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然懿实,何义同群
晋文帝与二陈①共车,过唤钟会同载,即②驶车委去。比出,已远。既至,因嘲之曰:“与人期行,何以迟迟?望卿遥遥不至。”会答曰:“矫然懿实,何必同群?”帝复问会:“皋繇何如人?”答曰:“上不及尧、舜,下不逮周、孔,亦一时之懿士③。”
【注释】
①二陈:陈骞、陈泰。
②即:立刻,马上。
③懿士:有德行的人,品德高尚的人。
【译文】
晋文帝和陈骞、陈泰同乘一辆车,当车子经过钟会家的时候,喊钟会一起过来坐车,但是还没等他出来,就丢下他驾车离开了。等他出来后,车子已经走得很远了。他赶到后,晋文帝就嘲笑他说:“和别人约定时间一起走,你为什么迟迟不肯出来?大家都等着你,你却一直不出现。”钟会回答说:“有德和有真本事的人,为什么一定要和大家合群?”晋文帝又问钟会:“皋繇是怎样一个人?”钟会回答说:“比上比不了尧、舜,比下比不了周公和孔子,但他也是当时的有德之人。”
卿辈意无可败
嵇、阮、山、刘在竹林酣饮①,王戎后往,步兵曰:“俗物已复来败②人意③!”王笑曰:“卿辈意亦复可败邪?”
【注释】
①酣饮:尽兴地喝酒,痛快地喝酒。
②败:败坏,损坏。
③意:兴致,兴趣。
【译文】
嵇康、阮籍、山涛、刘伶在竹林中痛快喝酒,王戎晚到,步兵校尉阮籍说:“俗人又来败坏人家的兴致!”王戎笑着说:“你们的兴致也是能败坏的吗?”
枕石漱流
孙子荆年少时欲①隐②,语王武子“当枕石漱流”,误曰“漱石枕流”。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孙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③其齿。”
【注释】
①欲:想要。
②隐:归隐,隐居。
③砺:磨。
【译文】
孙子荆年轻的时候想要归隐,对王武子说:“应当枕石漱流。”但出口却错说成“漱石枕流。” 王武子说:“流水可以当枕头,石头可以漱口吗?”孙子荆说:“之所以枕流,是想洗干净自己的耳朵;之所以漱石,是想磨砺自己的牙齿。”
生儿如此
王浑与妇钟氏共坐,见武子从庭过,浑欣然①谓妇曰:“生儿如此,足慰人意。”妇笑曰:“若使新妇得配参军,生儿故可不啻②如此。”
【注释】
①欣然:欣慰,开心。
②啻:只是,仅仅。
【译文】
王浑和妻子钟氏坐在一起,看见他们的儿子王武子从院子中经过,王浑很欣慰地对妻子说:“生了这样的儿子,可以满足了。”他的妻子笑着说:“如果我能婚配给参军,生的儿子可就不只是这样了。”
云间陆士龙,日下荀鸣鹤
荀鸣鹤、陆士龙二人未相识,俱①会张茂先坐。张令共语,以其并有大才,可勿作常语。陆举手曰:“云间陆士龙。”荀答曰:“日下荀鸣鹤。”陆曰:“既开青云睹白雉,何不张尔弓,布尔矢?”荀答曰:“本谓云龙骙骙,定是山鹿野麋。兽弱弩强,是以发迟②。”张乃抚掌大笑。
【注释】
①俱:一起。
②发迟:延迟,延误。
【译文】
荀鸣鹤、陆士龙两人互相不认识,在张茂先家中聚会时遇见了。张茂先让他们在一起聊聊,因为他们两个都很有才学,让他们不要说平常的俗话。陆士龙拱手说:“我是云间陆士龙。”荀鸣鹤回答说:“我是日下荀鸣鹤。”陆士龙说:“已经是拨开了云朵的青天,看见了白雉,为什么不张开你的弓,搭上你的箭?”荀鸣鹤回答说:“我本来以为是强大的云龙,可原来是山野中的小麋鹿。野兽弱而弓箭强,所以迟迟不忍心放箭。”张茂先于是拍着手大笑。
普天同庆
元帝皇子生,普赐群臣。殷洪乔谢①曰:“皇子诞育,普天同庆。臣无勋②焉,而猥颁厚赉。”中宗笑曰:“此事岂可使卿有勋邪?”
【注释】
①谢:感谢,谢恩。
②勋:功劳。
【译文】
晋元帝的皇子降生,普遍赏赐群臣。殷洪乔谢赏的时候说:“皇子诞生,普天下的人一起庆贺。臣下没有功劳,却惭愧地受到了重赏。”元帝笑着说:“这件事怎么可让你有功劳呢?”
驴宁胜马
诸葛令、王丞相共①争姓族先后,王曰:“何不言葛、王,而云王、葛?”令曰:“譬②言驴马,不言马驴,驴宁胜马邪?”
【注释】
①共:一起。
②譬:比如,比喻。
【译文】
尚书令诸葛恢和丞相王导两个人在一起争论姓氏的先后顺序。王导说:“为什么不说葛、王,而要说王、葛?”诸葛恢说:“譬如说驴马,不说马驴,驴难道胜过马吗?”
琉璃英英,诚为至宝
王公与朝士共饮酒,举琉璃碗谓伯仁曰:“此碗腹殊空,谓之宝器,何邪?”答曰:“此碗英英①,诚为清彻②,所以为宝耳。”
【注释】
①英英:指晶莹剔透。
②清彻:纯净透明。
【译文】
王导和朝廷的官员一起喝酒,他举起琉璃碗对着周伯仁说:“这碗中间是空的,称它是件宝物,为什么呢?”周伯仁回答说:“这个碗闪闪发光,确实晶莹剔透,这就是成为宝物的原因啊。”
卿不分贵贱
谢幼舆谓周侯曰:“卿类①社树,远望之,峨峨拂②青天;就而视之,其根则群狐所托,下聚溷③而已。”答曰:“枝条拂青天,不以为高;群狐乱其下,不以为浊。聚溷之秽,卿之所保,何足自称?”
【注释】
①类:类似,像。
②拂:轻轻掠过,碰到。
③溷(hùn):污秽,肮脏,脏东西。
【译文】
谢幼舆对武城侯周说:“你就像社坛上的树,远远望去,高耸入云霄;走近看,树的根部却是狐狸居住的地方,下面堆满了脏东西。”周回答说:“树枝能上青天,我不认为高;一群狐狸在树的根部作乱,我也不认为浑浊。至于藏垢纳污这样的事,是你所保有的,哪有值得自夸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