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重庆的南川是在黑蒙蒙的晚上。待懒懒的阳光照进居住的山庄,满眼的绿色便扑进眼帘了。那绿浓得有些深邃,厚厚绒绒,铺天盖地,多少有些神秘的味道。偶有一群白鹤被什么惊扰起来,满天都是轻盈的翅膀,盘旋一会儿,又沉进绿色里不见踪影了。山脚有条静静的小路,悠闲地伸进大山的腰部,带给人朦朦胧胧的遐想。我们坐着游览车被一阵风吹到一座小桥前,以为到了目的地,却抬头突见四个隶书石刻“碧潭幽谷”。
原来才抵达金佛山的山门。这金佛山好像名不见经传的,但我们经不住南川区长执着的鼓动,将信将疑地踏上了“朝拜”的路途。这上山的路居然是一条南洋木板铺就的精致小道,抬头是绿,旁边花红,脚下溪流,便有贵族般的感觉在细胞里**漾了。看来这座被称为金佛山的胜地,一定有着阅读不尽的经卷与传奇。然而那木板铺就的小路实在独具匠心,弯弯曲曲地在山间徘徊着,遇石抬高,遇水架桥,遇树却就镶在路上了,游人绕过别有一番味道,都会沉进鲜鲜的绿色里忘乎所以的。这种用心呵护自然的点点滴滴,不由得使大家对亲和的创意肃然起敬,其实这里面似乎隐含着建设者对佛的虔诚。
金佛山
慢慢走过一二里,木板路边冒出一个纯木制的小凉亭,土风淳厚,古朴自然,与小路与大山浑然一体,真似一处梦幻般的世外桃源呢。突然有人放嗓呼啸一声,只听那满山的树叶哗哗地动起来,似乎里边埋伏着千军万马,我们有些惊诧地朝山上望去,那树枝却摇得越发欢了,仿佛已置我们于危险的包围之中。忽然有只猴子跳进凉亭里,转眼那凉亭的顶棚围栏和树丛就聚集了数以百计的猴子。平时大家只在公园里见过猴子,待在空灵的深山里见到与人类模样近似的动物,心里不免有些忐忑。而且那大猴小猴齐刷刷地把目光投向我们,更有甚者几只大猴就挡在我们前行的路上,仿佛真遇到了悟空率领的猴氏兄弟,横下心要拿“买路钱”呢。
有人掏出花生远远地扔过去,猴子们便“哗”一下拥过去,抢到者连皮带壳塞进嘴里咀嚼起来,其他的猴子便又眼巴巴盯住我们手中袋子聚拢过来。渐渐地我们也勇敢起来,手捏着花生去逗那些小猴,猴子便用小爪子快速地抓过去,敏捷地剥掉外壳,把仁放进嘴里嚼得津津有味。有人看到山坡上有个小猴子胆怯地望着我们不 敢下来,便把袋子全扔上去了,却不承想被藏在树丛里的大猴子飞身跃起给接住了。小猴气得上蹿下跳,引得众多猴子虎视眈眈。而这金佛山上的猴子居然是通性情的,那大猴马上把袋子里的花生分给小猴一两颗,一场眼看就要发生的“战斗”瓦解了。这猴们是伴着金佛在山上生活,似乎真有灵气呢。我以为这猴子可能就是金佛身边的御林军吧。
摆脱猴子的**,我们沿着木板路继续向上,终于到达了山腰,忽然发现路边密丛丛的乔木灌木变成了竹子。而且那一望无际的竹林只有半人高,却密得伸不进脚去,有风吹来竹林便绿绿地抖动起来,犹如一片嫩绿的锦缎,波光粼粼地从山顶一直闪到山下。有人兴奋地扑进竹林里,只露一张灿烂的笑脸,可把人的天真都融进大自然里了。这时女主人告诉我们,那山上的竹子可有特色呢,看着是圆的,摸着却是方的。大家伸手一摸果然奇异,问及缘由,便有一段与金佛有关的故事娓娓道来:古时候,南川的乡亲们上山砍完竹便摆在山坡上,风稍刮过便滚得漫山遍野,金佛看在眼里心生慈悲,手一挥那竹子便成方的了,从此省却了乡亲们很多的气力。苏轼曾道:“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有漫山的方竹相伴,可见这金佛山的主人确是君子呢。竹子竟有这般灵性,大家便愈发想瞻仰慈悲的金佛了。
