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谈论困难儿童,并试图对他们的困难进行描述和分类;我们也谈论正常、健康的孩子,但描述一个正常的孩子要难得多。
当谈论身体时,我们很清楚“正常”是什么意思。身体正常的意思是:孩子的发育处于这个年龄孩子的平均水平,而且没有身体疾病。我们也知道,智力正常是什么意思。但是,一个拥有健康身体和正常甚至超正常智力的孩子,其人格可能离正常很远。
我们可以从行为方面着手,将一个孩子与其他孩子进行比较,但是否能根据孩子的行为而给他贴上不正常的标签?我们对此犹豫不决,因为在正常情况下,同一个行为,其背后的原因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比如,一个孩子饿了就哭。问题是,这个孩子的年龄是多少?一岁的孩子饿了就哭,这很正常。一个十岁的孩子饿了就哭,那就不能算正常。再比如,一个孩子从他母亲的袋子里拿了一个硬币。同样,孩子在什么年龄段?很多两岁的孩子有时会这样做。或者,我们观察两个孩子,他们都表现得好像等着被打;其中一个案例中,这种恐惧没有现实基础,而在另一个案例中,孩子总是被家里人打。又或者,一个孩子三岁了,还在用母乳喂养,这在英国是非常不寻常的,但在世界的另一些地方,这就是习俗。
通过比较一个孩子和另一个孩子的行为,我们无法理解我们所说的“正常”是什么意思。
每个父母都关心孩子的性格成长是否正常,情感能力是否在以健康的方式发展。孩子的聪明并不能弥补人格上的缺陷。如果孩子的情感发展在某些地方出现了问题,那么每当某些情况出现时,孩子就必然会回到过去,表现得像个婴儿或小孩子一样。例如,如果一个人一遇到挫折就变成一个讨厌的人,或者冲动得不可自制,我们就说他表现得像个孩子。一个“正常人”会有其他处理挫折的方法。
个体的正常发展,是有其积极意义的。我们从婴儿开始说起。
首先我们要承认,婴儿的需求和感受是非常强大的。必须把孩子看作一个人,一开始就有人类所具有的强烈感受,尽管他与世界的关系才刚刚开始。人们采取各种手段,试图找回属于他们自己的婴儿期和幼儿期的感觉,这些感觉之所以宝贵,就是因为它们如此强烈。
根据这个假设,我们可以把幼儿期看作一个逐步建立信仰的过程。对人和事的信念是通过无数次的良好体验一点一点建立起来的。这里的“良好”是指足够令人满意,是指需求或冲动得到了满足和证明。这些好的经历与坏的经历相比较,“坏”是我们在愤怒、憎恨和怀疑出现时使用的词,因为它们不可避免地会出现。
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找到一个地方,在那里能建立起本能冲动的系统并进行运作;每个人都必须在分配给他的特定世界里发展出一种与这些冲动相处的个人方法:这并不容易。事实上,这就是我要向人们指出的,关于婴儿和儿童的主要问题:婴儿和儿童的生活是不容易的,即使它有各种各样的好东西,但也不存在没有眼泪的生活,除非孩子已经放弃了自发性的发展,只是机械地遵守规矩。
从这个事实来看,生活本来就是困难的,没有一个婴儿或儿童可以避免这些困难,其证据就是:每个人身上都会有一些症状,其中任何一个症状,在某些条件下,都可能是疾病的前兆。即使是在最仁慈、最善解人意的家庭中生活、成长,也不能改变普通人的发展是艰难的这一事实。事实上,一个完全适应的家庭也是难以忍受的,因为无法通过合理的愤怒来缓解焦虑或恐惧。
因此,我认为“正常”这个词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对心理学家有用,因为他需要一个标准,而且他把所有不完美的东西都称为不正常;另一种是对医生、父母和教师有用,他们用它来描述一个最终可能成长为社会中令人满意的成员的孩子,尽管在这个孩子身上也存在一些症状和不恰当的行为。
例如,我知道一个早产的男婴,他有十天不吮吸母乳,所以他的母亲不得不把奶水挤出,装在奶瓶里给他喝。医生会说这是不正常的。的确,对足月儿来说,这是不正常的;但对早产儿来说,这是正常的。
事实上,当时间发展到这个孩子应该足月出生的那天时,他就开始吃奶了,尽管速度很慢,而且只能按照他自己的速度。从一开始,他就对母亲提出了非同寻常的要求,母亲发现只有跟着他的节奏,让他自己决定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她才能成功。在整个婴儿期,他对每一件新事物都大喊大叫,而让他使用一个新杯子、新浴缸或小床的唯一方法就是反复地给他,然后不断等待,直到他转变态度,开始使用它。
在心理学家看来,他需要自主的程度过于强烈,这意味着不正常,但是,由于他有一个愿意随顺他的母亲,我们仍然可以称这个孩子为正常。能进一步证明他遇到了困难的证据,是这个孩子出现了非常强烈的尖叫,在这种情况下,他无法得到安慰,唯一能做的就是把他留在小**,然后其他人在附近等待他恢复过来。在发作时,他不认识他的母亲,所以她对他没有任何用处,直到他开始恢复,她才再次成为他可以使用的母亲。
