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灭: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1 / 1)

在仕路上追逐,在内心情感世界里沉溺,在虚拟世界里寻求慰藉,在现实阻隔中疏离孤独,他的一生,得到的又是什么?

是幻灭。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每个人都是无数过去的结合体,无数个过去的际遇造就了现在的我。

杨绛先生说,我们如果反思一生的经历,都是当时处境使然,不由自主。但是,关键时刻,做主的还是自己。如果把“命造”比作船,把“运途”比作河,船只能在河里走。但“命造”里,还有“命主”呢?如果船要搁浅或倾覆的时候,船里还有个“我”在做主,也可说是这人的个性做主。这就是所谓个性决定命运了。

无数际遇造就了个性,而个性的集合又决定了命运。

我在想,李商隐的幻灭悲剧,除了那个不确定的风雨飘摇的时代,到底是怎样造成的?他的个性里有哪些因素造成了他的悲剧?

我承认,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撕碎给人看。但谁又愿意充当悲剧的主角呢?当然,悲剧也是一种悲壮的美,悲剧带来毁灭的同时,对一个独特的诗人来说,也是一种成全。

如果没有悲剧的逼迫,如果没有现实的逼仄,如果不是在世俗的世界上无路可走,他又怎能把敏感的触觉探入另一个世界?他又怎能刻画出如此幽微华丽而寄慨遥深的精微之美?又怎能在他的诗中获得超脱和永生?

天以百凶,成就一个天才。

这是命运的吊诡,也是命运的公平。

他性格里有挥之不去的自卑,尽管这种自卑他死死压抑着甚至以极端的清高和自尊表现出来。

因为自卑,他太在乎别人的眼光。在别人眼中活自己,永远是别人眼光的附庸;在自己眼中活自己,才能做自己的主人。

他的自卑源于寒微的家族运势,而这个家族又偏偏放不下曾是皇室支脉的虚荣。这种虚荣心决定了他一开始只能用世俗的方式取得世俗的成功,在现实人伦秩序里修齐治平,获得认可。一开始,他就只给了自己一条路,一种选择——科举仕进,光宗耀祖。成则罢,不成则是一条不归路。

他祖上几代在仕途上皆毫无建树,最大的官职也只是一个县令。更要命的是,家族人丁不旺,年寿不永。几代都是由年轻的寡母带着儿子在艰难人世中跌跌撞撞跋涉。相对于他的祖上几代,李商隐47岁的寿命,也算是长寿。

如果父亲能等到他长大成人,或许他的世界不会如此灰暗。三岁随父漂泊入幕,十岁丧父,作为家中长子,他柔弱的双肩偏偏要承担他负荷不了的重压,振兴家族。

千里扶柩归乡,四海无可依之人,九族无可依之亲。他被命运抛抛进了一片无前路也无退路的汪洋,从此后寄人篱下,以求成长。寄人篱下的人,从来都是敏感的,极度自尊的,他们的心无风也会起浪,有风便浪涛汹涌。依附性,从一开始便嵌进了他的命格里。

他一边在风雨中苦苦支撑,一边拜处士李叔为师求学。这个处士李叔,在这个注重现实利益法则的社会里,偏偏教会了他一肚子不合时宜的文章和不合时宜的清高。这个际遇,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他即将展开的人生求索之路。

得遇令狐楚,本是他人生的一大转机。但他在受恩的同时,也同时决定了他的依附,决定了他此生不能背恩。因为,这个世界上欠不起还不起的是人情。他在依附中,五次科举才中进士,跃跃欲试的年轻的心,还没有来得及尽情拥抱即将展开的人生,便已落上了厚厚的尘,结上了厚厚的痂。

入幕天涯,任职京官,他在不断划着下坠的弧线。

他的坎坷和不得志加重了他的自卑和无力无助感,他的自卑以及伴随自卑的另一种变形——自尊,又让他的人生路途变得越来越崎岖。

自卑像影子一样追随着他,他时时咀嚼着它的苦。

“古人常叹知己少,况我沦贱艰虞多”,他感慨自己的“沦贱”。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他无法跻身于权贵之流,却又不敢坦然承认自己是个乡人,羞于和这些贱民为伍。