匆匆登上前往顶峰的缆车,大家刚刚悬到空中,立刻被山上奇异的景色吸引了。本来在山间看到的是满眼的绿色,而在缆车上看那远远近近的山峦叠嶂,居然呈现出五彩的景象。有层鲜红如火的枫林,犹如飘扬激**的旗帜,似被艺术家们铺到山上演绎着永远的神圣;有层金灿灿的丛林,像是由收获的果实堆集而成,正等待远方的客人们去享受。这般如霞的灿烂,可比任何地方见到的秋色都动人,犹如一袭袈裟晋献给了山上佛祖,心中便弥漫开虔诚的感受。我们几乎忍不住想跳下缆车,扑进那红彤彤黄澄澄的山坡上去享受了。
脚下的木板路后来把我们带到一片林地,这里的景色又让我们感到惊诧。本来这里漫山遍野铺着数不胜数的植被,但这片平缓的坡上居然生长出一片浩大的石林,而且石林还呈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几乎每块石头上面都顶着一棵迎风招展的小树,浑然一体,和谐生动。这些生动的石林每一尊都被南川人冠以了极为形象的诠释,当然少不了母子与老人,棋友与舞蹈。有对情人显然太投入,身体已经完全融在一起,两只嘴唇还在那里拼命地吸吻,这逗起我们一阵善意的嬉闹。我想大隐如佛,那金佛一定就隐在这片石林里吧,然而搜遍那一片奇异的石林,居然没见一座如来打坐的形象。
终于我们被领到一座深山古刹前。大概是有佛祖的召唤,大家顿时有了精神。然而,通往大雄宝殿的道路居然是一个狭长的山洞,只好相跟着鱼贯而入,头上还不时有欲坠未坠的石头悬吊在那儿,稍不小心就会碰破额头;更有洞壁的水珠会突然滴进脖子里,使人不由得生发出一丝丝的恐惧来。突然,幽幽的灯光在深处闪闪烁烁,大家快步走过去,顿时惊得目瞪口呆了!山洞蓦地变宽阔了,足以比得上两三个足球场,远处还真有座大佛披着层层叠叠的奇异光环,脚下则是一面清澈见底的小湖,更把佛的伟岸映在静谧的水里了,使之平添了许多的神秘和崇敬。我想这个大洞定是佛祖的恩赐,如果遇上战事周边百姓都挤进来也绰绰有余的。我们兴奋地沿那洞中的湖畔朝前走,陡然露出一个豁亮的洞口。急急跑过去,竟然是在一面山的腰间,下面是几百米深的悬崖,若不是有石栏围着,谁上去都会吓晕乎的。但是,我感觉这大洞由于不见僧人打理,似乎缺少佛门的气韵。
下山的路上,我小心地把疑问告诉区长,但她粲然一笑,指着那起伏的山峦说,这整个一架山是金佛山。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到浩浩山峰间一尊睡佛安详的形象。一抹晚霞正好穿过层层祥云飘下来,那金灿灿的袈裟也舞动起来。大佛通体散发出迷人的光泽,吸引点点白鹤轻盈地飞过佛面向上盘旋,真似一幅天地祥瑞的图景,使得四面的群山都低下头来,八方的善男信女都不由得要伏地膜拜了。
善哉,善哉!这金佛山就是一部魅力无穷的佛经啊!
发表于 2010年 12月 30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