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越多越了不起?
对于如何消除疏离感,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要多交朋友。
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社交活动广交朋友、充实人脉。有些人喜欢充当焦点人物与大家放声谈笑,或是充当领袖人物带领大家一起玩耍,而且非常喜欢照顾别人,说到底他们就是那种“最受欢迎的人”。
那么,这种所谓“朋友越多越了不起”的风潮究竟始于何时呢?
我认为,该想法很可能由“交际能力”一词衍生而来。
如果您读过之前的内容就会明白,朋友再多也无法减轻自身的孤独与疏离感。只有那种真心相待的知己(哪怕只有一个)才能帮你对抗这种不良情绪。
然而,社会中“多个朋友多条路”的观念让很多人都以朋友多为荣、朋友少为耻。其实,交友多少不能一概而论,因为交朋友不能以数量作为评判标准而要看双方是否心意相通。现在,很多人之所以不明白如此简单的道理,就源于对“交际能力”一词的理解有误。
交际能力是指一个人所具备的出色的解释说明能力与自我表达能力。当交际对象为初次相识的人,所谓的“交际能力”充其量表现为能准确使用寒暄语。
总之,人际交往的前提是能准确地表达自我主张。
心理医生为提高患者的交际能力,常进行一种“确立自信心训练法”(assertiveness training),即训练患者与他人平等进行坦率而真诚的交流的能力。“assertiveness”一词就是“主张”“断言”之意。然而,该训练的目的不仅是让患者表达自己的意见,还要通过一种易于让对方接受的方式来表达,这种能力就是交际能力。
然而,交际能力总被人们理解为“善于察言观色”或是“善于取悦他人”。就像那些擅长英文的日本人,他们可以和外国人自如交流,甚至成为朋友。不过,假如这个人言之无物、举止冒失,只知一味附和,即便他英语水平再高也无益于加深双方的交流。
此外,某些世界著名学者、当红棒球选手的英语虽不能称为上乘,但并不妨碍他们与外国人顺畅交流。因为,只有对方对你抱有浓厚兴趣时,英语才能成为一个促进交流的工具。
如果英语真是交朋友的利器,那所有美国人岂不都成了好朋友?事实却并非如此。英语只是一个先决条件而已。
所谓的“交际能力”也同样如此。
坦诚与率真是法宝
有些人谈吐幽默,善于活跃气氛,经常成为人群中的焦点。不过,当你和他进行面对面交谈时,若出现交流不畅或被对方故意戏弄的情况,你会作何感想?想必对他的好印象会大打折扣吧!
无论一个人的交际手腕多么高超,如果无法与他面对面地促膝长谈,那么双方的关系只能止步于此。你与他无法构建互相理解与信任的关系。这类人或许具备一定的交际能力,但并不具备交流能力。
当今社会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即不看重交流能力而只把交际能力当作评判个人能力的标准。如果一个人的交流能力很强但不善于交际,别人就会认为他古板、土气。
不过,当你将“求精而不求多”作为交友标准时,所谓的“交际能力”(=察言观色及取悦别人的能力)也就没有那么重要了。提高交流能力更益于构建健康、互信及亲密的朋友关系,这一点是交际能力远不能与之相提并论的。
当然,我并没有全盘否定交际能力的意思,只想提醒人们无须过度夸大它的作用。那些不具备交流能力,而只想单靠交际能力闯过人生中惊涛骇浪的人,其未来着实让人担忧。
说到底,交际能力仅能在朋友圈内发挥作用。一旦场合改变了,某些法则就不再适用,就像与外国人交往时,原有的交际能力完全派不上用场。
然而,交流能力却能超越场合、对象而发挥效用。当你能将自己的主张用一种易于让对方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时,即便双方所处的社会体制不同,这种“自我”存在感也会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果你能按书中所述进行思维训练,就会逐步培养起自己独有的思维方式与价值标准,并由此确立自我主张。建立自身价值标准对每个人的意义都非常重大,当你用独有“标尺”去衡量其他事物时,能进一步提升自己对事物的认知能力。
同时,我们在表达自我主张时,无须太在意交际技巧,也无须刻意讨好对方,只需用坦诚、率真的态度让自己处于与对方平等的位置,从而更加自信地来表达自己。这就是“确立自信心训练法”。对此感兴趣的朋友,可参照相关书籍来进行训练。在此,我强烈推荐安娜·迪克森(Anne Dickson)写的《第四种生存方式——展现自我的自信心训练法》(神谕书房新社)。
不善言辞者的交际秘诀
很多不善交际之人都很害怕在人际交往中会出丑或给对方带来不快。这里,我就介绍一种通过暴露自身弱点来弥补交际能力不足的秘诀。
那就是——充分提高自身的坦诚度。
例如,当你首次代表公司去商谈某个大项目时,可跟对方说:“我知道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所以现在非常紧张。”或是:“能和贵公司合作让我备感荣幸,内心非常激动。”如果这些话出自一个善于交际的人的口中,不免给人以油滑之感,但若从一个不善言辞的人口中说出,反而能让对方感受到你的真诚。
再比如,当你想和某个心仪的异性约会时,可跟对方说:“一看见你,我就手足无措。”或是:“这是我第一次想和女孩约会,不知该怎么做,能否和我一起吃个饭?”虽然这些话稍显忸怩,但绝不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坦率地表明心意更容易打动对方,也比那些故作沉稳、油嘴滑舌之人更能博得对方的好感。
很多不善交际的人都因太在意对方的反应而不敢讲出心声,不过凡事只有说出来才可能被理解。如果你不说,对方是无法明白的,反而会认为你举止荒疏、难登大雅之堂。主动展示自身弱点不仅能改变他人对你的成见,还能加深双方的了解。
因此,不善交际的人无须妄自菲薄。
只是为了避免被误解,应试着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及情感告诉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