孩子被送到心理学家那里进行特别诊断,但是当母亲在等待预约的时候,她发现孩子和她一起变得能够理解对方而不需要其他人的帮助。心理学家让他们按自己的节奏去做,他虽然在孩子和母亲身上发现了异常,但他宁愿称他们为正常人,并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自然资源从困境中恢复,这对母亲和孩子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经验。
就我自己而言,我会这样描述正常儿童:一个“正常的孩子”会使用自然界提供的所有装置,来抵御焦虑和不可容忍的冲突。当然,孩子所采用的手段(在健康方面)与可获得的帮助类型有关。
而“异常”则表现为儿童运用症状的能力存在一定程度的限制和僵化,而且在症状和可预期的帮助方式之间相对缺乏关联。当然,我们必须考虑到这样一个事实:在最早的婴儿期,孩子判断需要什么类型帮助的能力很弱,而且相应地需要母亲的密切观察和积极适应。
以孩子尿床为例,这是一个很常见的症状,大多数父母都遇到过。如果孩子通过尿床对严格的管理方式提出有效的抗议,坚持个人的权利,那么这种症状就不是一种疾病;相反,它是一种迹象,表明孩子在受到某种程度的威胁时,仍然希望保持个性。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尿床是正常的,只要假以时日,加上正常的良性管理,孩子将能够摆脱这种症状,并采用其他方法来坚持自我。
拒绝进食是另一个常见的症状。孩子拒绝进食是绝对正常的。我先假设,你提供的食物是好的。问题在于,孩子不会总觉得食物是好的。他这么觉得,是理所当然的。正因为孩子不可能觉得所有食物都好,他才会最终发展出喜欢和不喜欢的能力,就像我们所有人一样。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充裕的时间和平静稳定的照料模式很重要。
这些通常被孩子采用的手段,我们称之为症状。我们说,一个正常的孩子能够在适当的情况下出现任何类型的症状。但是对于一个生病的孩子来说,并不是症状造成了麻烦;而是症状没有发挥它们的作用,因此对孩子和母亲都是一种困扰。
所以,尽管尿床、拒食和各种其他症状可能都是需要治疗的严重迹象,但它们不一定都是病态的。事实上,那些正常的儿童一样被证明有这样的症状,而出现这样症状的原因,仅仅是因为生活本身就是困难的,对每个人来说都是这样——从一开始就有内在的困难。
这些困难来自哪里呢?
首先,存在两种现实(也可以称之为两个世界),这两种现实之间有着根本冲突。一种现实是每个人都可以感知、分享的外部世界,另一种现实是每个个体内心世界的感觉、想法和幻象。
从出生开始,每个婴儿就不断被引入外部世界。早期的喂养经验中,内外两个世界是彼此映照的:主观意愿与事实相比较;期待的东西与提供的东西相权衡;欲望与依赖另一个人的意志和愿望而存在的东西相权衡……这两个世界总是不能完全吻合,由此产生了一个困境。
在整个生命中,始终存在着与这种基本困境相关的苦恼。即使是最好的外部现实也有令人失望的部分,因为它并不完全符合想象。尽管在某种程度上它可以被操纵,但它并不总在魔法的控制之下。
摆在那些照顾小孩子的人面前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如何尽可能简化这些随时出现在孩子面前的问题,帮助孩子实现从幻觉到幻灭的痛苦过渡。婴儿期的大部分尖叫和发脾气都是围绕着这种内在世界和外在现实之间的拉锯战进行的,而这种拉锯战就是彼此妥协的过程,必须被视为正常。
这个幻灭过程的一个特殊贡献,就是儿童发现了即时冲动的快乐。不过,如果孩子要长大,要与群体中的其他人建立关系,就必须放弃许多自发性的快乐。然而,自发性是没有可能被放弃的,因为它与生俱来,是先天所赋予的。而对母亲来说,要确保每个婴儿在学会权衡之前,接收到足够多的爱,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啊! 在这种痛苦的学习中,出现冲突和抗议的确是我们可以预料到的。
主观与客观两种现实之间的矛盾之外,产生困难的第二个原因,是婴儿有一个可怕的发现:随着兴奋,会产生非常具有破坏性的想法。在母亲喂食时,婴儿很可能会有一种冲动,想毁掉一切美好的东西、食物以及给他提供食物的人,这是很可怕的。当婴儿认识到自己得到的食物和照料后面,存在着一个“人”时,就会逐渐变成这样,或者说,孩子会非常喜欢那个在喂食时出现的人,就像喜欢得要将那个人摧毁或用完似的。与此相伴的是一种焦虑:如果所有东西都被毁掉、用完了,什么都不剩了,如果饥饿感再次出现,会发生什么?
