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招 培养孩子的适应能力(1 / 1)

陋习点评

在幼儿园门口,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孩子愉快地进入校门,而有一些孩子则不让父母离开,号啕大哭,显然,这与孩子适应环境的能力有很大的关系。那些哭闹的孩子,多半是因为他们无法适应幼儿园的新环境。

当孩子对新环境不熟悉时,这会产生一种不安全感和本能的抵触。他们渴望得到父母的关心和保护。他们的外在表现是不能适应新的环境,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不能合理的调整自己。

为了确保孩子的安全,许多家长把孩子留在身边,不让他们出去,这样会减少孩子适应新环境的机会。

教法随想

了解孩子的情绪,引导孩子调整情绪。父母可以问孩子:“宝贝,是因为你不熟悉这里才想回去吗?”如果是,父母可以蹲下轻轻安慰孩子说:“我们理解你的感觉,小时候爸爸妈妈也因为不适应新环境而不开心,这没什么,到新环境可以认识新朋友,你不是最喜欢交朋友吗?”这不仅让孩子放松下来,而且让孩子知道,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

学会放手很重要。家长不要过度保护孩子,要让他多接触新鲜事物,不要害怕危险就不让孩子接触。如:孩子在外面玩的时候,当他发现感兴趣的事物时,要让他自己去探索,不要因为有一点危险就立即叫停。激发孩子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锻炼孩子的胆量,还可以重新认识外面的世界。

不要担心你的孩子经历困难或挑战。有些父母面对孩子的请求,可能会因为孩子的眼泪很快就妥协,比如孩子不想去幼儿园,在家里号啕大哭,父母会说:“好了,好了,今天就不去了。”长时间这样,孩子会逐渐学会逃避。

父母不能总是帮助孩子规避这些困难,要带孩子熟悉周围的环境或用新事物来吸引他,比如,“这里有一个水上乐园和儿童乐园,那么你可以经常去那里玩,你可以认识更多的朋友”等。让孩子对新环境充满期待,会减轻心理上的抗拒。

事例解读

李远的父母换了工作,要搬家。李远虽然很舍不得离开小伙伴,但也没有办法。搬家前,母亲特意带孩子到新幼儿园看看情况,让李远在心理上对新环境有了初步地了解。

尽管如此,当李远刚进入新幼儿园时仍然有一些压力。他现在所在的幼儿园规模和设施都比以前好得多。但是,他不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因此,李远就像幼儿园里的弃儿,总是一个人躲在角落里。

他把自己的困惑告诉了母亲,母亲告诉李远,环境是无法改变的,要适当地改变自己,让自己去适应环境。母亲还特意邀请李远的同学到家里做客,拉近他们的关系,之后,李远慢慢适应了新的环境。