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习点评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一个合理的依赖过程,但竞争激烈的社会需要有创造性、独立性的人才。过于依赖别人的孩子会不知所措,如果没有依赖的对象,就无法前进。当他长大进入竞争激烈的社会,他将很难适应新的环境,不能做出改变。依赖性的产生往往与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密切相关。因为父母溺爱和照顾孩子太多,他们很容易在成长的过程中失去独立做事的能力,变得依赖性很强。为了解决孩子过度依赖的问题,首先需要改变父母对家庭教育的看法。
教法随想
父母从自己做起。如果父母平时粗心大意,家里乱作一团,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也很难养成良好的习惯。双方应建立监督机制,家长应该监督孩子的用品是否齐全,同时也让孩子监督自己。
改变孩子的依赖性。首先,我们必须消除孩子的依赖源,即父母和长辈。当一个孩子没有什么可以依靠的时候,他自然会变得独立。当然,这个过程的开始实施会遇到很多麻烦,因此,父母需要有一个清晰的态度,不要因孩子的哭泣所动摇;当孩子开始尝试管理自己的事情,即使他做得不好,你不应该嘲笑他或打他,应鼓励孩子,给予肯定,让他继续努力坚持下去。孩子的依赖心理不是一两天就能培养出来的,父母的坚持是很重要的,这对孩子的一生会有很大的好处。减少孩子们的依赖性和加强他们的自我管理习惯的最大秘诀是:没有替代品。
为孩子制定规则,改善生活体系。父母应该教导孩子把他们自己的东西放在一个固定的地方,这样他们就可以很容易地处理。
事例解读
“对于一个13岁的孩子来说,最大的问题是他没有很好的时间意识。他经常忘记事情,父母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提醒他,然而,孩子不能总是依靠父母的提醒。”一位母亲谈到了她的烦恼。
据心理学家介绍,这位家长反映的问题并不是现代家庭中的个别现象,因为现在独生子女较多,家长对他们百依百顺,所以依赖心理比较重。一些家长甚至情绪激动地说:“现在需要担心孩子的事情太多了。孩子们总是粗心和不整洁,这使父母很担心。哪像我们小时候,父母没有时间管我们,只能自食其力。尽管有这些抱怨,一旦小公主或小皇帝出去,父母不得不跟随他们的孩子,带着书包、水瓶,并时不时地给出一些建议。他们不知道,有时候孩子的小问题是父母惯出来的。”
从理论上讲,独生子女的父母欣赏“艰苦”教育。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习惯用“翅膀”把孩子抱在怀里,不愿意让他们遭受一点委屈,经过一点风雨后,一切都安排好了,反而导致了孩子产生依赖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