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学会“勉强”别人(1 / 1)

学会“勉强”别人,是职场中人认清事实、学习成长的开始。

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这是大多数工作者期待的理想工作境界,但现实情况往往并非如人所愿。在多数情况下,我们要厚着脸皮,不断“勉强”自己、“勉强”别人,最后才能收到成效。

在2008到2009年,最风光的职业经理人无疑是被誉为“中国第一打工皇帝”的唐骏了。拿着10亿元转会费从盛大转投新华都后,唐骏成为无数打工者的偶像,也吸引了无数媒体的采访。在诸多采访记录中,我印象最深的是1984年唐骏在教育部门前当“保安”的那段经历,“勉强”别人的绝妙艺术在其中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

1980年,因高考语文一分之差,唐骏与心仪已久的复旦大学失之交臂,一直掉到第五志愿——北京邮电学院(现已改名为北京邮电大学)。北京邮电学院在当时是著名的“八大学院”之一,但毕竟不是唐骏的第一志愿,专业也是他兴趣有限的应用物理。于是,他满怀失落与苦闷,大学头三年,几乎都在自暴自弃中度过。后来,在女朋友孙春蓝的鼓励下,唐骏改修光纤通信专业,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仅用一年半时间就完成了别人四年才能完成的课程,并报考了这个专业的研究生。

那年的光纤通信研究生考试结果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第一名正是“摸了三年鱼”的唐骏。然而,喜悦并没有持续多久,梦想着留学的他,因为从未当过“三好学生”而失去了从北京邮电学院出国的资格。

“今年的英语题非常难,像北邮这样的学校,只有五个学生合格。那其他学校,特别是那些不如北邮的大学,肯定会有很多考生因为外语被刷掉,而空出出国名额。”唐骏脑筋一转,很快得出了这样一个令人兴奋的推理结果。

唐骏立刻给各个大学研究生处打电话,在遭遇无数次拒绝之后,终于,北京广播学院的一个老师说:“我们可以帮你把材料报上去。”学校这边搞定了,可教育部能不能批下来呢?穷学生没钱没门路,怎么办?

于是,唐骏干脆拿着介绍信,去教育部出国司门口死守,认准了一位副司长后,连续好几天到大门口“上班”。

教育部八点上班,唐骏七点半就到了,见到副司长,就赶紧嘴上抹蜜似的打招呼:“司长,早上好!”中午人家出来吃饭,他又说:“司长,您出来吃饭啊。”晚上下班,他还在门口送行。一天,两天,三天……到后来,外边来办事的人都把他当成保安了。

第四天,副司长熬不住了:“你干吗的?”唐骏赶紧回答:“我广播学院的。”他说:“哦。”第五天,唐骏又去了,副司长一脸惊讶:“你又来了?”唐骏笑着回答:“我会一直来。”

第六天中午,副司长终于把唐骏叫进了办公室……也许是被他的诚意打动,

也许是不胜其烦,总之看了材料后,副司长当场宣布:“你可以出国了!”

台湾著名出版人、城邦CEO何飞鹏所著的《自慢:从员工到总经理的成长笔记》一书的最后一节讲的就是“勉强别人”的话题,这与唐骏的上述经历有异曲同工之妙。在书中,何先生写道:“几乎没有一件事是别人乐意去帮你的,每一个人都是在他人不断的催促、不断的说服、不断的沟通、不断的哀求之下,完成某一件事。”

事实的确如此,你会发现,软磨硬泡、死缠烂打的方法很有效——虽然对方之前无数次说过“这是不可能的”“这个做不到”进行推托,但最后,他们又总是奇迹般地按你的要求做到了。

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

这是一个无所不“勉强”的世界,譬如:老师“勉强”学生读书,父母“勉强”儿女用功,小孩“勉强”爸妈给零用钱,主管“勉强”下属完成工作,业务员“勉强”客户下单,政府“勉强”人民缴税……

如果足够细心,你还会发现:

但凡成功的人,都是很会“勉强”别人的人——老师因“勉强”学生成功升入大学而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主管因“勉强”下属完成了困难的任务而成功晋升;业务员因“勉强”客户下了单而成为公司的中坚力量……而不愿意“勉强”别人,其实是无能力的托词。

何飞鹏先生曾说:“学会‘勉强’别人,是职场中人认清事实、学习成长的开始。”只要任务有可能完成,只要我们的出发点是正确的,那“勉强”自己、“勉强”别人都是对的。正所谓“工作无罪,‘勉强’有理”。

民主要“要求”,法制要“要求”,宪政要“要求”……你不去“要求”,不去“勉强”别人,别人是没有道理去做的。无论面对什么事情,我们都不能是“希望”如何如何,而应该是“要求”如何如何。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育我们:“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这话说得没错!工作也不是请客吃饭,拒绝形式美,追求结果对——这就是职场成功人士的必备武器!

生活在这个处处充满着无奈的现实世界中,我们真的非常有必要“勉强”自己学会“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