那么孩子会怎么做呢?有时孩子会停止对食物的渴望,从而减少焦虑,获得心灵的平静,但却失去了一些宝贵的东西——没有渴望,也就不可能得到充分的满足感。在这里存在一个症状:对贪婪欲望(贪吃)的健康抑制。只要在某种程度以内,我们就将它称为正常。
想方设法试图避开这一症状的母亲们,如果知道这些让她们大惊小怪的问题是怎么回事,她就不会那么容易惊慌失措,就能在对孩子的照料中玩得很开心,这才是有利的。人类的婴儿和儿童处理事情的潜力是很奇妙的,因为一直有个负责任的家伙在冷静地、持续地自然运行。
所有这些只涉及婴儿和母亲之间关系的早期阶段,时间很短,转瞬即逝。在这个阶段之外,随着成长,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孩子认识到还需要对付父亲。我们在孩子身上注意到的很多症状,都与这一因素有关。当然,我们并不是希望在这个阶段父亲不出现。虽然各种症状都可能是孩子对父亲的嫉妒或爱的结果,或者是很多情绪相混合的感情,但都比孩子没有机会和父亲相处更好。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新的孩子的到来,必然会引起不安,但这也是可庆幸的变化,而不是可悲的。
孩子的成长真是有说不完的话题,而我不能提及所有的事情……孩子很快就开始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内心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战斗的结果有失败也有胜利,在这个世界里,魔法占据了主导地位。从儿童的图片和游戏中,你会看到这种内心世界的一些表征,这些表征值得父母认真对待。
内心世界对孩子来说,似乎也需要一个位置,它们看起来是存在于身体里,因此,我们必须明白,孩子的身体也参与了魔法。例如,各种身体疼痛和身体不适将伴随着内心世界的紧张和压力而出现。在试图控制内在世界的过程中,孩子会出现疼痛,或者会做出神奇的手势,或者像着了魔一样跳来跳去,我不希望你在处理自己孩子的这些“疯狂”举止时,认为孩子生病了。
你必须接受一个事实:孩子会被各种真实和想象中的人、动物和事物附身,有时这些想象中的人和动物会来到外面的世界,所以你必须假装你也看得到它们,除非你想要求孩子在还是孩子的时候就长大成人——这会造成巨大的混乱。你不得不欢迎这些想象中的玩伴,而这些玩伴对你的孩子来说是完全真实的。它们来自内心世界,但由于某些很好的原因,暂时被保留在人格之外。对此,你不要感到惊讶。
前面说了这么多,与其继续试图解释为什么生活总是困难的,不如以一个友好的提示来结束这个话题。孩子的游戏能力是一个很好的检验标准。有些孩子在独自玩耍时,可能出现一两个症状。但是如果一个孩子能够享受玩耍,无论是单独玩耍还是与其他孩子一起玩耍,这个孩子就不会有太严重的麻烦。
如果孩子在游戏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并且从对外部现实的准确感知中获得了快乐,那么你就可以放心。即使这个孩子尿床、结巴、发脾气,或者反复遭受抑郁症,你也不用太担心。因为孩子的游戏状态表明:这个孩子有能力在合理的、良好的、稳定的环境下,发展出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并最终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作为一个人被需要,并受到整个世界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