,只要遇到好酒,一定喝得大醉。有一次邻村的朋友娶妻,他去赴宴,宴席结束后天色已经很晚了,他醉醺醺地往家走,路上经过一片密林。从前有传言说这片密林中有怪兽出没,但穿林路近,绕道路远,刘太公仗着酒意进了林子,走了很久之后也没有从林中穿出去。他大汗淋漓,感到十分口渴,忽然看到前面有火光,以为是人家,就走了过去。
走近一看,刘太公一下子就惊得清醒了。只见林中停着一只大鸟,一足而立,长着人的脸、鸟的长嘴,八个翅膀高举,看起来十分凶恶。刘太公看到的火光,是大鸟眼睛里闪烁的光芒。他反应过来转身就跑,那鸟儿从后面追着他,足不沾地,眼见就要追上了,他看到前面有一个树洞,就钻了进去。那鸟儿找不到他,就在密林上空盘旋,并唱出美妙的声音,好像吹奏笙(shēng)、敲打磬(qìng)一样,音声协调,韵律优美。但刘太公看到过鸟的恶状,不敢出来,那鸟儿唱了一阵就飞走了。
刘太公在树洞里待了很久,不敢出去,他见洞内似有通道,就朝深处走去,隐隐听到敲打铁器的声音。走了一会儿,他看到一个人正在打铁,火星子乱溅,旁边的熔炉中燃烧着熊熊大火。他问那人:“这是哪儿?你在干什么?”
那人把手指放在嘴唇上,轻轻地嘘了一声,继续打铁。刘太公只好找了一块石头坐下,借着炉内的火光观察洞内情形。这洞是一个三丈大小的石窟,除了进来的入口外,没有别的门。熔铁炉的样子十分古怪,不像是当世的器物。打铁人有一张火红色的脸膛,被虬曲缠绕的胡子包围着,可能是火光映照的缘故,像是燃烧的火焰。打铁人**着上半身,双足不穿鞋,一块块肌肉看起来十分结实,飞溅的火星在皮肤上烫出不少疤痕,但他似乎不以为意。打铁用的铁锤看起来分量很重,至少上百斤。
打铁人拿着一块铁敲打了很久,依旧不成型,终于放下了锤子。他问刘太公:“老翁怎么会来我这儿?”
刘太公说:“我去参加喜宴,回来经过这片林子,被一只大鸟追逐,所以进洞躲避,多有打扰,还请海涵。”
打铁人笑着说:“追逐你的是青隄(dí),别人他还不追呢!”
刘太公问他:“为何不追别人?”
打铁人却笑而不答。
刘太公又问:“这里是哪里?”
打铁人说:“这里是龙泉之穴,从前铸剑大师欧冶子给越王允常铸造湛卢、纯钧、胜邪、鱼肠、巨阙五把名剑,就是在这里。”
刘太公又问:“你在做什么?”
打铁人严肃地说:“我为天子铸剑,久铸不成,不过有缘人来了,剑可以铸成了。”
刘太公问:“有缘人在哪里?”
打铁人说:“你就是有缘人。”然后他指着刘太公腰间的匕首,要求他把匕首投入火中,和自己手中的精铁铸在一起。刘太公见那人的样子十分凶悍,不敢违抗,只好将腰间的匕首拔出来,投入了火炉。过了一会儿,有五色烟气产生,匕首和那块铁融合在了一起,那人从火炉中夹出铁块,继续打造。刘太公奔跑了半宿,太累了,就在火炉边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醒来,刘太公发现打铁人铸造了一柄三尺长的剑,抽出剑鞘,宛若一泓清水。打铁人问他匕首从何而来,刘太公说是在山上打柴时,在山涧里捡到的。打铁人告诉他,匕首的名字叫“断虹”,是商代开国大帝成汤的佩剑,是天神应龙所铸造,他指着剑上的铭文,匕首虽然熔铸进了剑中,但是原来的鸟虫篆文仍然十分清楚。太公对打铁人的手艺称赞不绝,那人就把剑送给了他,并送他出了洞。
刘太公回到家中后,将这把剑藏了起来,没向任何人提起洞中的事。很多年后,他的小儿子刘季长大,他将这把剑送给了儿子。刘季就是刘邦,他带着这把剑在芒砀(dàng)山斩蛇起事,和项羽一起灭了秦王朝,后来又击败了项羽,赢得了楚汉之争,在定陶被大臣们拥戴为皇帝。刘邦三次辞谢后,接受了诸侯王和大臣们的劝进,在汜(sì)水之阳举行了盛大的祭祀活动,然后登基称帝。登基之时,有一只八翼的大鸟从林梢上飞来,落在了祭坛上,鸣叫的声音仿佛演奏优美的音乐。
刘邦问谋臣张良:“这是什么鸟儿,有什么征兆?”
张良说:“这只鸟儿名叫青(左马右匋)(左马右余)。周武王吊民伐罪,进入商都朝歌,被诸侯们拥戴为天子,这样的鸟儿曾出现过。这种鸟儿出现在盛明之世,翔鸣薮泽(sǒu zé),音中律吕,飞而不行。”
刘邦听了很高兴,让人把此事写进实录。
“青(左马右匋)(左马右余)”“为汉皇铸剑”故事均见载于《拾遗记》。《拾遗记》
为前秦陇西安阳(今甘肃渭源)人王嘉所撰,总共十卷,记录了从上古的伏羲到东晋时期的神怪故事,是一部短篇文言小说集。该书语言凝练绮丽,情节离奇,想象力丰富,具有极高的文学和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