“中路因循我所长,古来才命两相妨”,他哀叹因循坎坷是他的命,他自恃的惊世才华是他命途的克星。

他在春天里哭泣,像一个楚囚。他在秋天里徘徊,像飒飒秋风中的枯荷。

伴随着自卑的,是他的孱弱和早夭意识。

他无法洒脱自如,无法踌躇满志,无法尽兴尽情地在现实世界里做一个刚强的英雄,哪怕是自欺欺人的幻觉。

他的一生中,无论是金榜题名,还是洞房花烛,你都没有看见他放声一笑或清狂过。如寒虫吟般的孟郊在高中时也有过“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瞬间忘情忘我,他没有。他在得知高中后,心里夹杂着落寞,他小心翼翼地对别人的施恩表示感激和忠心。洞房花烛日,他没有留下一首表达他心境的快意诗句。

世道多艰,命运多舛,使他有着不合年龄的敏感和早熟。他懂得世态凉薄,他懂得人心如水,他小心翼翼地察言观色,只是他这种本领没有用在名利场上,却只是让自己更加懦弱或是退缩。

他用这种退缩和懦弱保护自己,在自己和他人之间划上适当的防御距离。他总是隐忍着,吞吞吐吐。

“忍放花如雪”,哪怕是开放,也不能开得尽兴,热烈地追寻着春光。

“忍委芳心与暮蝉”,一片芳心付于暮蝉,说忍其实是“不忍”,本应“不忍”却又无法干脆地做决断,还是忍心托付。

这样拖泥带水,不干不脆。

因为自卑,他不敢相信命运的垂青。总是患得患失,在事情即将展开之际,便预知它无法避免的坠落结局。他的个性里,有种强烈的“早夭”意识。这种意识,或许也与他家族几代年寿不永、英年早逝有关。而他名为“商隐”,弟弟名为“羲叟”,本来就带有期待长寿之暗寓。

他在幕府的宴席上,为早夭的竹笋流露出深深怜惜。“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人啊,又怎能忍心剪去一个刚破土而出待长成凌云之势的笋竹?

看见了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他在哀叹它们红颜凋谢时,又作了一个翻转,“前溪舞罢君回顾,并觉今朝粉态新”,待春风消歇之后,回头看今日凋残于风雨中的落花,你会觉得今天的落花是鲜妍明媚的。

“重吟细把真无奈,已落犹开未放愁。”自己凋落了,它更担心的是那些未放之花也将注定走向衰败的命运。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路旁的一枝梅,因早秀而等不到随之而来的新年。

这种强烈的早夭意识增强了他的孱弱,他的一生正如不展的芭蕉郁结的丁香,在风中各自哀叹着、品咂着无尽的愁。

他深度返观自己的内心世界,自怜自恋。却没有反思是什么导致了如今的境遇,他缺少真正的理性,当所有的挫败积聚在一起时,他认为那是宿命。

他看不清,也看不透,只能将它归之为无端。所谓的无端,就是没有来处,没有去处,当它来了,你不必抗拒,只能接受。

他说“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他说“秋蝶无端丽,寒花只暂香”。

他说“云鬓无端怨别离,十年移易住山期”。

他说“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

他不知道父亲为什么无端早逝,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无端生在这样的末世,他不知道为什么无端地陷入党争,他也不知道为什么无端地要背上负恩无行的骂名,他更不知道妻子为什么无端早亡,他永远也不知道为什么命运总是无端地让他在得到的同时,就让他失去。

一切都是无法探究的无端。

生成无端,美丽无端,怨恨无端,嫁娶无端。一切都是无端,都是天意,不必追问,不必讶异,他要做的就是接受,认命。

这种宿命心理,带来的不是真正的解脱,而是更深的绝望,是一种习惯于失去的绝望心理。

习惯于绝望,就是没有最坏的,只有更坏的。

他在拥有的当下也不敢相信握在手中的东西是真的,不敢享受拥有的即时快乐。拥有的东西越是美好,他越是害怕马上会失去。越是害怕失去,便越是不敢相信它的真实性。他在拥有和害怕失去的矛盾中煎熬着,备受凌迟般的折磨。

“歌唇一世衔雨看,可惜馨香手中故。”她含着眼泪凝视着美好的、珍贵的事物,看它在双手的紧握下枯萎消逝,只能痛惜,无法挽救。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些感情不必等待时过境迁之后才懂得珍惜,就在当时便已经深心爱惜,又因唯恐失去而显得虚幻。在拥有的同时即触及失去的悲哀,这种拥抱是绝望的,是含泪的微笑。

“在点燃光亮的同时就已准备迎接它的熄灭,在花朵绽放的时刻就预见它的凋零,以至于在挚爱中同时包含着永别,在拥有的同时就准备失去。爱之深,也就悲之切。”这便是李商隐“习惯于绝望”并“预知绝望”的悲剧心理模式。

它导向的是:无可救药的幻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