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习点评
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虽然考虑了安全因素,但忽视了环境创设的教育因素。有些孩子感到不舒服的时候要么哭,要么什么也不说,而有些孩子喜欢从扶手上滑下来,或者在只剩两个方块的时候跳下去。
从这个角度来看,教师不仅有责任保护孩子的生命安全,也应该优化幼儿园环境对儿童进行初步的,最基本的安全指导和教育,逐步提高孩子们的预知危险的能力,消除危险和保护自己。
教法随想
到了紧要关头,相信你的直觉。父母不仅应该警告他们的孩子要小心从他们接触的人和事中获得不舒服的感觉,而且要倾听并鼓励他们谈论自己感到不舒服的人和事。
父母经常告诉他们的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什么是陌生人?孩子并不能真正理解,如果孩子画一个陌生人的脸,他通常会画一个可怕的脸。事实上,想要侵犯孩子的人通常都装出一副友好的样子。根据调查,90%的犯罪嫌疑人是儿童认识的人。父母应该特别提醒孩子不要和异性一起去任何地方。
遇到困难找警察是最基本的常识,但这还不够。如果警察不在,孩子就不会向任何人求助。应该让孩子们知道,公园、商场、电影院等地方的工作人员也可以提供帮助,多一个机会,多一丝生存的希望。
要教会孩子用智慧与侵略者做斗争。不要教孩子如何用拳头和脚去打侵略者,教会孩子做些事情来吸引周围人的注意,引起旁观者的注意,争取救援时机。
事例解读
姜亮出生时,他的父亲已经30多岁了,所以他的父亲非常宠爱他。他家附近有一条小河,孩子们夏天经常去玩。
一天,爸爸在电视上看到一则报道:在某个地方,一些孩子因为不会游泳,不幸被洪水淹死了。这时,父亲意识到要教孩子学习游泳,还要让孩子掌握基本的自救知识。
爸爸亲自带他到游泳馆,教他游泳,告诉他如何处理水中的各种紧急情况。在父亲的指导下,姜亮很快学会了游泳,一段时间后,他可以和朋友们一起玩。他在安全方面从未犯过任何错误。
要让孩子安全成长,最重要的是教会孩子学会保护自己,自觉树立安全意识。教他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学会珍惜生命。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孩子可以让自己免受伤害,即使他们的父母不在身边,他们能够辨别出社会中哪些现象是安全的,哪些是不安全的,他们会及时解决不利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