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惧怕被排斥(1 / 1)

“另类”比“泛类”更强大

美国苹果公司的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曾讲过这样一段话:

“当你想挽回一位美丽的姑娘时,如果情敌送她10枝玫瑰,你想送15枝以压倒对方,那么你就已经输了。因为成败的关键并不取决于对手如何行动,而取决于你是否能看透那位姑娘的心思。”

我们乍一看会以为这段话谈论的是恋爱技巧,但细想来却非常耐人寻味。

首先,众人皆知的“女性喜爱玫瑰”的理论是否完全正确?也许收到玫瑰的女性会表现得很开心,但这也许仅是出于对送花人的感谢之情。如果送其他东西给她,她可能会更开心。因此,要抢得先机就不能按照情敌的思路行动,虽然15枝玫瑰要比10枝玫瑰显得隆重一些,但也不过是同一思维方式的延伸而已。

墨守成规的人很难有惊人之举,庸庸碌碌者很难打动女性的芳心。当你盲目从众时,就已经先输一成了。

我曾听一位广告导演说起这样一件事。他曾邀请日本知名女星吉永小百合出演一则广告。该广告制作精良、画面优美、毫无瑕疵,极具艺术观赏性,甚至还获得了广告大奖。然而,这则广告在社会上几乎没能引起任何反响,其原因是它太过完美,太无可挑剔,因此使得人们对它产生了可有可无的印象。

其实,毫无争议的电视节目就等同于无聊的电视节目。他为了迎合那些喜欢鸡蛋里挑骨头的评论人而做出这种无聊的东西真可谓是大错特错啊!

无须在意他人的目光

除了史蒂夫·乔布斯之外,还有很多优秀的企业家不会被某些常识及业内规则所左右。如果他们与对手同样行事,就根本无法在激烈的竞争中发展并壮大自己的企业。

正因如此,他们常被冠以“异端分子”“独裁者”等恶名。能做到对此不胆怯、不妥协才是优秀企业家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乔布斯就曾经是这种“异端分子”和“独裁者”。据说他年轻时在ARITA公司工作时,常常不修边幅、穿着邋遢,甚至因此被调去值夜班。由此可知,当时的乔布斯对周围人如何看待自己根本不在意。

我们暂不讨论生活邋遢是否影响健康,值得注意的是“他对周围人目光的毫不在意”。而且,乔布斯创建苹果公司之后,对员工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大家都对他敬而远之。每逢午餐时,他总是独自一人默默用餐。

周围人对他性格的评价是态度傲慢、自命不凡、以自我为中心、毫无协调性、脾气暴躁、喜欢标新立异等等。估计很少有人能收获这么多的负面评语。因此,作为苹果创始人的乔布斯曾因“扰乱公司经营”的罪名而被赶出了苹果。然而,此后的苹果便一蹶不振了,当他以CEO身份重返苹果时,通过其独有的创新理念使公司走出困境、重振雄风。即便去世后,乔布斯的非凡才干与种种逸事至今仍为世界各国的“果粉儿”津津乐道。

乔布斯非常明白众人对自己的看法,但他能坚持己见,通过一些非常识、非常规的创意去达成目标,并不理会他人的非议。

正是这种“与其在意他人怎么想,不如斟酌自己怎么做”的理念使苹果公司获得了成功。

与此同理,人云亦云者是很难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的。只有那些见解独到、与众不同的人才会引起对方的兴趣与关注。

如何打破常规

顺便提一句,爱迪生也是一个毫不在意他人看法的人。他发明白炽灯时,美国仍处于用酒精灯及煤气灯照明的时代,由于这两种光源极易引发火灾,所以人们对电力照明怀有极大期望。

当时,爱迪生虽已研发了好几种灯泡,但都不尽如人意。其中,铂金灯丝耐热性差、发光时间短且造价过高,因而无法推向市场。爱迪生为使灯泡能普及一般百姓家庭而努力改良灯丝,但始终没能找到一种理想的材料。他尝试了一切能想到的材料,包括马尼拉麻、巴西纤维、细黏土、薄纸甚至椰叶,但都失败了。

某一天,研发未果的爱迪生突然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并宣布:“我采用一种迄今为止所有科学家都不曾想到的方法做出了灯泡。如果你们知晓了该方法,肯定会惊叹于自己为什么没想到。”

其实,这是爱迪生撒的一个弥天大谎。虽然当时他发明的灯泡较为先进,但还远达不到商品化的标准。如果无法实现商品化,此番言论肯定会广受谴责。他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提升社会的关注度,以获取研究资金。由此,我们也看到了爱迪生身上的另一面,即为达目的不拘小节、不理会他人的看法。

最后,他尝试用日本竹做灯丝材料,终于在延长灯泡的发光时间上获得了成功,并设法将之推向了市场,想必此时的爱迪生才真正松了一口气。之后,他为促销产品,在纽约大街同时点亮了2000只灯泡。此番举动顿时引起巨大反响,一时间成为街头巷尾的热议话题。

我们暂且不评论爱迪生的做事方式而着重关注一点,即克服孤独的人往往敢于打破常规,并坚信自己的选择。

只有当身边出现一位坚定支持自己的“战友”时,这种强大心理才开始真正发挥效用。

承认批评的合理性

另类行事者常会遭人白眼,这是不言而喻的。即使是现在,当我的观点异于常人时也经常会受到批评。老实说,此时我心底也不免颇有微词。正所谓“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世间既然有能接纳自己的人,当然就有排斥自己的人。

尤其当你的意见较为另类时,遭受的批评会更多,而那些接纳者则会对你另眼相看、大加赞赏。当你的言行异于常人时,就应充分做好不被接纳与认可的心理准备,有些人妄图轻易得到他人认可,这种想法未免太过天真。如此想来,很多时候我们根本无须在意他人的批评,因为嘴是长在人家身上的!

你想成为谨小慎微、乏善可陈的人,还是想成为以“我本位”的思维方式来定位自己的个性鲜明的人?

有人会把你的意见当成“毒草”,但你的“战友”会把它当成“良药”,这种思维方式是那些乏味无趣的庸人一生都不可能获得的至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