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招 让孩子发现自己是强者(1 / 1)

陋习点评

父母对孩子所有事情的包办,会给孩子造成“你很弱,所以要我帮忙”的心理暗示,久而久之,孩子事事依赖父母,当需要独自面对某些事情时,会突然发现自己居然什么都不会,到这时才会意识到自己是“弱者”。毋庸置疑,这对孩子的打击是巨大的,他们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扭转这种想法,毕竟某一能力的具备不是一蹴而就的。

其实,家长应该学会放手,甚至刻意去“崇拜”孩子,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强者,有这种积极的暗示,孩子才能慢慢地变成强者。那么,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呢?

教法随想

第一,克服自卑情结。克服自卑的唯一方法就是大声说出来。只有大声、自然、清晰地表达你的想法、愿望和感受,父母才会明白孩子想要什么。

第二,让孩子独立。为了帮助孩子从小养成独立的习惯,父母要做的就是引导孩子发展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自我激励。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照顾自己和控制自己的能力也在增长。

第三,锻炼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有些父母太过保护他们的孩子,他们从来没有自己洗过衣服,从来没有买过东西……过度保护可能是一种伤害,也会让他们在遭遇挫折时一蹶不振。

事例解读

小玉是一个十分柔弱的小女孩,一次,她在削铅笔时不小心伤了手,痛得哇哇大哭起来,揉着眼睛去找妈妈。妈妈看着女儿的手在流血,急忙去找消毒剂和创可贴,给孩子割破了的手指缠上绷带,并鼓励女儿坚强起来,但小玉还在哭。妈妈无计可施,不住地哄着,突然她想起了什么,便卷起自己的袖子,给女儿看她手臂上的一个大伤疤。

看到那个伤疤,小玉立刻停止了哭声。妈妈告诉她,这是她不小心弄伤的,但是她忍着疼痛不哭。小玉看着妈妈的大伤疤,再看看自己的手,好像也没有那么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